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猫砂?
吾的网兜里没有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看看!” 陆海城看着手机里的聊天记录,“单位人多,就会有很多的事情发生,分手这个事情,都是小事!” “对于别人来说是小事情,可是我们女经理的年纪不小了,她大概率是想结婚的!” “恩,不过今天她也挺倒霉的,猫砂弄到身上,也是够难受的!” 这个场景想想都不好受。 至于最后谭雅竹是怎么走的,就没有人知道了。 陆海城又给林晓芸夹菜:“要是我,就不会去单位,就在家里好好待着,心情不好的时候,容易做错事,遇上倒霉的事情。” 林晓芸想想也是,大龄女青年,受到很大的外界的压力。 说完单位的事情,陆海城想起刚才林晓芸拿的快递。 “在网上买了什么寄到单位里了!” “不是买的,是景阿姨寄过来的!我还没看呢要不现在拆开看看!”在单位的时候,就想打开了,看着别人都在拆箱,就没有想着掺和。 陆海城去车里把快递拿了过来。摸上去感觉是软软的。 和林晓芸猜的一样,是一套衣服,看着一件很漂亮的民族服饰,上衣和裙子上面都绣着繁复的花纹。 拿起来比量了一下,看着就很合身。就这么比量了一下,就有人问了,想要衣服的链接。 “这个衣服是旧衣服改的,已经传了三代人了!” 来问的人,一听是老古董了,就打消了念头。 林晓芸小声说:“厉害!” 拍照的事情,回家再弄。 宋春华看到了,那件衣服也是觉着好看。 对比了一下网上的图片,还是觉着林晓芸的这件更好看。 衣服一上身,立马变了一个人,宋春华是很满意的,陆海城也拍了几张。 个子高就是好,妥妥的衣服架子,看着女儿这么漂亮。 宋春华把照片直接发到了家里的群里。 同样的,还是有人问链接。 宋春华说,是别人送的,网上没有。 宋春芝也夸赞了一句。同时也把照片给钟翠芳看。 看了照片,钟翠芳又把老花镜拿下来,重新擦拭了一遍,又仔细看看。 “太像了,林晓芸穿上这件衣服,真的太像我妹妹了!” 听着亲妈这么说,宋春芝问:“妈,是像我小姨” “对,就是特别像你小姨,你小姨特别喜欢成套的民族风的衣服,我找找照片!” 宋春芝赶紧去翻相册,这个叫做钟翠萍的小姨,这阵子经常被钟翠芳提起。 在一张不太显眼的老照片里,是几张钟翠萍的照片。 只有一张照片是20多岁的,她穿着一套裙装,也是长发飘飘。 宋春华拿着照片,和林晓芸的照片做了一下对比。 天哪,真是太像了,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出来了,衣服不同,但是神态动作,甚至头发的长度都是一样的。 “妈,晓芸长的像你的妹妹,也很正常,都说是三代人一个轮回,孙孙长的像姥姥很正常!” 钟翠芳不死心,她觉着自己的妹妹应该还活着,这个铁石心肠的人,就不知道回来看看。“你去问问晓芸,这个衣服是哪里来的” “妈,都这么晚了,还是明天打电话吧!” “我自己打,你先去睡吧!” 宋春芝可不想让亲妈打电话,还是她帮着打吧! 电话通了,林晓芸也是奇怪,这么晚了姥姥会打电话过来。 宋春华也在旁边听着。 林晓芸把衣服的由来都说了,听着钟翠芳很着急的样子,今晚就要问出个结果来。 在看到景芳菲的照片之后,钟翠芳太高兴了,怎么看着都是像一家人。 这个景芳菲的电话,林晓芸跟姥姥说,对方换了电话号码,明天才能问出来。她让姥姥放心,人就在那里,走不了的,让姥姥安心睡觉。 终于让钟翠芳挂了电话。 陆海城也准备回家。 这一个快递,折腾了一个晚上,希望姥姥的猜测是对的。 钟翠芳就是觉着这个景芳菲和自己的妹妹有关系。 最终确定亲属的关系,还是要做一下鉴定。 陆海城回到家里,不想睡觉,开了电脑,这两天他就想着重新开始写小说。 昨天给那个写手改了稿子,发现写手很是勤奋。 他和写手说过,写作是个需要坚持的工作,大部分人很难短期拿出成绩来,写作很苦,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成本,能坚持下来的,也许只能混个温饱。 路是自己选的,大家说的都差不多,成功的路上能一路同行的人,是太少了,为坚持努力的人加油。 一天的时间,除了陪着林晓芸的时间,陆海城也是玩了一天的手机。 到处逛逛,看看那些有关写作的视频。 发现好多人都在写网文,再从网站的公布的数据上来看,网络作家的注册人数是逐年升高的。 好多人都是看着网络作家收入高,才开始写网文的。 在一个码子的直播间里,陆海城一直在听几个聊天。 他们是在聊,怎么写作,还有网站的风向。 还有人聊到了触手怪,一个小时能写1万字,被人夸成章鱼怪。 想想手指在键盘上面飞起来,一是伤手,二是费键盘。 还有的,就是在上班的时候写小说,说着是兼职写作,其实就是在摸鱼。 听了一会儿,没有什么新鲜的事情,换房间。 想知道什么是最热小说,还是要自己去扫榜单。 陆海城也在琢磨着,试试换个写作的方向,以前的编辑来了信息。 经过一番讨论之后,陆海城想好了写作的方向,开始写大纲。 假期的时间很长,陆海城给自己找了个消磨时间的工作。至少现在是有很多空闲时间的。 忙了一个上午,芮烽感觉累了,中午就带着芮赫言和于沐沐去外面吃饭。 吃什么的事情,就交给芮赫言了,上午看了很多吃播的视频,芮赫言觉着饺子太香了,几个人去了饺子馆。 没有提前订位置,找了个靠在角落的位置。 来的时间把握的刚刚好,饺子上齐了,饭馆的人也坐满了。 门外面还陆续停了很多的摩托车,有小黄人在等单子。 大厅的服务员和后来的顾客解释:吃饭高峰期,饺子可能会上的慢一些。 就是这么说了,还是没有人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