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辞故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江家之事定然不能像以前那般,让其高度自治,整合是必然的。
不过因为江云笙的原因,赵凝雪和李沧澜都默认不以处理。
此事还是要交给顾浔亲自处理的好。
顾浔轻轻皱眉,如何安置,他心中早已有了想法,只不过他想看一看江云笙的想法。
“李叔,江家之事我来处理即可。”
李沧澜点点头,他也只是提醒一下顾浔。
他端起酒碗,喝完碗中最后一口酒,起身告辞道:
“那我就先行告辞了。”
关于军营之事,其实他不想插手,毕竟李沧澜的能力毋庸置疑。
不过他想了想,还是觉得有必要唠叨上两句。
“对了李叔,还有一事。”
李沧澜重新坐回凳子上,现在顾浔一开口,他都充满期待。
毕竟指不定顾浔口中又能抖落出什么惊人的见解。
顾浔又给他倒了一碗酒道:
“不知李叔现在用的何种方法招兵”
提及招兵一事,李沧澜显得有些头疼。
各国朝廷延续的一直都征兵制,一旦发生战乱,全部男丁皆要披甲上阵。
但柳州城不同,这里百姓认可江家这样的大家族,也不认可城主府。
百姓眼中,铁打的家族,流水的城主,故而给招兵带来了极大困难。
何况相比几大家族富的流油,城主府就显得有些寒碜,有时甚至军饷都发不出。
这也是当时李沧澜十万大军锐减到现在五万左右的重要原因。
首先作为外来户,征兵极难。
其次没有军饷,征兵更难。
“不瞒殿下,以前征兵都是靠罪犯充军,收编匪寇流民,以及从一些偏远之地征兵。”
“江家和钱家操控下的柳州,我能征的兵源极少。”
顾浔明白李沧澜以前的处境,倘若沿用朝廷制度强制征兵,必然引起柳州百姓不满。
两大家族可是望着李沧澜与百姓闹翻脸,坐收渔翁之利呢。
“不过现在好了,此变之后,柳州已经全部握在手中,便可沿用四国征兵制。”
“平时备军可让每个乡里,按户籍比例出兵丁。”
“战时则按凡适龄者,皆需披甲。”
顾浔闻言,轻轻摇头道:
“四国的征兵制都是在得民心的情况下,并不适用当下的柳州。”
“要不改为募兵制”
又是一个新词语,李沧澜一脸懵
“何为募兵制”
顾浔微微一笑,其实也不算完全的募兵制,他的想法点花大钱,办大事的意思。
“其实很简单,就是提高士兵待遇,凡参军者,不仅可以免除家中赋税,同时还能拿军饷。”
当然光军饷还不够,还得让士兵看到升官发财的希望。
如此一来,军功制也得一并配套,才能最大效率发挥募兵制的优势。
李沧澜面露难色,如此一来,军费开支将会成倍增长。
现在还好说,倘若以后大军壮大,动辄几十万人,这些开支从哪里来
“关键是咱们缺钱。”
顾浔摇摇头,对此他早就想好了对策。
“短期内,可以先从柳州城这些二流家族势力入手。”
“这些家伙的尿性想必李叔比我了解。”
这些家族都是墙头草,风吹那边那边倒,清算他们这些吃血馒头的家伙,不用有任何心理负担。
这一点顾浔与李沧澜的想法不谋而合,若不是想看看顾浔的态度,他早就挥起屠刀了。
他李沧澜不是滥杀无辜之人,但也绝对不是心慈手软之辈。
“就等你这句话了,我已经让人严格把守出城的各条路,保证他们一两银子也带不出去。”
一老一少两狐狸相视一笑,多少有点狼狈为奸的感觉。
搜刮钱财的同时,一并的将这些隐藏的祸患一网打尽,何乐而不为。
“对了李叔,那些有明确为奸作恶行为之人,全部逮起来,尤其是各家族的核心人物。”
“同时昭告柳州各地,凡举报为恶者,一旦属实,皆有奖赏。”
“一两银子打底,上不封顶。”
“至于那些德高望重之人,也要以礼相待。”
果然,顾浔拿捏人心的手段从未让人失望过,李沧澜竖起了大拇指。
“殿下高明。”
这是将屠刀交到了百姓手里,好一个收买人心的手段。
此手段一石三鸟都不止,不仅可以收买人心,还可提高城主府的威信,同时还能将这些家族置于百姓的对立面。
杀人为小,诛心为大。
“其次,从长远看,农为根本,重新按人头划分土地,鼓励开荒,奖励富农。”
“税制也需要重新改革,不再按人头收税,而是按土地亩积来收税。”
“我称之为摊丁入亩。”
“只要百姓富足起来,便不愁税收,军费便有基础保障。”
“同时也能增强百姓的认可度,征兵便不成问题。”
李沧澜连连点头,顾浔想了想道:
“这样吧,后面我在给李叔一个详细计划。”
李沧澜起身道:
“既然如此,殿下那我就先行告辞了。”
顾浔道:
“还有李叔,别再喊我殿下了,实在不行叫公子也行。”
李沧澜明白顾浔的担忧,爽朗一笑道:
“知道了,公子。”
柜台旁的赵凝雪起身道:
“李叔,你慢走。”
“好。”
李沧澜走后,赵凝雪搬出一叠书放到顾浔身前。
“这些是钱家的账簿,所有大小家族的情况,以及柳州城的户籍。”
随后她又拿来几本新装订的书籍。
“这些是我这几日总结规划的柳州安定计划,你看看有何不妥。”
“还有这些是急待解决的事情,我已经给出意见,你看看是否符合。”
顾浔看着桌上满满的书山,一个脑袋两个大。
再看赵凝雪憔悴的脸庞幽黑的眼圈,可想三日她做了多少事。
“其实很多东西我都是沿用北王府的,想来问题不大,你可以看看有何补充的。”
顾浔轻轻点头,翻开书写,看着工整如同印刷的字迹,微微触动。
三天时间,且不说思考时间,光是写这些东西都不容易。
他抬头看着赵凝雪,轻声问道:
“你为什么要帮我”
赵凝雪不敢直视顾浔的眼睛,撇过头道:
“没有为什么。”
“若是有闲心,还不如赶快看看这些东西,尽快将其落实到位。”
看着赵凝雪转身走回柜台的背影,顾浔抿了抿嘴唇,还是选择了理智。
夜色之下,两盏油灯散发着微弱的光,两道身影各自在微黄的灯光下奋笔疾书。
双灯互影恍迷离,形单影只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