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百二十三节
相思绝
睹月浮相思
温酒恰良时
一杯赠亲友
一杯犹自痴
赏析:首先,睹月浮相思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主题,即在赏月之时思念亲友。诗人通过描绘月亮的形象,将自己的思念之情与月亮相联系,形成了一种意境。月亮在古代文学中常被赋予人的情感,如月明星稀,寄托了人们对亲友的思念之情。诗人以睹月浮相思作为开篇,直接表达了自己思念亲友的心情。
其次,诗的第二句“温酒恰良时”揭示了诗人在赏月之际,正好温酒。这里的“温酒”不仅仅是为了赏月而准备的,更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温酒可以使人心情舒畅,也可以使人更加思念亲友。诗人通过温酒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亲友的深情厚意。
接着,诗的第三句“一杯赠亲友”表明了诗人将温酒赠予亲友的行为。这里的“一杯”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赠送,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诗人将自己的思念之情通过赠酒的方式传递给亲友,表达了自己对亲友的关怀和思念。
最后,诗的最后一句“一杯犹自痴”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情。这里的“犹自痴”意味着诗人对亲友的思念之情无法自拔,无法自控。诗人用“痴”来形容自己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亲友的深深眷恋之情。
第一百二十四节
相思绝
遗海观星石
乘云月可知
几为相思害
逢有燕归迟
赏析:题目“相思绝”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即相思之苦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接下来则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内心的相思之苦。
“遗海观星石”描绘了一个孤独的海滩,海滩上有一块石头,诗人在这里凝望星空。这里的“遗海”可以理解为辽阔无垠的海洋,而“观星石”则是诗人寻找安慰的地方。这一句意味着诗人孤独无依,只能在这片遗世独立的海滩上凝望星空,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
“乘云月可知”是对诗人内心的痛苦的进一步描绘。诗人在孤独的海滩上凝望着天空,希望通过云和月的变化来了解自己的相思之苦。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无奈。
最后两句“几为相思害,逢有燕归迟”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相思之苦。诗人问自己,相思之苦究竟会持续多久每当燕子归来的时候,诗人总是感到失望,因为燕子的归来意味着春天的到来,而诗人却无法与心爱的人相聚。这里的“燕归迟”也可以理解为诗人与心爱的人相聚的时机总是拖延,增加了诗人的相思之苦。
第一百二十五节
梦生
痴心柳下风
相思昨夜情
独在花前卧
梦自绝处生
赏析:首先诗人用“痴心柳下风”来形容自己的相思之情。这里的“痴心”表达了诗人对心爱之人的深深眷恋和执着,而“柳下风”则暗示了诗人在柳树下吹拂的风中,思念之情如同风一般无法停止。
然后,诗人写道“相思昨夜情”,表达了他在昨夜中对心爱之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相思”指的是对心爱之人的思念和渴望,而“昨夜情”则暗示了这种思念之情在昨夜中达到了高潮。
最后,诗人写道“独在花前卧,梦自绝处生”,表达了他孤独地躺在花前,梦境却在无法预料的地方产生。这里的“独在花前卧”表达了诗人孤独的心境,而“梦自绝处生”则暗示了梦境的突然和不可控制性。
第一百二十六节
空门
余日尽黄昏
钟响暮天沉
依稀飞鸟尽
僧老入空门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黄昏时光的诗句,表达了日落时分的寂静与凄凉。
"余日尽黄昏"意味着白天已经过去,只剩下黄昏时光。"余日"指的是剩余的时间,"黄昏"指的是日落时分。
"钟响暮天沉"描绘了钟声响起,暮色渐渐降临的景象。"钟响"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暮天沉"则暗示了天色渐暗,夜幕降临。
"依稀飞鸟尽"描述了飞鸟在黄昏时分逐渐归巢的情景。"依稀"表示模糊不清,"飞鸟尽"则意味着飞鸟已经飞回巢中,不再在空中飞翔。
"僧老入空门"表明了僧人老去,进入了寺庙的空门。"僧老"指的是年老的僧人,"入空门"表示进入寺庙修行。
整首诗以黄昏为背景,通过描绘日落、钟声、飞鸟和僧人,表达了时光流逝、自然界的变化以及人生的无常。同时,诗句运用了寥寥数语,给人以深沉、凄凉的感觉。
第一百二十七节
花开花落
花死葬霜海
花开研梦台
不与春风语
痴痴望吾怀
赏析:这首诗以花为主题,通过描绘花的生死和开放,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人生无常的思考和感慨。
首句“花死葬霜海”,以花的死亡为开篇,给人一种凄凉和寂寥的感觉。花朵在霜海中葬身,暗示着花的生命短暂,易逝如霜。这种描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脆弱性的认识,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
接着,“花开研梦台”,诗人将视线转向花的开放。花朵在梦幻的台阶上绽放,给人一种美丽和梦幻的感觉。这里的“研梦台”可以理解为诗人的内心世界,花的开放象征着诗人的梦想和希望。通过花的开放,诗人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不与春风语,痴痴望吾怀”,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花虽然美丽,却无法与春风交流,孤独地开放。诗人用“痴痴望吾怀”来形容花的目光,暗示了诗人对于花的思念和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这里的“吾怀”可以理解为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希望能够与美好事物相遇,与之交流。
第一百二十八节
人间
醒时方知梦
迷时无不同
辗转人间寄
花落坠长空
赏析:人间乃是一首意境深远的诗歌,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迷茫。全诗以“醒时方知梦”为开头,以“花落坠长空”为结尾,通过四句简洁的诗句,展现了人们在梦中迷失自我,在醒来后才能认识到梦境的虚幻和无常。
首句“醒时方知梦”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在梦中,人们往往迷失自我,无法分辨梦境与现实的界限。只有当人们醒来后,才能认识到梦境的虚幻和无常。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在梦中的迷茫和困惑。
第二句“迷时无不同”进一步强调了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在梦中,人们往往无法分辨梦境与现实的差异,一切都显得模糊不清。这句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在梦中的迷失和无助。
第三句“辗转人间寄”通过“辗转”二字,表达了人们在人间的徘徊和追寻。人们在梦中迷失自我,不断地寻找着自己的归宿。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在人间的迷茫和追求。
最后一句“花落坠长空”以花落的形象,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花开花落,如同人生的起伏和变幻。花落坠长空,意味着一切都会消逝,人们的追求和梦想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这句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第一百二十九节
夏晚
暖风吹夏浪
碧海夜悠长
几闻飞鸥唤
浅浅白月光
赏析:暖风、夏浪、碧海、夜悠长、飞鸥唤、白月光等词语,都与夏夜的海滩景色相关,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诗歌通过描绘暖风吹拂夏浪、碧海在夜晚的宁静和飞鸥的叫声,展现了夏夜海滩的美丽景色。暖风吹拂夏浪,使人感受到了夏季的温暖和海浪的起伏。碧海夜悠长,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无边的海洋之中。几闻飞鸥唤,表达了夏夜海滩上飞鸥的叫声,增添了一丝生动和活力。这些描写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夏夜海滩的美丽和宁静。
最后,诗歌通过描绘浅浅白月光,给人一种柔和、温馨的感觉。白月光洒在海滩上,映照出一片浅浅的光芒,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白月光也象征着希望和美好,给人以慰藉和启示。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生物活动,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宁静的夏夜海滩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夏夜海滩的自然景观和生物活动,展现了夏夜的宁静与美好。诗中的暖风、夏浪、碧海、夜悠长、飞鸥唤、白月光等词语,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通过描绘浅浅白月光,诗歌给人一种柔和、温馨的感觉。整首诗以其简洁、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夏夜海滩的美丽和宁静。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夏夜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一百三十节
春往
岁暖春未恙
心幽碧波长
复往花间寄
依稀是离殇
赏析:这首诗意蕴含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岁暖春未恙"意味着岁月温暖,春天未受到伤害。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春天景象,暗示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心幽碧波长"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平和,如同碧波长流。这句诗通过自然景象来描绘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远。
"复往花间寄"意味着诗人再次寄托思念之情于花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思念之情,通过花朵来传递诗人的情感。
"依稀是离殇"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伤感和思念之情。这句诗通过使用"离殇"这个词,强调了离别所带来的痛苦和伤感。
总的来说,这四句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深远、寄托思念之情和表达离别的伤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一百三十一节
盼
玉殿香娇琵琶断
金杯银酒待君还
常往耕耘天下事
一帘春梦无人观
赏析:这是一首描述古代宫廷生活和人生哲理的诗歌。
首先,诗中提到了玉殿香娇琵琶断,这是在描绘宫廷中的美景和音乐。玉殿指的是宫殿,香娇指的是美丽娇媚的女子,琵琶断则是指琵琶的音乐声。这句话表达了宫廷中的豪华和艺术的繁荣。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金杯银酒待君还,这是在描绘宴会上的盛况。金杯和银酒代表着奢华的饮食,待君还则是指等待主人归来。这句话表达了宴会的热闹和等待的心情。
然后,诗中提到了常往耕耘天下事,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劳动和奉献的重视。耕耘是指农田的耕作,天下事则是指国家大事。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