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獴在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天,张信又跑来向朱植报告:“王爷,江南周庄的沈家二公子沈至也来了,他带了一批棉花到了广宁城。看来这沈家的商业嗅觉还是很灵敏的。”

朱植说道:“好好接待吧。辽东把这么多油菜籽、皮革、参茸等物资源源不断送给他沈家商号,只要不是猪,都能看出辽东市场的潜力!”

他心里现在其实对沈家是有些不悦的。

沈家并没有按照约定,迅速进入辽东,开办商号。他们还不如一身土包子味的晋商嗅觉敏锐。也许他们还有什么顾虑,对辽东或者说是对他这个辽王没有信心。

实际上,沈家在帮助朝廷运送军粮的过程中,感觉朝廷这仗越打越大,所以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介入辽东时就迟疑了些。

直到下半年,大明大获全胜的消息传回内地,辽东大批物资发回江南,沈家家主沈旺才决定派沈至亲自到广宁考察一番,看看这市场前景到底如何。

沈至来后发现,不到一年的光景,广宁城人口已达到十万人。沈庄按照后世的经验,忙着开发房地产和酒楼饭庄,销售各种盐茶贸易的活儿,都交给郭家的两位公子哥儿打理,没有沈家的份。

广宁城内的山西商人天生脑瓜子贼好使,已经把好一点的地段和铺面几乎都占完了,各项生意也占了七七八八。

沈家却是来晚了!

好在辽王交代王府大管家张信,把粮油、皮货和参茸土特产这几项生意留给沈家去做。

沈至到的时候,正是辽东温度开始大幅下降的时候,好多官兵和移民都冻得瑟瑟发抖。

沈庄就对他这个便宜二哥说道:“现在辽东对棉衣、棉被和皮衣的需求大得很,这又是一个商机。你就带这么点棉花,也不够啊”

沈至问道:“我听说辽王府不也开了个织造局吗”

沈庄答道:“屁的织造织局。就是朱大能三婶他们带了几个老妈子拿着几把破剪刀开的小作坊,效率极为低下,根本满足不了辽东的需要。”

沈至说道:“我也很想抓住这商机。可是现在,要人人没有,要机器机器没有,只有等明年再说吧……”

他现在没有信心在辽东继续呆下去了,最后把手中的物资交给沈庄处理,又拉了一船辽东特产返回江南去了。

沈至走后,辽王更是很着急。

他找到婉君催要机器,想马上建立新的织造局,扩大产能。

“你们那些机器研究的怎么样了”

“什么机器”

“就是当初我给蒯氏兄弟画的水力纺纱车、水力织布机和手摇式缝纫机三个机器图纸,准备发展纺织业的。”

“你这几张破图也只能在外人面前装神弄鬼,既没有内部结构图,又不像枪械那样,好歹还有个玩具模型样品可以参考,你让我们怎么研制”

“所以,我找你完善啊。”

“找我也没有用。大半年来,不是支持你打仗,就是支持你种田,谁有时间研究这些玩意”

“冬天马上要到了,现在有了一船棉花,却没有机器纺纱织布缝衣,你让辽东军民怎么过冬”

“前几天,你不是还我们先集中力量,改进锅炉,生产取暖设备么蒯富那也就这么点人,生产了这,就生产不了那。”

“好好好!你们还是加快生产取暖设施吧,我让刀枪局把打制倭刀的事情先放在一边,帮你们造水管。”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辽王真是有些慌了。

转眼到了十月中旬,广宁迎来了第一场真正的大雪,气温骤降,大辽河开始封冻,好在取暖工程的推进还是卓有成效。

蒯富生产的取暖锅炉不是很完美,暖气管也很有限,但还是能凑合着优先保证三百来幢专家房的供暖。

蒯富的成就来源于辽东工匠又新增了一批生力军。

上次辽王带领明军东进金州、西上辽河、北上长春,还是从俘虏中陆陆续续找出三十多个工匠,大多是帮助蒙古人打造兵器的回回人。辽王班师后把他们也交给了蒯富管理。

蒯富对他们培训考察一番后就放到了刀剑局,然后又把刀剑局的部分工匠解放出来,专门生产供暖管道。

张信又提前组织百姓大规模建造取暖土炕。

后世的“火盆土炕烤爷太”虽然有一定保暖效果,但是由于土炕烧的都是庄稼秸秆之类,不耐烧,天还没亮,孩子都冻得哇哇真哭,尿床的也不在少数,整得一家人都没办法睡。

所以,辽王府又承诺,一家免费提供一千斤煤,至少能确保秋收之前来的七成移民能够在室内取暖。辽东现在别的不多,就是煤多,俘虏多,煤管够。

没有条件建土炕的,就自己投亲靠友,找老乡,相互挤一挤,再整个火盆,也能凑和一冬。

至于军营士兵们,大多是年少气盛的少年,辽王送了他们一个歇后语过冬:大冬天睡凉炕,全凭火力旺。

朱植现在只能尽可能改善入冬取暖条件,优先让这些好不容易在广宁府安顿下来的工匠和移民们凉了心,走了人。至于军队,只能是忍耐。

辽东都司指挥使吴高和部分重伤员自红崖子受伤后,比较怕冷,此时请求回应天继续疗养。王府也有部分工匠、官兵及家眷提出省亲请求。

辽王也不再坚持全部人员在辽东越冬,让水师派出船只将富余人员分别送往应天或山东。

随着大地封冻,辽东慢慢停止了挖运河,也减少了挖煤活动。女真头领勃罗哥在工地上隔三差五地怂恿无所事事的数千蒙古和女真俘虏闹事。

刚好朝廷任命杨文为平蛮将军,率盖州卫南下广西,平息当地土司叛乱。

辽王又想起郭骥到波斯买马至今未归,干脆让吴杰率部分水师押送三千喜欢炸刺的俘虏随杨文大军南下效力,顺便到安南沿海打探郭骥的消息,必要时从广东水师借几艘战船到南洋一带接应郭骥。

这样又减少部分人员在辽东过冬的压力。

没想到,这个勃罗哥走到哪都不是省油的灯,到了广西后再次反叛,一路杀到湖南才被吴高带兵镇压下去。这是后话。

辽东还有一些秋收以后从内地来的移民,实际上是难民,大多住在临时窝棚里,只知道辽东的好,却没见识过辽东冬天的寒冷,不愿意回原籍。

辽王就让张信一户给予两百斤粮食后,予以劝返。

当挖河工用的三万山东新兵,辽王让张石挑了一万年轻力壮点的,补充各卫,剩下的两万人,一人给予一百斤粮食由辽海水师先送回山东登州、莱州、日照等地,约好来年二月初二龙抬头这天再到原来的港口集合登船,前往辽东。

辽王的指示很明确,不能让一个百姓在辽东冻死。

辽海水师船只在完成上述运输任务后就暂驻在山东日照也就是原安东卫的旧军营里过冬。

处理完人的事儿,李喜旺又向他反映牛的事情,耕牛也不能冻死啊

好在辽东以前修了不少临时木棚,现在稻草还不少。木棚上面多盖点稻草,地上再多铺点稻草,应该能凑合过一冬。

但实际上,辽王和他的团队还是大意了,内地耕牛不太适应这里的寒冷,后来冻死不少。

中原政权和农耕文明迟迟不能在辽东扎下根,也是有历史原因的。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大汉风云之汉宣帝传奇

大汉风云之汉宣帝传奇

寒冰910
非穿越非重生非脑洞,纯粹历史传奇故事文。以恢宏之笔再现大汉中兴之主——汉宣帝刘病已坎坷传奇波澜壮阔的一生。他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唯一一个在监狱长大的皇帝,也是大汉四百年历史上最被低估的皇帝。他长在监狱,却胸怀天下,以苍生为本,以兴复大汉为己任,在他的统治期,大汉朝的疆域和经济真正达到巅峰状态。他便是汉朝的布衣天子汉宣帝刘病已。她的名字叫许平君,她是普通的女子,也是最美的女子。故剑情深,这是她流传后世
军史 连载 65万字
异界浩然正气

异界浩然正气

料见青山
本书又名《望尽千山终成山》主角因救人而穿越到异界成为一个读书人,在这个世界中,读书人有三宝,到底是哪三宝呢?在这个世界,读书人可通过读书来蕴养浩然正气,诗词可祈雨,诗词可退敌,诗词可……且看主角如何在夺嫡的纷争中活下来,如何在外族的侵略中,将外族覆灭。主角说:平生颠沛似浮烟,也羡鸳鸯也羡仙。修得世间两全法,定叫声名震琼天。欢迎大家加入书友群:364300211请进群的伙伴们,积极踊跃发言,有什么好
军史 连载 151万字
藏宝密码

藏宝密码

心剑道
探宝世家当今唯一传人徐器,为了追查老头子的死亡真相,因为一个神秘的图案,接取了一个看似普通的探宝任务。谁知,却引出了更多的秘密。铸剑手札、游仙枕、龙甲神章……..
军史 连载 8万字
大唐第一疯子

大唐第一疯子

欧阳小月
穿越大唐,于沉默中爆发。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为了大唐成为日不落帝国而奋斗终身。等等!李世民!你给我站住,管好你的女儿。再这样下去,我可管了啊!欢迎加入大唐第一疯子书友群,群聊号码:982170292
军史 连载 89万字
穿越柯学世界:拿下酒厂扛把子

穿越柯学世界:拿下酒厂扛把子

爱吃葡式蛋挞
上辈子昭烁是个医生,给钱就医,嘴甜得不行,自身实力反而不怎么样,死于医闹。这辈子带着系统重生,第一件事就是提升武力值,路子却不知不觉走偏了,混进了某酒厂的行动组,代号百利甜。直到某一天组织出现了一个新人,代号苏格兰,看着那张相似的脸蛋,昭烁终于发现自己在这柯学的世界居然还有一个红的彻底家庭。预警!主角纯黑方!cp琴酒!红方身份是医学生,就读东京大学医学部。有系统,但是系统只是学堂的搬运工,不提供一
军史 连载 66万字
末世之无限复制合成器

末世之无限复制合成器

三毛不再流浪
复制一切非生命体物质,无限复制。合成两种物品,提升物品品质,无限合成。无需修炼,每天泡上六个小时的基因液,力量不断增长。幻刀,无敌的攻击,刀法幻分,一分二,分..
军史 连载 15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