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何愁昨夜风" 这句话中,“何愁”表达了一种豁达和淡泊的心态,即使昨夜经历了风雨,也不会感到忧虑。风可以比喻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但作者通过“何愁”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心境,不为外在的变化所动摇。
"一望人间笑" 这句话通过“一望人间”来表达对人间万象的观察和体悟,似乎作者站在高处,俯瞰着世间的点点滴滴。而“笑”则是一种轻松和愉悦的情感,它可以是人们面对生活中各种困境时的一种态度,也可以是对生活中美好时刻的回味。
"些许是相逢" 最后一句则将整首诗的意境点题。通过“些许是相逢”,表达了一种偶然与必然的结合。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人们常常会在无意间遇见彼此,这种相逢或许只是短暂的,但却可以给彼此留下深刻的印记,成为人生中珍贵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超脱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尘埃落定、昨夜风过,人间笑声与相逢交织出一幅平和而美好的画面,给人以启迪和感悟。
第六百零六节
龙栖山
朝闻莺啼夜鸣鹃,
去时青丝白发还。
往来风雨如相送,
不觉归影尽人间。
赏析:朝闻莺啼夜鸣鹃, 在这一句中,诗人描述了清晨和夜晚的不同景象。朝闻莺啼,莺鸟在清晨啼鸣,这是春天常见的景象,代表着生机和活力。而夜晚,鹃鸟的鸣叫则带有一种哀怨和寂寞的氛围。通过这一对比,诗人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
去时青丝白发还。 这一句中的“去时”指的是时间的流逝,暗示了人生的短暂。青丝白发则是生命的变迁,青丝代表年轻时的容颜,白发则是年老之后的象征。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岁月易逝,人生易老的深刻感慨。
往来风雨如相送, 诗人在这句中通过“往来风雨”来比喻生活中的起起落落、悲欢离合。风雨无常,人生的经历也是如此。但是,“如相送”表明诗人对于生活的接受和理解,即使有风雨,也是生命旅程中的一部分,需要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不觉归影尽人间。 这句话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归影”来暗示人生的归宿,生命的终点。人生的旅程最终会走向尽头,就像影子在夕阳下渐渐消失一样。这里的“不觉”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唤起人们对于生命的思考和珍惜。
整首诗以清晨和夜晚的景象为背景,以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通过对于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抒发内心的情感,诗人让读者在品味诗意的同时,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第六百零七节
相思云
云抵相思月抵云
风止山前木有痕
落花几回生残意
一时幽梦寄红唇
赏析: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离别、思念、梦境和爱情展开,具有浓郁的唯美主义色彩。
云抵相思月抵云:这句话暗示了诗人对于相思之情的深沉。云和月都是飘渺的事物,常常被用来象征离别的情感。抵的意思是接近、靠近,表达了相思之情之浓烈,似乎云都无法抵挡这种强烈的思念。
风止山前木有痕:这句话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风止,山前,木有痕,这些都是静谧的场景,暗示了离别之后的寂寥和无痕可寻的感觉。风停了,山前空无一物留下痕迹,这种空旷和无痕也许与诗人内心的落寞和无奈相呼应。
落花几回生残意:这句话运用了花落的意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花朵凋零,几经沧桑,留下的只有残余的思念和情感。生残意,意味着感情的残存和坚守。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离别和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爱情的执着和坚持。
一时幽梦寄红唇:最后一句话将梦境和红唇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意境。幽梦代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梦境和幻想,寄红唇则可能暗示了对于爱情和美好的向往。整句话可以理解为诗人将自己的幽梦和情感寄托在红唇之上,表达了对于爱情和美好的追求和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于内心情感的表达,营造出了一种充满离别、思念、梦境和爱情的意境。诗人借助自然界的意象,将自己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六百零八节
相思门
逐日向梦林
飞花往来身
一片心头恨
独守相思门
赏析: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充满了深厚的意境和情感。
"逐日向梦林" 这一句以动词“逐日”开篇,给人一种跟随太阳一天天的动态感觉。而“梦林”则暗示了一个虚幻的场景,梦境中的森林,可能代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憧憬和向往。整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追逐梦想的不懈追求和向往美好未来的心境。
"飞花往来身" 这句中,诗人通过“飞花”这一意象,展现了春天花开的景象。花瓣在空中飘舞,往来穿梭,与“身”这一词相呼应,暗示了人与自然的交融。诗人可能借花的飞舞表达了自己在世间流连的心情,感受到自然与自己的亲近与共鸣。
"一片心头恨" 这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愤怒或者怨恨情绪。“一片心头恨”形象地描述了这种情绪的强烈和集中。这种恨很可能是对于某种无法改变的事实或者命运的不满,也可能是对于别人的背叛或伤害的愤怒。这句话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忧郁和沉重的色彩。
"独守相思门" 这一句将诗人孤独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独守”暗示了诗人的孤独,而“相思门”则可能是诗人内心中一个意象,代表着思念之门,诗人孤独地守护着这扇门,表达了他对于爱情或者亲情的思念和等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梦想追求、自然景象、内心情感的思考和感悟。每一句都充满了深刻的意境和情感,使得整首诗具有了诗意的韵味和美感。
第六百零九节
黄鹤楼
仙人已去自悠然,
黄鹤楼上观青山。
落花依稀随流水,
苍天未改旧时颜。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意境深远、富有禅意的古风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仙人已去自悠然, 这句话描绘了诗人的心境,他以"仙人"象征超脱尘世的存在已经离去,但他心中仍然是悠然自得的。"自悠然"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不受外界干扰的心境,与诗人内心深处的平静相契合。
黄鹤楼上观青山。 诗人站在黄鹤楼上,眺望远处的青山,黄鹤楼作为武汉的地标,被用来增强诗意的表达。青山象征着自然的壮美和恒久不变,与诗人内心的宁静相呼应,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落花依稀随流水, 这句话描绘了自然景象,落花随着流水飘荡,形成了一幅恬静、优美的画面。"依稀"一词暗示了落花随水流而去的悠远感,与诗人内心的超然境界相得益彰。
苍天未改旧时颜。 这句话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自然的认同。"苍天"象征着宏伟壮阔的自然,"旧时颜"指的是过去的容颜,表达了尽管岁月变迁,自然依然保持着昔日的面貌,与诗人内心对自然恒久不变的理解相呼应。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清丽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
第六百一十节
长霞
一杯浊酒寄天涯。
往来飞鸟问人家。
落日长霞驰俊彩,
碧水流光似年华。
赏析:这首诗似乎是一首意境深远的诗歌,寄托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时光流逝等主题的感悟和思考。
"一杯浊酒寄天涯"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孤寂中对远方的思念和向往。浊酒可能代表着凡俗的生活,而寄托于天涯,意味着诗人心中的远方憧憬。这种孤寂与向往的情感通过浊酒与天涯的对比更加突显。
"往来飞鸟问人家" 这句话中的"往来飞鸟"可能代表着时光的流逝,飞鸟来来往往,象征着岁月的变迁。而"问人家"则暗示了人们对于时光流逝和生活的思考与感叹。这里的"人家"可以理解为人类社会,也可以理解为个人内心深处。
"落日长霞驰俊彩" 这句话描绘了落日时分的壮丽景象,长长的霞光似乎在天空中奔驰,驰骋着自己的色彩。"俊彩"可能指的是美丽的色彩或是光辉,将日落的景象表现得更加绚丽动人。
"碧水流光似年华" 最后一句以一种柔美的意象作为结尾,将碧水和流光比喻为光阴流逝的岁月。"年华"代表了时光的流逝,而碧水流光则暗示了时光的美好与不可逆转。整句话似乎在暗示人生的短暂与宝贵,让人不禁对时光的流逝产生思考和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于浊酒、天涯、飞鸟、落日、碧水等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时光、远方的思考和感悟,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引人深思。
第六百一十一节
相思
明月夜凉薄,
秋风客愁多。
落花人去矣,
青丝白发夺。
赏析:这首诗构思精巧,意境深远,描绘了一个凉爽的月夜,以及人生离别、时光流逝的感伤之情。
首句“明月夜凉薄”,以自然景象明月和夜晚的凉意为开端,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静谧、凄清的氛围。明月高悬,清辉洒落,与夜色相映,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清冷的画面。同时,“凉薄”二字暗示着岁月的流逝,人生的冷寂,为后文的离别和思念打下基调。
接着,“秋风客愁多”,作者通过描绘秋风和客人的愁苦,深刻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悲伤之情。秋风瑟瑟,象征着岁月的残酷和变迁,而“客愁多”则道出了客人心中的离愁别绪,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情绪之中。
第三句“落花人去矣”,以“落花”作为暗喻,抒发了人生离别的无奈和悲伤。落花随风而逝,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而“人去矣”则更是对离别的深刻描绘,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无常和别离的无奈。
最后一句“青丝白发夺”,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描写,道出了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深切感慨。青丝象征着青春和活力,而白发则暗示着衰老和时光的无情夺走了青春,寓意着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
整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青春易逝的感慨和无奈之情,使诗歌达到了情感和意境的完美统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生离别的描绘,深刻表达了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主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深刻感慨,具有深远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美感。
第六百一十二节
红梅
春花落尽此花间,
千山一寒吾独怜。
惊语谁溅枝头血,
别过群芳始到前。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花开花落的景象,并以此引发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首句“春花落尽此花间”这句话呈现了春天花朵凋零的情景。春花落尽,意味着春天已经接近尾声,花朵在枝头凋谢,此时此刻,花间已然没有了春花的繁茂,一种凄凉的氛围逐渐弥漫开来。这种自然景象不仅是季节更替的常态,也是生命的轮回与变迁的写照。
第二句“千山一寒吾独怜”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严寒季节的特殊情感。千山一寒,形容了广袤的山野在严冬中一片寒冷的景象。而“吾独怜”则表明诗人独自怜惜这种寒冷。或许在冰雪覆盖的世界里,诗人感受到了孤独、无助或是对生命的无常与脆弱的思考。
第三句“惊语谁溅枝头血”这句话充满了戏剧性和神秘感。枝头血溅的意象令人感到惊讶和诧异。枝头血的出现可能是一种自然的现象,也可能是某种悲剧或意外的结果。血液在这里不仅是生命的象征,也暗示着某种不幸或悲伤的发生,给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悬疑和神秘的色彩。
最后一句“别过群芳始到前”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诗人在告别花开花落的季节时的感慨。花朵的离别似乎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也许是春天的结束与夏天的开始,或是诗人个人生命中的转折点。而“群芳”则代表了春天的繁华与美好,诗人对于春天的怀念和留恋也从中得以体现。
综合来看,这首诗以描写春天花开花落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与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变迁、季节更替以及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感受。每一句都充满了深邃的意象和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诗意。
第六百一十三节
天人
吾本应是天上客,
奈何人间百花折。
日见长风行万里,
走马溪下几回歌。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天上的客人,对人间百花凋零的感叹,以及在长风万里中行走、溪水边徜徉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