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夜听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时间流逝,李世民带着大唐的主力回长安去了,跟着李世民回归的还有大量高句丽士族与高句丽中层。

尤其高句丽的宝藏王,不知道谁跟他说了什么,最近安排老师让他学习高句丽本地舞蹈。

至于是不是为了将来宴会的时候给李世民助兴,李泰就不知道了。

不过面对大唐的蛮横,这些高句丽的士族公卿也是敢怒不敢言,或者说他们已经有了最怨恨的对象,比如以高延寿为代表的受到重用的高句丽投降派。

毕竟大家都是投降的,如果大家都被大唐逼迫,调度前往大唐,那大家只会骂大唐,甚至相互串联一下,谋划推翻大唐复辟高句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现在则因为打了败战让高句丽没了国运的家伙,反而得到了大唐的重用,自己对高句丽忠心耿耿,结果成了大唐的阶下囚,只要是正常人那心里肯定不平衡的。

跟着大唐强迁的人实际上也不多,大概也就两万户左右。

这里面包括了高句丽近乎所有的上层人士,以及大量富农地主以及本地的豪族,反正你手上有田地就是有罪。

当然,很多的本地豪族自然是不愿意的,那直接就府兵横推,将其斩杀以绝后患。

然后他们家族的一切被洗劫一空,除了不能被拿走的土地被李泰默默拿走。

而识时务的本地豪族,则在李泰这边登记,你有多少的土地,那么到了河西四郡那边就按照比例给你相应的土地,你有多少的财富,根据李泰转化后,便给你多少钱票。

毕竟是丧家犬,亡国奴,他们是没人权的,李泰如此做已经是相当体面了。

至于他们想要反抗,还是那句话,中层阶级想要反抗是不现实的。

随着高句丽的上层一锅端,这让他们根本没足够威望的领袖能把他们整合在一起。

同时唐军对于底层百姓的照顾,让底层百姓根本就不想要跟着他们反大唐。

很简单的道理,跟着大唐哪怕搬砖都能够有饭吃,但是跟着你们,你们却是要把自己口袋里面的最后一点粮食都要抢夺干净,这让百姓怎么可能会跟着他们反叛大唐。

一个冬天下来,跟着谁混更好,对这些百姓们来说,心里面肯定门清的。

甚至有的高句丽百姓主动进行举报,然后获得了一笔额外的收入。

在李泰看到因为高句丽户籍上的百姓是五十万多户,还没有到达历史上的巅峰六十九万户人,只能说高句丽也还没有成长到极致啊。

而五十万多户人中,按照二八法则,大概也就有一万户左右的百姓算中产。

所以大唐也就强迁了两万户,最大限度的确保了不会有什么人逃掉。

现在李唐还能准确的从中找到两万户高句丽中产,那是因为他们手中有土地,有土地那就是中产,就好像现代谁有能有出租的房子,能有额外收入就是中产一个道理。

现代社会跟古代社会的最大不同就是,古代社会底层百姓被淘汰也就淘汰了。

他们的存在在官僚地主眼中,他们本身占用资源没有太多意义。

但在现代的人眼中却不同,对资本来说只要你活着,能够消费,那你的存在就是有意义的,因为你的消费本身就能创造利润。

所以从经济上来说,政府会对基层人员进行一定程度社会保障,因为人口本身就是利益。

在现代社会的中产基本上就是看你需不需要交直接税。

就好像当初三千五百块钱需要交税时,国家差不多有1.86亿人需要交税,当交税的数额提升到了五千元时,那就只有0.636亿人了,而这人数所占国家总人数也就4.5%左右。

说这部分人是中产,肯定有人会有人叫屈,但事实就是如此。

而事实上国家层面制定政策的时,理想状态自然是削减上层补充下层。

但这跟堂下何人,状告本官一样,操作起来难度真不是一般的高。

所以现实中,通过削减中产弥补底层是最常见的政策。

会被直接收税,至少在国家层面来说,你已经是成熟的中产了,拥有被调节的价值了。

现在也还不要叫屈,接下来随着与鹰酱之间的碰撞越发的激烈,使得国家财政或地方财政的困难,中产与富人两大群体说不定还会出现房地产税,遗产税和资本利益所得税之类的奇奇怪怪的税种。

当然,如果能让鹰酱下酒,靠爆鹰酱的装备,那这些政策肯定会延后。

但只要继续熬下去,为了改变经济结构,为解决地方债务或收入的问题,那这些政策迟早会出来的。

而中产不论是在任何政治制度下,实际上是特惨的一个阶级。

差不多存在的意义就是,你辛辛苦苦从底层奋斗到中产,就是为了社会的整体运转平稳,需要你做一下祭品。

回到眼前,这两个做下类比,从五十多万户中强迁两万户,跟十四亿中有零点六亿人缴税,实际比例也是接近的。

基本把高句丽中上阶级一扫而空,留下了一个相对干净的环境。

当然,这种事情也就只能是战胜国对战败国这般劫掠,如果换了在自己国家这么搞,别得不说,你手下军队说不定就要叛乱了,所以这世界最头疼得就是对内改革。

因为这一刀切下去谁也不知道谁的屁股坐在哪里,甚至会引发什么程度的动乱。

毕竟触及利益这种东西,比触及灵魂都要来得让人感觉到刻骨铭心。

而李世民回长安,对李泰来说是放开了手脚,别得不说,先让幽州的各种生产企业启动,先生产二十万套的农具过来再说,还有各种配套的牲畜产业,也让他们送了驽马与骡子过来,为高句丽的春耕做好工具上的准备。

虽然说,李泰让范越风选择地点时,让他特地选择了一些耕地面积不足以供应五千人人口的区域,但只要有土地,这里的人还是会主动去开发这些地方的。

而李泰也是鼓励这件事情,不让他们把这些土地全部都开发出来,那他们又怎么死心呢!

所以,李泰会尽可能的帮助他们完成农业上的开垦,甚至主动去搭建农业学府的框架,把这些高句丽百姓的孩子接到这东北农业学府中去培养。

而在李泰提出在卑沙城所在的位置建立一座农业学府时,以高延寿为代表的被重用的高句丽投降者们却是非常的支持的。

别得不说,他们主动把自己家族里的适龄儿童送到这里来,用行动表示了支持。

说实话,对这幕李泰是很想要吐槽的。

因为在李泰看来这一群家伙根本就是过来送质子表忠心的,而不是真的来学习的。

毕竟这个学府培养得目标是技术官僚,而不是真正冲着运用规则去的职业官僚,所以实际上这些人把自己儿子安排在这里是有些浪费的。

但自己还真不能拒绝,因为自己若拒绝的话,怕会在这些降将心中还以为自己对他们有什么意见呢。

李泰不由感觉到了几分的唏嘘,自己是不收不行啊!

“魏王。”王真儒跑过来开口,道,“靺鞨族新酋长想要把他的儿子乞乞仲象安排到东北学府中,这件事情臣不敢做主,所以过来上报,望大王您做出决断。”

“靺鞨族吗!”李泰听到王真儒的话不由沉默起来,也明白了王真儒的难做。

那天打败了高延寿所率领的高句丽大军后,唐军为了震慑其他的异族不要参合入大唐与高句丽之间的内政,所以对俘虏的高句丽士卒多少还是选择了善待与放还。

但所有靺鞨族的士卒全部就斩杀掉,甚至铸就成了京观,以震慑其他的异族。

毕竟小国亲自出兵干涉大国统一,这种事情不把靺鞨族杀断代了大唐已经很客气了。

而这么一支靺鞨族的仆从军被杀掉后,对任何小民族来说,都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原本他们背靠着高句丽他们在东北生活的还不错,但现在随着高句丽直接被大唐灭国,辽东的土地被大唐收服,周围异族就对他们虎视眈眈起来,随时有扑上去咬一口的冲动。

“我们需要修建运河,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让靺鞨族接下来每年贡献五千劳力,那便让这乞乞仲象入学!”李泰思索了一会儿,道,

“我们需要在这里树立标杆,让周围异族放心。

同时也需要个白手套,以后不方便我们大唐出面的事,交给这靺鞨族来干就行了。”

“臣明白了!”王真儒听到李泰的话,对李泰很是尊重的行礼,倒也没多说什么。

对李泰选择让大唐展现王道的姿态,然后让靺鞨族来干黑活这一种事情,至少王真儒是不反对的。

毕竟作为直接驱使二十万徭役干活,间接驱使的人数甚至超过了百万人的王真儒来说,见过的事情也不少了,清楚的知道靺鞨族这种黑手套的意义。

毕竟,为了百姓能够迁徙,跟魏旭合作让百姓强迁的事,王真儒也合作了不少了。

别看这个家伙一脸正人君子的样子,但干工程的,手腕该硬的时候肯定很硬。

现在只不过把这件事情交给了靺鞨族,其他少数民族有仇有怨找靺鞨族也就是了。

我们大唐光辉伟正,就算要劳工那也是付钱的,至于这些劳工怎么来的,那就不关大唐的事情了。

毕竟买卖奴隶在大唐都不犯法啊,更不要说是买卖劳工了!

“对了!”李泰看着王真儒道,“你去把高句丽在这边已到生育年龄的未婚少女和寡妇统计出一个数目来。

然后有意识的传播,如果徭役们愿意留在高句丽这边成家立业的,那政府会给他们发放田地和妻妾,当然如果不想留下来也不勉强。”

“魏王的意思是”王真儒听到李泰的话,却有几分意外。

而李泰从容道,“这边异族的人口比例太高了,所以需要汉人留在这里改善血脉而已,而且将来开发这里是长期工程,这里多一些汉人终归是好的。”

虽然李泰口口声声的说,华夏重在文明传承,并不在乎血脉,但如果可以的话,李泰还是希望汉人血脉的比例能够更多一些,异族的血统少一些。

毕竟己方主动去融合其他民族血统,总比其他民族侵略汉民族然后汉化要来得好的多。

“真儒明白了!”王真儒听到李泰的话,点头道,“真儒这就去统计!”

说实话,在古代这种由上位者进行强行指定的盲婚瞎嫁,对解决中下层男子无法结婚的问题要简单的多,甚至看成是一种福利,没什么人权不人权,民主不民主的。

因为女性除非是上层的贵族女性,多少还是能有所谓的体面,但对底层的女性来说,她们本身的存在就是财务的一种。

甚至就算现在大唐的偏远地区典妻制度也是存在的,就好像是谁家地主生不出来儿子,那么有些穷人家就把妻子租给地主,如果给地主生出了儿子,那么生出儿子之后就算是钱货两清,如果没有生出儿子,那么就租用一定的年限,就回到原来的家里。

这操作对底层百姓来说是非常常见的事。

贞洁这种东西,实际上在生产力越是低的时代,越是不会被重视,至于程朱理学真正影响也是官宦人家,以及有一定读书能力的富农,对真正底层的贫贱夫妻来说是不存在的。

至于贫贱夫妻为什么能有老婆,那是因为古代人贩子是犯法的,但买卖妻妾是被默许的。

所以,李泰希望通过授田与娶妻这两样方式,让更多的汉人留下来。

但最终能有多少留下来,说实话李泰也不敢保证。

用现代的话来说,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甚至只要落户玉门之类的西北地区那送房子和妻子,在你见过江浙沪的繁华后,你愿不愿意为了房子妻子留在这些较为偏远的未来有发展潜力的地方。

肯定有人愿意,也有人不愿意,人本身就是不可预测的。

但对李泰来说,哪怕多留下来一个人,以后也能对这地方的汉化多一分帮助。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

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

钧天帝爱吃梨
(反派流+称霸+成功流+杀伐果决+不圣母+励志)穿越董卓,醒来就在皇帝后宫之中,周围都是衣衫不整的妃子。他知道,自己已经是死路一条。正欲自暴自弃,纵情声色。幸好此时,觉醒大汉忠良系统。铲除异党?杀害忠良?“朝纲不振,宦官弄权,强征苛税,横征暴敛,致使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先有黄巾贼寇,又有反贼乱党,谁之过也?”“为何无人阻止?为何无人进谏?”“这些满朝大臣,只是无能的猪,安逸时贪图享乐,危难时任人宰
军史 连载 82万字
七侠闹京都之上下一千八百年

七侠闹京都之上下一千八百年

玫瑰枳壳
燕京大学最严谨的老师和最活泼的几位学生因为实验室事故穿越到1800年前的古襄州,亲历了三国时代,在饥荒和战乱中费劲辛苦却回到了1800年以后,在不断地穿越中发现自己人..
军史 连载 7万字
那年花开月正圆影评

那年花开月正圆影评

彐彐
《那年花开月正圆》影视评论集,包含演员,剧情,服侍,场地,等等非专业影评。
军史 连载 2万字
我,开局斩杀太子,起兵造反!

我,开局斩杀太子,起兵造反!

龙虎道人
(系统+架空历史+爆兵+征伐全球+无敌)当你有8万兵马时,皇帝要杀你时—我说: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于人下?当你有30万兵马时,皇帝要杀你时—我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皇位你能坐的,我坐不得?当你有100万兵马时,皇帝要杀你时—我说:朕即天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张辰穿越到九州大陆大秦帝国,继位成了新任镇北王,皇帝鸟尽弓藏要铲除镇北王一系!在这危急时刻,张辰觉醒了全面争霸战争系统。
军史 连载 108万字
首长大人索爱合约

首长大人索爱合约

雨阿花
(腹黑溺宠文)迟可可我难道没告诉过你军婚不可离吗?迟可可抓狂:合同里也没说不可离啊还有…还有你也没说婚后要…要…要什么?嗯?慕三少一脸坏笑得看着因为生..
军史 连载 23万字
帝生宠

帝生宠

唐广
褚煜八岁的时候,第一次看到一一,他觉得这个妹妹很可爱。褚煜十六岁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自己玩了这么多年的媳妇养成计。褚煜二十四岁的时候,他幡然醒悟,原来他养的是真..
军史 连载 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