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花弄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翰林院

宋濂提着戒尺在赶来的路上,朱棡脸色苍白,老学士已经须发皆白,走起步来却是虎虎生风。

"我皇明刚立,沿承汉治,内圣外王,三皇子将来贵为藩王,却如此不学无术,如何保一方平安还对太子如此没有礼节,更是无君无父"

戒尺啪啪的打在朱棡的手掌心,眼看宋濂越打越生气,丝毫没有放过朱棡,朱标不忍心弟弟受罚,站起身来行礼道:

"宋师莫要生气,三弟还小,不知道这些治民之事可以理解"

宋濂看见太子殿下求情,也不能不给面子,只好放过朱棡。

宋濂生气是有原因的,现在的读书人都经历了元朝的高压统治,对汉人从各方面打压,不准读书,不准学礼等等,朱元璋北伐中原,重新夺回天下,才能让现在的汉人知道什么是唐诗宋词,这对天下的读书人恩惠如同再造。

现在的读书人还是有铮铮铁骨,和明末那些满嘴仁义道德的东林党完全不一样,那是真的敢以死明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这些都是刻在骨髓里。

因为经历了元朝的黑暗,宋濂对现在的治法也是很关心,他要让太子和皇子们知道元朝高压的政策于百姓不利,也要让后世之人警醒。

"既然三皇子不懂治民之事,不知太子殿下能否为老臣解答"

宋濂这老头还是那么得理不饶人,朱标无奈,开口慢慢说道:

"前元税收都是朝廷把要收的税银分派给各州府,由各州府分派地方征收,只要税收收上来了,朝廷就不会过问,这里面就有很大问题,如果朝廷威望不足,比如前元后期,朝廷征税三成,州府就可能征税五成,到了地方可能就是八九成,刚刚宋师也讲到了。"

"这还不是最严重,更有甚者世家豪绅勾结贪官,逃税避税,他们能逃税避税,可是朝廷的征税要完成,所以只能往死里朝百姓征收,导致百姓无米可交,甚至明年的稻种都交了"

"一部分百姓为了活下去,只能卖田卖地,甚至把自己卖给那些世家豪绅, 一部分老弱的百姓就只能食不果腹,饿殍遍野"

宋濂心神俱动,他毕竟没有站在皇帝的位置考虑过,只以为是朝廷征税过重,君王不够勤奋只知享乐,导致百姓民不聊生,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隐情,宋濂出生寒门,没有那些门阀世家之累,他是真正的为天下百姓说话。

"百姓活不下去,可那些豪绅贪官却活得很潇洒,他们哪来的钱哪来的粮食还不是吸得百姓和朝廷的血!"

忽然宋濂身后响起声音,朱标和各位皇子纷纷跪拜行礼,不用想肯定是皇帝朱元璋大驾,宋濂连忙就要跪拜。

"不用多礼,你们继续,咱就在旁边听着",老朱听说翰林院中太子和宋濂在论政,特意过来看看,本想着偷听,转念一想自己堂堂皇帝,去听墙角,还不得被那些言官烦死,干脆光明正大的听。

宋濂得到老朱的准许,迫切的道:

"谢陛下,那臣就直言了!"

"今日研习的土地制度,税法制度在历朝历代都会出现,可以说已经是深入骨髓,不知殿下前几日提出的一条鞭法和官田制可解"

宋濂一脸希冀的看着朱标,老朱也竖起了耳朵,土地税法也是这几日困惑老朱的问题。

朱标沉思片刻,开口说道:

"非也!不能"

"一条鞭法和官田制只能算良药,可以缓解,但不能根除,我皇明初立,现在天下土地重新丈量,足够养活豪绅,百姓,朝廷三方,在父皇这一代,在我这一代 ,甚至几代都不会有大问题,但是人口会持续增加,土地却没有增多,终有一天土地会养不活庞大的人口"

"等到那时候,世家豪绅有钱有势,就会想方设法吞并那些底层百姓的土地,导致底层百姓无田可耕,世家豪绅的势力就会越来越大,天下就又会崩溃,各地叛乱不止"

朱标看着老朱握紧的拳头,及时收住话语。

"这还是那些世家豪绅的原因,看来咱得把他们都杀了,看是他们的阴谋诡计厉害,还是咱的刀厉害",老朱语气森寒的说道,旁边的宋濂和几位皇子全被吓住了。

朱标也是一脸爆汗,敢情这时候老朱就动了杀心,难怪后世洪武一朝不知道死了多少贪官世家,可是有什么用,等几个强势的皇帝没了,世家豪绅更是变本加厉。

"父皇,这事,还是有法子可用!要想养活这么多人只有两条道,一条开荒,通过对外战争扩大耕地面积,就会有更多田亩,更多粮食,还有一条增加生产力,要让一亩地产出更多的粮食,以前一亩地产三四石粮食,如果可以产十石,是不是就可以养活三倍的人口,还有如果一亩地能够一年种两次,甚至三次....."

老朱用鼻孔对着朱标,没好气的说道:

"你个兔崽子,是没下过地,在这胡说八道,你知道现在一年一亩地能种两季就不错了,还种三次,还有亩产量,你就凭嘴说它就能产十石"

如果说这些话的是其他皇子,老朱已经鞋底伺候,享福享得皮痒了。

"可是儿臣看这中原地图无边无界,父皇怎知没有可以种三次的田亩和亩产十石的稻种,儿臣可是在一本古籍上看到,唐朝海外商人,曾在海外之地吃过一种亩产二十石的粮食"

老朱眼睛瞪得像灯泡一样,眉眼间都是不可置信。

"你爹读书少,你可别骗爹"

朱标看到老朱这一幕,只能说华夏人对种地的喜爱超出寻常,谁要敢不让华夏人种地,华夏人就把他种地里。

"父皇,滇国你准备什么时候打"

老朱被朱标问得一愣,聊种粮食的怎么突然扯这上面去了,但还是说道:

"标儿,现在正在北伐中原,朝廷同时两线作战会让国库空虚,如果再有个其他天灾人祸,怕这天下百姓又要回到前元了"

"滇国,现在被分割自立为国,他们那里的气候比应天府热很多,植被茂密,盛产蔬果,种水稻,父皇比我清楚,越热的地方越容易熟,亩产还高...."

朱标站起来边走边说,最后走到老朱身旁。

"爹,滇国以南地区就能一年种三次",朱标在老朱的耳朵旁压低声音说道。

老朱一瞬间呼吸急促,眼睛都红了,刚刚朱标说得虚无缥缈,老朱还没当是真的,现在居然有一个真实的地方可以完成一年三熟。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如此绚丽的你的世界

如此绚丽的你的世界

一水盈盈
他们原本不该有交集,彼此也不合适,只是他的任性和叛逆造就了一场地位悬殊的婚姻。
军史 连载 7万字
山野诡谈

山野诡谈

王远小宝
狗来福,猫来孝,我生于七月十五,鬼门大开,我妈难产之时,一只黑猫咬死了我家大黑狗,利爪扑向我妈的肚子……
军史 连载 7万字
长生帝君

长生帝君

九品天仙
混元如一,因果不沾,历万千劫难而不朽,是为长生。且看立志长生的少年,偶得神秘弟子令,开启鉴宝功能,如何一步步成为那九天帝君。
军史 连载 11万字
时王:真正的王道

时王:真正的王道

沃斯斯斯
特摄迷时天在路过漫展的时候,被逢魔时王的等身手办砸中,穿越到了假面骑士时王的世界中。已经成为胚胎的时天不想成为“被时停的王者”“至仁至善什么的还是算了,我最多做到内圣外王”,他决定了成王之路要从出生开始。沃兹:魔王陛下,请………庄吾:拿来吧,你。盖茨:可恶!!我一定要消灭你!庄吾:那就来吧,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月读:你真的会成为魔王吗?庄吾:这个问题我也在寻找答案呢,你也要来吗?月读:
军史 连载 41万字
第一权臣

第一权臣

皇家大芒果
“匡国家于危难、安社稷于狂澜、立幼帝于襁褓,虽古圣人何以加此!”——《后夏书·夏景昀传》“高阳权谋如渊,料事如神,英雄之才盖世......光辅南朝幼帝,四海咸宁......屹然如山。”——《梁书·元帝纪》“一个臣子,掌握军政大权,让天下人只知有相不知有帝,跋扈嚣张,枉顾人臣礼节,简直大逆不道!”——夏朝大儒郑天煜“善哉,使我得此人辅佐,岂有今日之劳乎!”——后世某皇帝“大丈夫行事当如夏高阳,磊磊落
军史 连载 178万字
古埃及记之晨曦

古埃及记之晨曦

亚速海
遵循女怕嫁错郎的至理名言,身活在列强夹缝中的属国公主择偶更需谨慎。于是,经过多番考量、认真思绪、长期观察、严格比对,她果断地选择了外在壳子最好看的那一个。..
军史 完结 3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