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舟寄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伍拾 50
几日后,江子楼一行人离开了芙蕖客栈。
临行前夜,秋离向阿嫣告别。
厢房内,阿嫣眨着水灵的眸子,不舍的挽留道,“白姐姐,你们不多留一下么
我还想邀你一起去看镇上的花灯会呢……”
白秋离摇了摇头,“我们客居姑苏城多日,已经耽搁了脚程。
如今,该是启程之时了。”
她温柔的朝阿嫣一笑,“与你们相识的这些时日,我和夫君都很开心。”
阿嫣搓了搓衣角,垂下脑袋,像一只蔫蔫的小白菜,
“其实……给你们添了不少麻烦吧。
是这样的……我们三个……其实也没什么江湖经验……
遇到你和江大哥,就……还挺好奇的。
所以总缠着你们问东问西,多有叨扰了。”
白秋离莞尔道,“怎会,相聚即是有缘。
何况若非你们相伴,这些时日怕是无趣极了。”
阿嫣有些害羞的看了秋离一眼,“白姐姐没有嫌弃我烦就好。
这些时日的酒钱、饭钱好像也是蹭了你和江大哥的,我心中过意不去。”
她思忖刹那,眼中闪起一寸星火,“对了,那这个送你吧,就当留个纪念了!”
阿嫣从床榻底下的盒子中翻出一个用金线镶边的平安符。
她将其放于掌心之上,小心翼翼的递给白秋离,“白姐姐,这是我娘亲求的平安符,一共两枚呢。
是大师开过光的,灵验着呢。
诺,这枚送你啦!祝你和江大哥一路平安,万事顺遂!”
白秋离愣了愣,“阿嫣,你……确定要送我么
我想……你娘亲的意思应当是,赠予你未来——”
阿嫣摆了摆手,打断了她的话,“确定了!
未来的事谁也不知,我当下就想交白姐姐这个朋友
所以,收下吧”
小丫头人美声甜,眼神中却有一丝不容拒绝的“威慑”。
目光交接,秋离干脆的从她手中取过平安符,只见上面似乎绣着异域的经文,她收入贴身的荷包中。
“那……多谢阿嫣了。”
语罢,她从贴身的夹层中取出一枚鹿纹玉刀,镶嵌的透明晶石在烛光下折射出炫目的光泽。
“这是——”
秋离轻轻抚过这把玉刀,旋即手腕轻扬,递了过去,
“礼尚往来,这个送你。”
阿嫣接过玉刀,细细打量,似是在品鉴,“白姐姐,你这个礼物很贵重。”
秋离浅笑道,“到了我要去的地方,想必用不上它了。
这刀是我亲人所赠,给它寻一个新主人,终也算不埋没。
经此一别,不知何时相见。祝阿嫣和你的朋友们能够遍走江湖,快意乘风!”
二人相视,心中皆是暖意。
至于“南瓜”和“小楚”,倒是不好意思再缠着白秋离惜别了。
少年们想起近日来在这对夫妻面前所做的荒唐闹剧,想来颇为懊悔,规规矩矩的去和江子楼道了个歉。
也不知他们说了些什么,出来时二人神态和步履都稳重了许多。
以至于第二日阿嫣再见到他们时,都怀疑这两个人是不是魔怔了。
在阿嫣和两位少年的送别下,子楼和秋离启程去往京都。
道是好山好水,难得聚散。来日有缘,江湖再见。
抵达京都前的最后一站,是被誉为南国亚都的长阳城。
子楼的朋友遍及各地,到了长阳自是免不了应酬一番。
此间宴饮,秋离并未尽数参加。
早晨,她差了茯苓找苏棋议事,现下倒是一个人落得自在。
只因进城时见长阳能人异士、建筑奇观众多,便想着要四处走走。
为此,她还特意问了当地客栈的老板娘有何值得观览之处。
老板娘为人爽快热情,利落的向她介绍了长阳城的布局和风貌,
“小娘子,你若是想要体验民风民俗可以去鼓楼巷,沿着出门的大街向右直走到风华酒楼附近,巷子里几乎每日都会有杂技表演。
想观舞赏乐就去南边的思音坊,许多文人词客都在此地集会。
若是要看看咱们长阳城的湖光山色,便一定要去北边的普华山。那里香火鼎盛,向来是最灵验的呢。”
秋离颔首谢过,“多谢姐姐。”
那老板娘大抵许久不曾听见有这般年纪的小娘子唤自己姐姐,愣了愣,旋即面上一抹飞霞掠过,
“不客气的。早晨我们客栈的面点和粥食都是免费的,小娘子和郎君若是起得早,可以来槐花厅用些,味道……还是不错的。”
秋离点了点头,俏皮一笑,“嗯嗯,好的。”
回房换了一身青色男装,她从包裹里取出了子楼曾经用来束发的象牙白玉簪,将头发高高束起。
方才还清妆胜雪的小娘子,顿时化身了俊俏白净的公子。
秋离对着铜镜转了一圈,恍惚间好像回到了南山书局的岁月。
从青葱岁月,矢志求学,到承老师柳先生之托付,执掌书局,
曾经有读书人称赞南山先生感恩图报,继承师父衣钵,为乡里刊印书籍万卷,协助朝廷办学,发展民间私塾,有传学天下之功德。
她却感受之有愧,虽则事由本心,仍觉自己有此声名是因老师余荫,忝居“功德”之称。
那时的自己收敛了天性中对自由的向往,对书局乃至白氏商帮之事愈加勤勉上心。
多少回挑灯夜读,多少次手不释卷,奋笔疾书,她告诉自己不必觉得苦累,因为她在坚守的是她与阿离、小英共同的心愿,也是对养育她的故土、关怀她的亲人、教导她的恩师最好的报答。
秋离有片刻的失神,想起那时忙碌而充实的自己,身侧虽无江瑜这般好的夫君,却有两位爹爹的叮咛关切,有乖巧懂事的弟弟陪伴,温柔周到的白夫人的照料。
还有书局、商帮里的各位先生、管事们互相帮携,同舟共济。
如今……物是人非,却是再也回不去了。
果真,世事难两全么……
想起故人,她差店小二取了些信纸,动笔写了两封信,一封寄往了洛邑,一封去向了玉门关。
落笔,她揉了揉眼睛,抬眸望了望窗外白昼的日头。
日光有点刺眼,让她眼眶忽而酸楚……
出门后,按照老板娘的指点,秋离沿着中心街一直走。
长阳城内车马川流不息,人群熙熙攘攘,与邻国贸易极为繁荣。
且许多小贩都会多国语言,卖货时自信健谈,如数家珍的模样,倒是让秋离刮目相看。不禁驻足倾听了许久。
那小贩卖出了一件古瓷器后,余光瞥见一位气度不凡的“公子”,似乎饶有兴趣的看着他与顾客交谈,便朝秋离客气的笑了笑,
“这位公子,您在这停留了这么久,不妨来小店看看呗。我们家的货可是物美价廉,童叟无欺。”
秋离缓步上前,略带歉意的作了一揖,浅笑时的眸光如同清风过明月,让人为之心旷神怡,
“见您对这些古物的历史介绍详细,想来是行家,遂听得入了神,唐突了。”
那小贩听到来人声音,微怔了半秒钟,打量了秋离片刻,
“道是谁家少年如此清俊,原是位女公子。”
秋离似乎也没打算瞒过谁,轻声坦诚道,“老板好眼力。”
那小贩看了眼秋离,又低头看了看货物,秋离本以为他会给自己推荐些花簪、香囊之类的,那小贩却叹了口气,摇摇头。
“这里都是俗物,似乎没有适合女公子的。家中倒是有一张古琴,可与女公子相配。
但那琴的主人只是暂时抵押了它,终归是要赎回去的。”
秋离轻轻摇头道,“老板,古琴当有行家相配,我于琴道不过是涉猎,还是莫要让其蒙尘了。”
说罢,微颔首,告辞离开了。
阳光轻扫过街头巷尾,秋离沿着斑驳的光影一直向前走,行至人潮涌动之处——前方有表演和喝彩之声,后方还有城中百姓不断涌来,人头攒动的,想必是快到老板娘所说的鼓楼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