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铁铉! (第1/2页)
水光山色与人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感谢“爱离11”“客客气气的凯莉.达克 ”“道友,贫道这厢有礼了”“爱吃白菜炒鸡蛋的青祖”“予你同行2015 ”“银明君”“熊山道的冷厉”“两只老虎maple ”的打赏。
祝各位身体健康、父母安康、财源广进。
——————
【而朱棣本人和他率领的主力很可能是在河间,也就是沧州和真定中间的位置,威慑两边大军,保护运河。】
【随后人员粮食运送完毕,济南北岸负责监控的小股部队开始退回,德州的陈旭也开始撤退。】
【而铁铉这时候在做什么】
【他在唱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咳咳,玩笑话。】
【他在目送燕军撤离。】
————
大明 建文二年 济南城
下官眼见气氛尴尬,不由的开口说道:“铁公,这首曲子还蛮好听的。”
emm……这种下官在职场剧里第一集十分钟之内就会被辞退。
铁铉也有这种想法,可无奈权力不够,不然非得把这官员丢到护城河喂鱼,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这曲子好听吗
你听不出来嘲讽的意味
我能叫目送燕军离开吗
朱棣派人挖河围困,正常人都会以为他想要突袭济南,我守好城不出去不给他机会有问题吗
没问题!
你说燕军撤退,那万一他们是假撤退,引我打开城门,攻城怎么办
又或者他们在外面早就埋伏了天罗地网就等着我领军出城怎么办
你这后辈不懂就不要瞎说,我哪里目送了我这是在思考!
这么多年,朱棣搞埋伏搞偷袭的事情还少吗不要睁着眼睛瞎说,我们文人领兵也很难的,有时候找找自身原因,你有没有认真思考
————
ps:防杠,往下看,先别急着骂我。
————
【而后在确认燕军是真的撤退之后,河水退去,才带着收拢的溃兵顺势接受了德州。】
【而给朱允炆的汇报到底是照实说还是夸大一下】
【懂得都懂,我怀疑朱允炆是真的信了他们鬼话,以为是大战一场杀的昏天暗地、血流成河,很不容易才取得胜利。】
【毕竟自开战以来,对朱棣鲜有大胜。】
【所以给铁铉升官,又给盛庸封侯,并且盛庸还接替数次战败的李景隆成了新一任平燕将军。】
【毕竟伪造战功从古至今都没断过,也许铁铉盛庸不想,可架不住手下人想。】
【你不拿,我不拿,耿专员怎么拿】
【二人只是顺应大势,也可能二人想给朱允炆一点信心吧。】
【突然想起某位故人,他歼敌一亿, 胜利转进,痛失南京, 虎踞台湾。】
—————
大明 建文二年
刚接到盛庸、铁铉奏报的朱允炆实在是不想打开,万一打开真像天幕后辈说的一样,我是奖是罚
我这还打什么仗前线是胜是败我都不知道真相,明明是燕逆搜刮干净之后的一场完美撤退,传到我这里就是我军歼敌数万的一场大胜。
武将我压不住,文官还糊弄我……朕快没有信心了。
不过,后辈说燕逆不是靠天时,那他就不是天命所归,既然是靠人力,靠排兵布阵打仗的本事才赢的,那朕就还有胜利的机会。
李景隆是废了点,算了,安排去前线给朕做个眼线吧,起码朕要知道真实情况,总不能燕军都要攻入南京了,朕还被文官糊弄着以为天下太平,万事皆安吧。
收到内侍口谕的李景隆有些尴尬,陛下,您到底为啥这么信任我啊
我都准备偷玉玺伪造圣旨,当个卧底了,结果您居然如此信任我
我争取这次不投降,以报皇恩!
————
【而朱棣应该是在河间等着陈旭部队到达,一同撤回北平。】
【具体经过肯定和历史不是一模一样,但大概情况是差不了多少的。】
【起码比文人的记载靠谱。】
【毕竟在他们记载单家桥都会穿越了,而且他们顺便把元史也改了,元史里也有单家桥突兀的记载。】
【当然也有可能是摘抄错误,懂的都懂。】
————
大明 北京
三兄弟看着老爹居然不自觉的缓缓点了点头,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上次后辈说懂的都懂时候,茶杯都摔了好几个。
哦,原来只要不是说您就行是吧。
朱棣眼神瞥来,三兄弟抬头望天……额,望屋顶。
“老大,你看这天真蓝!”
“是啊,老二、老三,你们瞧,那还有只鸟在飞。”
————
大明 应天府
“呵,tui,伪造战功,丢人,都丢到前人后世去了。”李文忠边说着边往文臣吐口水。
文臣忍无可忍,准备还口开骂。
“哎,别急,你们不就想说我儿没打赢过吗”
“我儿那是技不如人,再说了燕王可是陛下的儿子,我儿子打不过陛下儿子不是正常”
“陛下神略内明,英武外发,可谓无敌于天下耳。”
“皇后母仪天下,慈德昭彰,不仅顾全大局,还体恤吾等下属,堪称一代贤后。”
“我不过一德薄才疏之人,幸得陛下娘娘恩赐,才有如今。”
李文忠说着泪花都要落下来,还不忘向朱元璋、马皇后先行一礼。
“吾儿打不过不是很正常吗犬子焉能打过龙子”
“倒是你们,打了败仗就算了,还伪造战功、伪造史书。”
“你们是不是想说你们文人之后辈能打过龙子”
“是不是想说你们这群文人能缚住陛下这条真龙”
“狼子野心,你们居然如此大逆不道,形同谋反。”
“陛下,臣请斩朝堂文官!”
徐达心里喝彩一声,强,保儿是越来越不要脸了,比文官还不要脸。
搬弄是非、颠倒黑白、媚上欺下,这一套连招用的比文官还熟练。
朱元璋也有点被架着,大外甥啊,我是想收拾文官,可你不能一来就让我全杀了呀,农户杀鸡尚且还知道留个种,你要杀文官慢慢杀呗,一下全杀了,哪里找那么多合适的官吏来
礼部尚书大骂一声:“有辱斯文。”之后便吐血昏倒。
朱元璋低声喝彩,晕的好!
“来人,快传太医看看。”
又冷声喝道:“保儿,咱罚你闭门思过三天!”
一群文官只想学礼部尚书吐血晕倒算了,陛下,这能叫处罚吗
算了,这个结果总比听李文忠的把咱们都斩了好多了。
李文忠,你最好别落单,不然我们打残你!
————
《午门血案考据——第二版》摘录:
根据最新出土的明朝第二任礼部尚书墓中书简记载,得出了和徐达墓完全相反的记载。
该次血案是由武人集团率先挑起矛盾,曹国公李文忠试图掀起一场谋逆大案把朝堂文官一扫而空而起。
据出土书简记载:此案是因为在午门处,李文忠率先对文官集团进行攻击,文官反抗将李文忠打倒在地,李文忠跪地磕头求饶,求饶声引来已经退出宫门的武将,手持火枪、刀剑对文官大肆屠杀。
但编者有理由怀疑:很可能是文官集团准备埋伏李文忠,却恰好遭遇了武官集团的反埋伏,被打的落荒而逃。
关于所谓对文官大肆屠杀应该也是子虚乌有,因为并未在任何史料记载明初文官死于此次斗殴事件,朱元璋也并未处罚任何武官。
编者注:皇宫门口动用武器,视为谋逆,按律应该灭族,但编者未曾查到任何一位明朝开国勋贵因此事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