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参观介绍(一)
跳高的柯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徐晓洁的目光在邓宏和萧子轩脸上停留了片刻,带着一丝探寻,最后落回到张超身上。 她轻轻点了点头。 “外面风沙大,进来说吧。” 徐晓洁侧过身,示意他们跟上,率先走向那扇刚刚开启的小门。 张超赶紧跟上,同时侧身对身后的三人低声介绍:“这位就是脍播2.0项目的负责人,徐晓洁徐总。” 他又对徐晓洁道:“晓洁,这三位是尼克,还有点金数码的邓宏和萧子轩,我们请来帮忙拍个片子。” 邓宏和萧子轩连忙点头致意,尼克也咧嘴笑了笑。 徐晓洁再次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脚步未停。 几人鱼贯进入集装箱侧门。 随着厚重的金属门在身后“咔哒”一声合拢,戈壁滩上呼啸的风沙声瞬间被隔绝在外。 一股清凉、洁净的空气扑面而来。 眼前的景象,让刚刚还在感受着室外粗犷荒凉的邓宏、萧子轩和尼克,都忍不住微微睁大了眼睛。 和外面锈迹斑斑、看似普通的集装箱外观截然不同。 里面,竟然是一个充满了未来科技感的通道。 脚下是光洁如镜的合金地板,隐隐倒映着头顶柔和的白色条状灯光。 墙壁是带着金属质感的银灰色,光滑平整,严丝合缝,看不到一点焊接或拼接的痕迹。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类似消毒水的味道,却并不刺鼻。 整个空间安静得只能听到自己一行人的脚步声,以及一种极细微的、持续不断的设备运行的嗡鸣。 这反差太大了。 简直像是瞬间从黄沙漫天的废土,穿越到了某个高度发达的星际飞船内部。 徐晓洁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种反应,并没有回头,只是摘下了面罩和护目镜,领着他们沿着通道向前走。 通道不长,尽头是一扇自动滑开的感应门。 门后,是一个更加开阔的空间。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占据了几乎一整面墙壁的巨大显示屏幕。 屏幕被分割成无数个小块,上面跳动着各种各样的数据、图表和实时监控画面。 绿色的植物影像、变化的温湿度曲线、滚动的营养液成分数据……密密麻麻,信息量爆炸。 几名穿着同样款式防晒服,但颜色是白色的工作人员,正坐在屏幕前的控制台后,专注地操作着什么。 整个房间灯火通明,充满了冷静而高效的氛围。 “这里是基地的智能种植控制中心。”徐晓洁停下脚步,没有了面罩的遮挡声音清晰了不少。 她抬手指了指那面巨大的屏幕墙。 “通过这些屏幕,我们可以实时监控每一个种植舱内农作物的生长状态,包括光照、温度、湿度、营养液配比等等所有参数。” 尼克凑近了几步,看着屏幕上那些不断变化的绿色影像和数据流,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叹。 “我的天!”他扭头看向张超,眼睛瞪得溜圆,“太神奇了!这简直跟看西部科幻大片似的!” 徐晓洁嘴角似乎又向上弯了弯。 她转过身,面对着众人,目光扫过他们脸上毫不掩饰的惊讶。 “你们刚才在外面看到的那些集装箱,就是我们的智能种植舱。” “看着外观朴实无华,对吧”她顿了顿,语气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自豪,“但里面,可全是黑科技!” “就拿这个种植舱的空间利用来说。” 她伸出一根被手套包裹的手指,比划了一下。 “一个标准种植舱,外部占地面积也就30平方米左右。” “但内部,我们设计了精密的15层立体种植架。” “通过这种结构,一个舱体可以同时种植大概6000株植物。” “这土地利用率,算下来,比传统大田种植高了差不多5倍。” “一个舱,差不多能顶得上外面15亩地的种植面积。” “嘶——” 除了早就知道内情的张超,邓宏、萧子轩和尼克几乎同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30平米,顶15亩地! 这个数字,就算是他们这些农业小白都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效率提升了,这简直是空间魔法! 徐晓洁看着他们的反应,继续介绍道,声音平稳。 “再讲这光照系统。” “我们配备的是全光谱led植物生长灯。” “可别小看这些灯,”她强调道,“这都是根据不同植物、不同生长阶段对光照的特定需求,专门设计和优化的。” “通过我们自主研发的智能控制系统,能精准设定光照的时间、强度,甚至是光谱的组成。” “简单来说,就是模拟出最适合植物生长的光照环境。” “就好比给每一株植物,都定制了一份专属的‘阳光套餐’。” “让它们不管是阴天雨天,还是在完全黑暗的环境里,都能享受到最充足、最合适的光照。” 萧子轩眼神发亮,忍不住插话:“这控制系统……自主研发的能做到这么精细的光谱调控” 徐晓洁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核心算法和硬件都是我们团队自己做的,当然还有部分是外包给叶家的科技团队定制的。” “真金白银可没少投入。” 邓宏在一旁听着,眉头微微动了动,之前的敬佩之情更甚,但一个更实际的问题也浮现在他心头。 他看着徐晓洁,语气带着探寻,直接问道: “徐总,技术确实惊人,效率也高的吓人。” “那……具体做物生长情况怎么样” 徐晓洁唇角那抹几不可见的笑意似乎又扩大了几分。 面对邓宏直接而关键的问题,她并没有立刻回答。 她转过身,白色的身影在控制台前显得格外干练。 她伸出纤细手指,在面前的键盘上优雅而迅速地敲击了几下。 “嗒嗒嗒……” 众人目光不约而同地汇聚到那面巨大的屏幕墙上。 只见屏幕中央区域的画面迅速切换。 之前滚动的各种数据流和植物影像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特写画面。 那是——植物的根系! 无数条白嫩、细密的根须,如同精心编织的蕾丝一般,舒展在一种半透明的介质中,又或者直接悬浮在空气里,末端还沾着晶莹的水珠。 细节清晰到甚至能看到根尖那些细小的绒毛。 “邓总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 徐晓洁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赞许。 “植物生长,除了光,最重要的就是水和养分。” 她微微侧身,目光扫过众人,语气从容不迫,充满了专业人士的自信。 “传统的土壤种植,大家都很熟悉,我就不多说了。” “而我们的智能种植舱,核心技术之一,就是摒弃了传统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