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大明! (第2/4页)
水光山色与人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丝毫没注意到身旁的佣人将这些话牢牢记住,准备等会就去对门汇报工作。
————
【建文四年五月十一,朱棣召开军事会议,让众将商议下一步进攻方向。】
【有人说应该先取凤阳,遏止敌人的援兵之路。随后直趋滁州,攻取和州,集船渡江,另外派遣一支军队西捣庐州,出安庆。
有的人说:应该先攻取淮安,然后下高邮、通泰及真杨,攻下它们就可以顺利渡江,没有后顾之忧了。】
【然而朱棣是谁啊】
【他可是诸葛朱棣啊!】
【诸葛朱棣轻摇羽扇,抚摸胡须微笑摇头说道:“不对,凤阳楼橹坚固完备,如果久攻不下,会惊扰到祖陵。】
【而淮安高城深池,存储的粮食非常多,人马又多,如果攻之不下,旷日持久,力竭威挫,援兵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对我方不利。】
【我们现在乘胜追击,取扬州,直指仪真,两城军弱,我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招降他们。】
ps:确实是仪真,没打错字,仪真县在清朝雍正元年避雍正名讳,改为仪征县,延用至今。
【取得仪真、扬州,那么淮安、凤阳人心自然懈怠。
我耀兵江上,聚舟渡江,东取镇江,收常州,然后举苏松及江浙,西下太平,安抚池州以及安庆,南京就成了一座孤城。】
【他们拿什么守】
【时间久了他们肯定内部大乱,我在这个时候让朝廷交出奸臣,谁还能坚持藏匿他们一定会有人把他们绑了献给我。】
【然后我恭敬拜谒孝陵,朝见天子,让天子明白我的良苦用心,然后让天子按照皇明祖训做事,把诸王从苦难中救出来。
清除了朝廷里的奸臣,安定了江山社稷以及宗室,我就带你们回去守卫旧藩,我们就在北平安享晚年。】
【某种意义上来说,朱棣做到了。】
————
大明 北京
沿着宫内道路向太庙走去的朱高炽扶着墙咯咯咯大笑起来,全身肥肉都在抖动。
“是啊,我爹是真想见天子一面的,可谁让天子不见了呢”
“没办法,我爹只有登基了呗。”
“守卫旧藩也做到了,这不是迁都回北平了吗”
“后辈说话确实够损。”
身边的太监全都埋下头大气不敢出,掐着自己大腿憋住笑意。
若是笑了,外面的家人可能会感谢自己一辈子。
————
【随即派遣吴玉前去招降扬州。】
【没想到扬州卫指挥使王礼也是这样想的。】
【属于是双向奔赴。】
【王礼在知道燕王大军向扬州开来的时候就计划投降,召集大家商议,结果另一名指挥使崇刚和御史王彬不仅不同意,还带人将王礼抓起来关进大牢。】
【王礼的弟弟王宗以及千户徐政、张胜、舍人吴麟带着王礼的几十名亲卫等人攻打大牢,将王礼从监狱救出,恰好此时吴玉到了,刚好打开城门投降。】
【五月十七,燕王大军到达天长,王礼把镇守指挥崇刚、监察御史王彬绑起来带到军营。】
【五月十八,燕军进入扬州。】
【同日,朱棣将王礼升任为都指挥同知,让他陪同王庸前去招降泰州、高邮、南通。】
【五月十九,三地投降,并且按照朱棣的命令带着各自的人马、水师、战船前往扬州集结。】
【朱棣驻军江北。】
【这个江北并不是指今天的南京市江北区,单纯指长江以北。】
【南京震动,朝堂官员都想着怎么保全己身。】
【朱允炆急了。】
【一边传召天下勤王,一边下罪己诏。】
【在明实录记载了一段不知真假的故事:苏州知府姚善,明实录应该是抄录错误被写成了姚喜,姚善说有的人有文武才略,可以扶颠济危,结果反置散地不用如今事情已经如此狠狈,必须马上召回。
朱允炆再三询问:这人是谁啊
姚善说:黄子澄黄太卿啊!
方孝孺反对,然后建文帝思索再三,死马当活马医吧,结果黄子澄半天不来。
方孝孺嘲讽到:宋齐丘竟然不来】
【不得不说还得是人家文化人骂人,你要没点知识你都听不懂。】
【宋齐丘,五代十国时候的南唐宰相,谥号丑缪。
都不用查,一听就不是好谥号。
简单用几句话总结一下宋齐丘:有能力,但目无尊卑、喜好虚名、结党营私、排斥异己、败坏朝政。】
【至于为什么说真假难辨,因为他们是被建文帝派出去征兵的啊,别人不知道,方孝孺能不知道
更不用说在某些史书里面记载,南京城破之后黄子澄是藏在姚善家中一同图谋反燕复建的大业。
他能不知道】
【但这些不重要!】
【方孝孺随后提了个建议:派人去假装和谈,告诉朱棣我们要将长江以北都割让给他,我们划江而治,用和谈拖延时间,加紧时间征募壮丁,朱棣的人不擅长水战,到时候我们在长江之上决战,胜负还不一定呢】
【至于有朋友问朱允炆到底想不想划江而治】
【我确实不知道。】
【但至少大部分江南文人是真的想划江而治啊,瞬间梦回南宋。】
【看啊,熟悉的大宋又回来了。】
【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大宋又回来了。】
【文官犯法不会杀头,顶多流放。】
【骂骂皇帝不仅不会挨打,还能得到赏赐,哪像他们老朱家动不动就打一顿,动不动就砍头】
【若是我们文人不同意的事情,皇帝想做也做不了,哪像他们老朱家这么强势】
【也不需要用我们江南的赋税去养北边那群穷鬼。】
【大家夜夜笙歌,接着奏乐接着舞。】
————
北宋 汴梁
赵匡胤戴上了痛苦面具,饱受兰德里的折磨。
“德昭,朕有说过不杀文官吗”
“该不会朕死之后,有人像篡改孔子语录一般篡改朕的话吧”
赵德昭略微思索。
“父皇,叔叔打仗的本事您也是知道的。”
“他篡位夺国,立身不正,武功又不行,怕是只能重用文人压制武官”
“何况叔叔既然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成功篡位,这朝堂上上下下肯定有他的人,武将皆是您的心腹,又被夺了兵权。”
“怕是只有文官能帮叔叔了吧”
“说不定叔叔既为了奖赏他们之功,也为了压制武人,才搞出这不杀士大夫之事”
赵匡胤收起痛苦面具,穿上日炎铠甲,向着宫内走出,迫不及待的想给弟弟秀一秀自己的长拳,再耍一套棍法。
赵德昭紧紧跟着身后,露出笑意。
管他是谁干的,谁让叔叔你篡位了呢,即便不是你也是你后代,你这顿打挨的不亏,很合情合理。
————
大明 应天府
来自北方的官员挺直身子,看着江南文人一个接一个的跪倒在地痛哭流涕的嚎叫起来。
“陛下,我们真没有这样想啊!”
“这是后辈瞎编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