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疯道人押院试考题
林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
赵家三郎书画价格暴涨事件终于过去了。
赵岗,也重新归于平静。
因为不少村民发了一笔横财,以至于这两日盖房置地、买卖耕牛、订婚事情多了起来。
别家不提,赵麟大伯家已开始筹备盖五间青砖瓦房的事情了。
王大石家,每天去说媒的也逐渐多了起来。
总之,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道观,书房内。
疯道人尘观又给赵麟增加了一门新的课程《大周律》《大周六典》。
厚厚的两本大部书,每一部的字数都要比四书五经多上不少。
只说《大周六典》就包括: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
总字数达到了三十万字。
可以想象,这两本大部头书,有多么的恐怖。
“你才智超凡,大周律言简意赅,只要求你能熟悉律条即可。”
“大周六典,却要求你能够精通内容,释解其意。”
关于这两部书,赵麟在蔡氏学堂虽曾学过,也只是懂个皮毛而已。
而今,疯道人师父却让他在这两本书上下功夫,这让他不由感到奇怪。
疯道人尘观似乎也看出了他的疑惑,便解释道。
“你接下来的院试也好,乡试也罢,考题都与本省提学大人的学术思想有着莫大的关系。”
“也许不会考他自身学派的思想,但他们所厌恶的思想,一般不会考。”
这个潜规则,几乎所有的科考士子都明白的。
基于这个规则,本省的士子往往会研究大宗师的学派,以及思想主张。
不断下功夫,反复训练,争取提前写几篇花团锦簇,迎合其意的文章。
若能押中题意,就能轻松上榜。
这种情况,往往都是在科考前的一月开始准备。
“师父,您让我看律法,难道大宗师主张以严刑峻法来治理百姓”赵麟好奇道。
现在儒学当道,法家学派的官员可是不多见。
“不,他最为讨厌法家的主张,内心更是不屑‘刑名律例’。”疯道人说完之后,便大笑起来。
赵麟听后,更加疑惑了:“师父,那您还让我在这两本书上下苦功夫”
“你听我的就是了,用心研读就是这两部书就行了。再者,乡试,会试,殿试,可都少不了大周律法,不算浪费时间。”疯道人师父神秘一笑,劝告道。
赵麟四书五经已十分通透,八股文章也颇为老练,学一段时间刑律也未尝不可。
就算不出相关的题,在写八股文章时也许能用到律法上的论据。
疯道人先是为其讲解《大周六典》的治典精要,又从历史朝代中选择了几个颇具代表性的实例,加以总结。
赵麟发现,疯道人侃侃而谈,所讲的每个实例,都由浅入深,鞭辟入里,发人深思。
不但有正向例,亦有反向实例,二者相互验证,则更能让人理解,记忆。
短短的一上午时间,赵麟对治典的理解,竟已摸到了其精髓要义。
这不但归功于他自身的超凡智商,也同样得益于眼前这个博学大儒的教导。
疯道人提问了几个问题,听了赵麟的回答后,也是暗自结舌,目露惊喜之色。
“好,好,好,没想到你能领悟的如此之快,还有这样见地,实属不易,实属不易。”
赵小子不但记住了所有的治典要点,同时还能根据其要义,延伸开来,又举了新的实例加以证实。
这怎能不令疯道人大感惊叹:“哈哈,我本来还担心院试之前,能不能把六典讲完,现在来看,时间上足矣。”
在两人说话间,王大石走了进来:“道长,麟弟,吃饭了,我都温了两次了。今天我可是做了三个菜一汤。”
赵麟这才感到饥肠辘辘,不由站起来,扶起师父:“走,尝尝大石哥今天的手艺。”
这两日都是王大石做的饭。
他这些年练就的技艺不少。
做饭,就是其中之一。
每逢婚丧嫁娶,倒也有人会请他去做帮厨。
“二磊什么时候订婚”
赵麟洗完手脸,坐到一张小桌旁,看着忙完的王大石。
“过了中秋就订婚。女孩家里是卖香油的,据说精明能干,品性也好。”
说起此事,王大石一脸的喜色。
他这辈子最愧疚的就是弟弟王二磊,怕他像自己一样打光棍。
那样的话,他们老王家也就绝了后。
这是他绝对不能接受的。
如今,命运得以改变,他怎能不欣喜
“如此甚好,订婚后赶紧再建所新房。”
“哈哈,好,这一切都是帮了麟弟的福,来,喝一杯。”王大石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赵麟不由一怔,这才发现,这家伙竟又买了几坛的酒回来。
虽不如他二哥带回的好酒,却也让疯道人师父、王大石甘之如饴,乐此不彼。
赵麟的生活作息,一向很规律。
吃过午饭,午休了小半个时辰,便到道观附近的林地散了会步。
看着树林里的空地上,那大小不一的石碾,以及一排的木刀,棍棒。
他不由暗自咂舌。
王大石那厮,看着精瘦,力量竟恐怖如斯。
可惜,王大石的这些武器中,没有弓箭。
要知道穿越前,他可是大学弓箭协会的名誉会长。
上大学时,更是大学生运动会上弓箭项目的冠军。
他浸淫此道,也有十多年了。
名誉会长一职,名副其实。
当年,看到他的卓越的射击天赋,国家队曾想招募他,被他婉拒了,表示只是爱好,没想过当成职业。
整个大学里,论弓箭,无论老师还是学生,没有能比得上他的。
正在他感叹之时,他发现树林附近的田地里,竟有一个熟悉的身影。
缘分真是妙不可言。
是的,那躬身浇灌蔬菜幼苗的正是薛芊芊和她的母亲。
在秋日的阳光下,身材窈窕的少女,提着水壶,认真且专注地做着农活。
她白皙的额头上,垂下一缕秀发,随风轻飘,甚是令人遐想。
秋叶,轻风,少女,农田,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
此时,他突然灵感迸发,有一股强烈画画的冲动。
他快速回到道观,拿起笔墨纸砚,以及师父制作的画板,支架,飞速返回林中。
找了一个绝佳的观察点,开始勾勒,绘描。
他画的很快,因为那一幅绝美的画面,就像印在了他脑海中一般。
时不时抬头看向不远处的少女,也是为了不让那种美好的灵感散去。
远处的少女,并没有发现什么异样。
一如既往的劳作着。
一炷香后。
少女似乎浇灌完了所有的幼苗,只见她用手帕擦拭了一下额头的汗,扬起头,闭着眼,享受着秋风的凉意。
赵麟也完成了这幅画作的最后一笔勾勒。
可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一声惊叫声传来。
他抬眼望去,只见那少女已吓的瘫坐在地上,俏脸苍白,惊恐地望着脚边的一个东西。
“蛇”
赵麟脑海中,瞬间想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