第336章 国际列车
七月有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何大清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心中暗自思忖道:
“不仅仅是你想不到啊,换成任何一个人恐怕都难以想象,赫鲁晓夫居然会做出如此愚蠢至极的事情。”
当然,这种尚未发生的事情,何大清并不打算向林部长透露半句。
毕竟,即使他说了出来,以林部长的性格和思维方式,十有八九也只会将其当作无稽之谈。
不得不承认,赫鲁晓夫的愚蠢程度超乎常人的想象。
然而,对于华国而言,赫鲁晓夫却有着两面性。
一方面,这两年苏联给予华国的工业援助,是真实存在且具有实际意义的。
尽管这些援助并非免费,而且价格不菲,但苏联专家们的确帮助华国建立起了初步的工业体系,为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因为赫鲁晓夫的慷慨解囊,才使得华国在工业领域少走了好几年的弯路。
但另一方面,赫鲁晓夫的失败之处在于他完全凭借个人喜好来管理国家事务。
当他需要利用华国时,他表现得十分大方;
可一旦情况有变,他又变得斤斤计较、心胸狭隘。这种反复无常的行为让人捉摸不透。
华国作为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和广阔领土的国家,其自身的利益诉求自然与其他国家不同。
尽管两国之间存在着友好合作关系,但在某些问题上,华国也会坚持自己的立场和原则,而不是盲目地顺从赫鲁晓夫的意愿。
这种独立自主的态度令赫鲁晓夫感到不满,因为他自视甚高,无法容忍他人对他的权威提出质疑或挑战。
在赫鲁晓夫看来,苏联正处于鼎盛时期,他自己更是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因此,任何违背他意愿的行为都是不可饶恕的...
对于喜欢抛头露面、追求风光的何大清来说,这次前往莫斯科的任务无疑让他充满期待。
他不仅不回避这样的机会,反而非常享受其中的乐趣。
毕竟,如今的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人物,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毫无存在感的小角色。
他觉得自己已经能够承担起更多责任,并展现出更出色的能力。
一列绿色的火车缓缓驶出四九城火车站,沿着铁轨向远方延伸。
这列火车将穿越辽阔的大地,最终抵达遥远的莫斯科。
在一节装饰精美的火车车厢里,何大清舒适地坐在一张柔软的沙发上,目光透过车窗,凝视着四九城郊外的景色。
尽管一月份的天气依旧寒冷,四九城郊外的积雪尚未完全消融,但何大清心中却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窗外,广袤无垠的田野被白雪覆盖,一片宁静祥和。
偶尔可见几户人家,烟囱中冒出缕缕青烟,给这片冰天雪地带来一丝温暖的气息。
在这个严寒的季节里,大部分人们都选择待在家里,躲避寒冷的侵袭。
只有少数人在路上匆忙行走,他们裹紧棉袄,低着头快步前行,仿佛想尽快回到家中,享受那份难得的温暖。
不过村子里的顽童们,却格外的撒欢,在雪地里各种闹腾。
何大清看着眼前的风景,心里不由的一股自豪感。
老百姓们的生活,可比前几年强多了,这都是拜爷何大清所赐。
爷何大清造福千家万户,简直就是活菩萨在世啊。
这一辆四九城直达莫斯科的国际旅客列车,是由苏联提供火车,并担任乘务。
华国的乘务员,只在华国境内这一段,提供服务。
出了二连浩特以后,随着华国乘务员的离开,整班列车再无一丝华国的印记。
整趟列车,需要运行六天七夜,将近一个礼拜。
好在何大清所在的华国代表团,每个人都有沙发和床铺,倒也不会太过劳累。
列车上提供的华国杂志和报纸,也就寥寥几份,大多数都是俄文的。
但这对于何大清来说,并不存在什么阅读障碍。
翻翻报纸,喝喝茶,打发时间,对于何大清来说,那就跟家常便饭一样简单。
至于为什么何大清会成为代表团的成员,也跟何大清的能耐有关。
老毛子爱喝酒,也喜欢搞酒桌文化,一个个酒量都大的出奇。
比喝酒这一块,何大清可以作弊,对拼老毛子,就从来没有输过。
而且何大清还特别的能打,什么老毛子的格鲁乌特种兵王,在何大清面前,一招都撑不住。
作为红星酒厂厂长的何大清,在老毛子上层人士里面,那就是一个传奇。
能喝又能打,简直就是斯拉夫战神在世。
甚至老毛子坊间传闻,何大清有他们斯拉夫血统。
要不然,他不可能酿出如此正宗够劲的烈焰伏特加。
而作为代表团团长的邓团长,曾经在欧洲和苏联都留过学。
不仅博学多才,机敏过人,气度不凡,对苏联和欧洲的各种制度都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个人见解。
对于何大清这个后起之秀,邓团长还是挺看重的,不时的就找何大清天南地北的瞎聊。
很多时候,两人的观点,都不谋而合。
邓团长在欧洲和苏联都待过,也在最底层当过工人,个人的眼界,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
何大清获得过系统性的知识,智商又提升了不少,再加上上辈子的经验,他的思想,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那也是跨时代的。
两人都挺有分寸,没有聊什么太过机密的事情,只是聊一些民生之类的个人见解。
对于何大清搞经济,挣外汇的行为,邓团长那是大加赞赏。
邓团长可是一直致力于加强经济建设,放眼于世界的,何大清干的事情,就很对他的胃口。
至于代表团剩下的两个成员,他们对何大清倒也不怎么陌生。
毕竟何大清爱出风头,不管在大会堂还是在报纸上,都经常说大话吹牛哔。
不过,以他们的级别,或多或少都知道,何大清立了不少大功。
而且何大清跟他们所管辖的部门,并没有太多利益上的冲突,相处的倒也算得上和谐。
何大清皱着眉头,看了一眼老毛子提供的白人饭。
捏起硬邦邦的大列巴,看着腥味浓厚的鱼子酱和熏鱼,根本就下不了口。
其他代表团的成员,也是皱起了眉头。
掰下一点干巴巴的大列巴,泡着水吃。
不过也没有办法,谁让这辆列车是老毛子运营的
人家老毛子,已经自认为,提供了十分美味的饭食。
只不过你们这帮华国人,享受不来而已。
何大清将手里的大列巴扔下,径直就朝老毛子的列车厨房走去。
挥舞着手中的卢布,何大清如愿的当上了老毛子列车厨房的大厨。
忙碌了大半个钟头,热气腾腾的三菜一汤,便被何大清端到了邓总面前。
“团长,尝尝本大厨的手艺...
嘿嘿!厉害吧
想当年,我何大清可是丰泽楼的掌勺大厨!
咱们出门在外,吃好喝好才是第一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