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刀驸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蒲察怀真说这些话,当然是想趁机扣上一顶帽子,对耶律寅娘动手了。
最好是抓了耶律寅娘,逼她承认辱骂大金,对皇帝心怀怨望。只要有了口供,这娘们就要脱层皮。
中京耶律家是契丹皇族直系。大金灭辽,为了安抚契丹人,对辽国皇室没有赶尽杀绝,还算有所优待。
耶律寅娘这一支,就属于极少数被优待的契丹人。
所以,耶律寅娘这一家虽然不是女真人,却也是仅次于内族(宗室)和八大世族的高门。
世宗和当今,都曾重用耶律家的人。
可是自从她爹耶律履死后,她家官位最高的也就是四五品,已经不足为虑。
门庭虽未甚倒,权势圣眷却大不如前。
若是找个由头扳倒中京耶律家,就能打击石抹(萧)明安,将关中契丹人的势力,彻底清理出长安。
到时,受石抹氏(萧氏)节制的契丹乣军,也就不足为虑了。
那么,陕西的兵权,就能完全掌握在完颜家和蒲察家手里。
李桓听到蒲察怀真的话,不禁心中一沉,忍不住担忧起来。
耶律寅娘能顶得住么她要是顶不住…那就麻烦了。
金是家族王朝,宗室和八大世婚贵族作为一个家族联盟集团,世代掌控金朝大权。
这个蒲察怀真虽然官小,却是这个集团中的近支,是真正的当权派高官子弟。
这一点,他和完颜歹古还不同。
完颜歹古只是远系内族(宗室),和皇室的血缘关系已很疏远,其父只是个猛安官,属于这个家族联盟集团中的边缘人物。
可是完颜歹古的权势,已经可以横行凤翔城。
那么这个蒲察怀真,当然更容易捏死自己。
又是权势!
李桓更加渴望权势。他渴求的不是权力带来的财富美人,而是尊严和安全。
耶律寅娘冷哼一声,“大金只是女真人的大金这话,你敢直接在朝堂上,对圣主说么”
“我大金不仅是女真之国,也是契丹人的家国,渤海人的家国,汉人的家国。”
“圣天子都说,大金虽以女真为贵,却诸民和同为一家,不分彼此也。”
“圣天子还说,他不但是女真人的皇帝,也是汉人契丹人的皇帝。”
“蒲察怀真,你说我其心可诛,那么你就是包藏祸心!”
“你说这些话,是不是故意损害天子的仁厚之道,故意挑拨诸民纷争,激发汉人不满,引发叛乱,企图谋反”
什么谋反蒲察怀真吓了一跳,脸都绿了。
本郎君给你扣上心怀怨望的帽子,你就给我扣上企图谋反的帽子
这还怎么聊
果然不能和女人逞口舌之利。
“移剌氏!”蒲察怀真厉声喝道,“你疯了么竟敢如此胡言乱语!”
“胡言乱语”耶律寅娘冷笑不已,她好整以暇的撩撩秀发,“本娘子看你是做贼心虚了吧。”
“你爹是元帅右监军,陕西统军使,你们蒲察家,可是握着关中兵权啊。”
“关中乱了,对谁最有好处”
“若是关中大乱,你们是不是有机会浑水摸鱼,割据关中”
“怎么,今日是本娘子明察秋毫,发现了你的谋反之心,你恼羞成怒,为了灭口,想连我一起抓走,是也不是”
这些话李桓听了都不得不服。
这也行
大姐,你真能扯啊,应该写小说。
你要是警察,会有多少冤案
本来担心耶律寅娘顶不住。可现在发现,这个契丹女人不是一般的彪悍啊。
耶律寅娘忽然露出一个迷人的笑容,“哦,还有。我舅父是京兆副总管,还是陕西乣军的将主。”
“你抓了我屈打成招,就能罗织罪名,拉我舅父下马。”
“如此一来,陕西军权就完全落入你们蒲察家手里,想谋反割据,那就更容易了。好算计,好算计啊。”
“还有,钦怀皇后薨逝之后,元妃娘娘掌管后宫。你们觉得,圣主疏远了你们,所以对元妃娘娘心存怨恨…”
“你是个疯女人。”蒲察怀真扔下一句话,转头就走。
再也不多说一个字。
连那被绑起来的青年和少女,他都没有带走。
蒲察怀真是个聪明人。他很清楚,不能再和耶律寅娘纠缠。
她不但胡说谋反这种极其犯忌的话,还扯出了元妃李师儿!
而那个李师儿,向来讨厌蒲察氏。
以皇帝对李元妃的宠爱,若是李元妃对蒲察家不利,蒲察家就危险了。
当今皇帝雄猜,连亲叔叔都杀了不止一个。
蒲察家当然没有割据谋反的心思。可是眼下,又的确掌握了关中的大半兵权。
若说完全没有割据关中的可能,也要皇帝坚信才行。
别忘了,同知京兆府事术虎高琪,就是李元妃一党。
耶律寅娘固然胡说八道,可是她煞有其事的渲染这些,很容易混淆视听。
人言可畏啊。黄泥巴沾到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
很多话题在很多时候,真假黑白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根本就不能谈!
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理她,直接走人。
眼见蒲察怀真干脆利落的离开,全无继续纠缠的意思,耶律寅娘不禁有点失望。
可惜。
若是此人继续纠缠,她有信心打着李元妃的旗号,给蒲察家扣上怨恨元妃,图谋拥兵自重的帽子。
李元妃其实就是如今的大金皇后。以李氏外戚如今的煊赫权势,要打压蒲察家族,就是吹吃枕头风的事。
谁知蒲察怀真如此光棍,竟是直接走人。
但她救了一群人,目的也达到了。
耶律寅娘看着蒲察怀真的背影,目光凝重。她肯定蒲察怀真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蒲察怀真走出十几步,就小声叮嘱属下道:
“好生盯着他们。不但要盯着那个契丹女人,还要盯着她的奴才,尤其是那个耳珠大的少年。”
“都听明白了”
“遵命!”几个巡捕一起领命。
他们都是老捕子,审讯过很多人,眼力养的刁毒,自然看出那少年有些不同。
可不是耳珠大的事。
也不因他长相俊朗。
而是他的通身气度,举手投足,居然像个高门贵胄。
是那少年的气度,惹恼了蒲察小郎君。
几个经验老道的巡捕回头,深深将李桓的相貌神情记在心里,准备接下来监视李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