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鹿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承宗都懵了。 他曾听曹耀说过,他称汗的消息传到雪山,火落赤三兄弟就有过让他复兴大元当皇帝的古怪想法。 如今这个扫帚精更神经,居然派人千辛万苦跑到西安,让他册封皇帝。 刘狮子心想,你要是担心我因为兵败丧师骂街,大可不必整这么抽象的活儿。 但你让我封你当皇帝……这很难说。 封你当皇上,那我当啥,太上皇 胜败乃兵家常事,没兵了叫人打个半死,不算啥大事。 哪怕想逃回陕西东山再起,咱也不至于整出个这么抽象的活。 不过发完癫,刘承宗再仔细看信,他的表情就逐渐认真起来。 张一川还真不是兵败后走投无路。 他是大发了。 他在信上告诉说,自己数万之众在河南分崩离析,仅引老本精卒千余进驻颍州。 颍州是凤阳府的九州十八县之一,很穷。 以至于张一川都后悔跑到中都来,打算在颍州抢座城、裹些壮丁,跳过凤阳府,转头发兵江南了。 可是万万没想到,就他在颍州驻军不到十日,就有凤阳各县的穷苦百姓奔波百余里,专程跑到他这,送来书册。 册子上事无巨细地写有凤阳府各县情报,详细记录县中哪家富裕、家在何处、何处没兵、何处驻军,邀其引兵去攻。 为分辨敌我,凤阳人遗留给他的书册里,让张一川打出‘古元真龙皇帝’的旗号,进军凤阳。 约定他进军各县之日,各地兵马都会一同起事。 张一川又不是没有来路的民军头目,他身上挂着元帅府河南总兵官,自然不敢擅自举起如此旗号。 这才有了一封书信送到西安,请刘承宗册封的事。 刘承宗心说,这扫帚精倒是好运气,人才刚到凤阳府,本地的反明武装就找上来了。 不过虽然张一川说得像真的一样,情况也还是让刘狮子有点纳闷,那大明的中都,怎么反明热情听着比陕西还来劲呢 何况‘古元真龙皇帝’这个称号,听着也不太正经。 刘承宗的疑惑很多。 不过咱元帅府还是有人才的。 风尘仆仆的王自用和刘十六刚抵达西安府,就被刘承宗叫到军府衙门。 “大帅说的这个古元真龙……” 王自用喃喃自语:“白莲教的经书多以古佛、混元为名,这种名目,它多半与白莲教有关。” “大帅容我细细想想。” 王自用背着手、低着头、皱着眉头,在殿内缓缓踱步。 与白莲教有关 刘狮子一脸无可奈何,他虽然秀才出身,有很深的文化基础,但毕竟术业有专攻。 他最熟悉的是边兵起事这种偏向暴力的北派造反。 对白莲教那种偏向诡诈的南派造反路数是两眼一抹黑,只能静静等待下文。 好在,王自用对这东西熟悉得很,很快就猛地抬头,鼓掌道:“大帅,想起来了,是赵古元!” “此人本名赵一平,浙江山阴人,在万历年间活动于江淮一带,撰《指南经》,后来被官府追捕,改名叫古元,被信众尊为古元真人。” 江淮一带,正是此时张一川的进军方向。 二所谓的指南经,在刘狮子看来,就是律法上要斩首的传用惑众,造谶纬妖书妖言。 想来这所谓的古元真龙皇帝,就跟这个赵一平有关了。 刘狮子问道:“那后来呢” “前后准备了有几年,造推背图、阵法图,授将军、总兵,后来又再度改名赵赶朱,真正起事不到一年,押到北京西市斩首了,不过这些烧香念经的东西在运河沿岸早就流传开。” “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比他早的有雁北的赵全,跑到蒙古投了俺答;比他晚的有山东闻香教的徐鸿儒,漕帮罗教、黄天道、闻香教啥的,己巳之变在通州打后金的时候,都叫我拉来合作过一回。” 王自用解释完这个古元真龙皇帝的来龙去脉,又再度说起凤阳府。 “凤阳府那地方穷,我在通州就有所耳闻,虽贵为中都,但民间乞讨之风早已有之。” 刘承宗缓缓点头。 他心说凤阳府就不可能是个好地方。 那地方要是真年年风调雨顺,至于把太祖皇帝饿成孤儿,走投无路 那边的自然环境,本来就不太好,因为黄河。 黄河在这一时期,长期南泛,走的还不是后来山东利津入海那条路。 而是从开封向东南,夺取淮河以北的各种河道,想尽一切办法入海。 仅在明代,它就有六次大改道,每次都会把沿岸淹成一片泽国。 这会的河道,是从开封经徐州到淮阴,随便涨点水就能把运河崩了。 这也是古代的淮阴,在明代改叫淮安的原因。 淮安淮安,淮水最好安宁,否则就会把这片全淹了。 有了王自用的解释,刘承宗对张一川请他封皇帝的事,就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这并不是滑稽的请封。 而是张一川进入凤阳,迅速与凤阳本地会道门一拍即合,双方合流,假借赵古元之名团结信众,增加威势。 弄清楚这个问题,刘承宗对这事就不存在困惑了。 因为归根结底,张一川不是脑子一热想当皇帝,而是借由这种手段达成目的。 换句话说,古元真龙皇帝,在凤阳府有极高的‘正统性’。 所谓的正统,其实就是目标人群的认同。 在此时的陕西,西安府以外的府州县,超过一半的人都造了反,更多的人也有流动乞食的经历。 脱胎其中的叛军佼佼者元帅府,在陕西活动、统治,就有相当的正当性。 当然明军在此地活动,也有相当的正当性。 做过流贼的百姓不会在路上伏击元帅府塘兵,甚至加入其中;士绅家里的护院也不会朝明军士卒放炮,还会争相引路。 因为他们天然应该出现在这儿。 反之如果一支后金军、蒙古军打进陕西,那么不论流贼还是护院,都会拿上兵器予以其迎头痛击。 实在没打过,兵败了,那是被短暂征服后的蛰伏,也绝非认同。 等到有人举起大明或元帅府的旗帜,他们依然会群起响应。 同样的道理,也出现在张一川这个河南总兵官身上。 他进军河南,靠的就不是正统,在整个河南,没有人认同他,甚至没有人认同他身后的元帅府,他们就是外人。 走投无路的百姓加入他或被他裹挟,目的是投机,只不过追求的机会比较低劣,只是为一餐饭食和瘟疫中的救援。 如果有人在此过程中融入其间,生活状态得到改变,富有起来或得到更好的社会地位,被授予官爵,心里就也会接受他。 好像元帅府已经统治了陕西,他们的河南总兵也挺正规的,也能让人看见得到美好生活的希望。 那么在河南,反对他们的人就会少一点,得到一点正统性。 而在南直隶的凤阳府,张一川是一点正统性都没有,身上所有符号都是负数。 人们对元帅府所知甚少,听见更多是惯于他们劫掠、作恶、反叛、屠城的消息。 而‘伪总兵’官职,还是个河南的。 这些身份对他在凤阳府做事毫无帮助,只有利用赵古元的名头,才能使凤阳府穷民快速接受。 人们听古元真人赵赶朱的故事长大,对这个称号熟悉,一旦有人举起这面旗帜,对现状的不满就会都投射到这面熟悉的旗子上,被驱使着投身其中。 所以这事,根本就不是刘承宗能决定的。 张一川派人跑回来传这个信儿,也不是为了让他册封皇帝。 而是不希望他从别的地方听到这个消息,将来心生嫌隙。 所以提前告诉他,毕竟你忠诚的部下都告诉你了,你可就不能大耳刮子抽我了。 实际上刘承宗猜测,兵贵神速,早在张一川部使者上路的同时,这面古元真龙皇帝的旗帜,应该已经在凤阳府树起来了。 他封不封,其实无关痛痒。 对刘承宗来说,需要考虑的只是此事引发的连锁反应罢了。 他正对着西安府衙里得来的大明全舆图思虑,刘向禹和杨鼎瑞便联袂而来。 两位长辈兴冲冲地告诉他:“建号称制已有章程,册封十二转武勋的名目也已编好,特设忠武尉与建章校尉两转勋位,专门用于册封功臣。” 十二转武勋是唐朝的荣誉称号,从一级到十二级,享有从七品到正二品的待遇。 获得武勋的要求,是做为战场指挥官取得胜利,依照敌我兵力多寡、杀敌俘获数目,取得不同的转勋。 兵力多寡分为三级,敌众我寡,叫上阵;兵力相当,叫中阵;我众敌寡,叫下阵。 根据斩杀俘获敌军总兵力的比例,也分三级,斩获四成,叫上获;斩获两成,叫中获;一成则叫下获。 同时根据战场局势、敌军精锐程度,可分三等,最辛苦的是第一等,最容易的是三等。 根据战阵级别、兵力多寡和斩获级别综合起来,就能得到勋位酬劳。 上阵上获,第一等,可得到五转勋酬;第二等四转;第三等三转。 上阵中获、中阵上获,第一等,四转勋酬;二等三等递减。 上阵下获、中阵中获、下阵上获,第一等得三转;二三等递减。 也就是说以寡击众并以弱胜强,杀敌俘获大于四成,才能得到第五级武勋。 这是最普遍的赏功勋位,当然还有军阵未成先冲过去把敌军击破的跳荡,先锋冲过去收降敌军的降功、斩将夺旗之类的殊功,也会有不同的权重。 而老太爷特设的忠武尉和建章校尉,就是为称王建制时的老兵老将专门设立的资历勋酬。 前者作为第一转武勋,将会普遍授予狮子营时期追随刘承宗至今,但未能成为将领的老兵,给予其从七品的官俸与待遇。 而后者则作为第五转武勋,授予军中总副参游,既做荣誉称号,也能多领一份从五品的俸禄,作为其拥戴称王的回报。 “大,军中像这样的老兵,多吗” 刘承宗一脸探究之色,纳闷道:“最开始的老人,哪怕算上成为军官,恐怕都没多少吧” 六年时间,转战西北西南,挑战四方强敌几乎无月不战,中间有脱离的、负伤的、战死的,再加上转到别处的。 整支元帅军里,有这样老资历的人恐怕都不多。 “应授忠武尉的有五十八个,另外还应该有四个人,但没找到。” 刘向禹提起这个数目也满是感慨:“其中一个还是老夫教过的学生,可能脱伍做别的了。” 杨鼎瑞补充道:“倒是应当受封建章校尉的将校多些,有一百三十七员将领,这份支出,一年不到三万石。” 刘承宗对此并无异议,颔首道:“应该的,他们的支持比一个营大得多,养一个营都不止这点花销。” 拿下陕西的元帅府还是富裕了,单西安府这一年赋税屯田九十余万石的收入,足够让刘狮子财大气粗起来。 刘承宗收下父亲拿来的勋官名录,压在桌案并没有看,而是转头道:“张一川送来书信,让我封他古元真龙的帝号,以便在凤阳府活动。” 他话音刚落,杨鼎瑞的双眼便亮了起来:“好事啊!” “好事” 刘向禹眯着眼睛:“这算哪门子好事,跑到凤阳府建号称帝这帝号听着就不正经,何况你封他,何其滑稽,传告天下,只会让人以为我大元帅府也不是正经人士,惹人耻笑。” “不,大,他这个只是帝号,元帅府的人才储备要建号称制都费劲,张一川哪有那本事。” 刘承宗笑着解释道:“只是过去那边有个赵古元起事,借其名号行事而已。” “嗯……” 刘向禹默不作声地稍加沉吟,似乎还是觉得这事离谱。 片刻之后,他才对杨鼎瑞问道:“你又为何说这是好事” “太公是关心则乱,元帅称王,是分封功臣、凝聚人心、正外藩主从,已是迫不得已。” 杨鼎瑞说着,摊手道:“称王建制,于我国事实则无益,明廷势必调大兵陈布山西河南一线,东面再无险阻。” “我等如今虽迁至西安,但此地尚无经营,仅能提供粮饷,然兵甲器械、马匹驴骡,都要从河西调来,牛羊更要靠卫拉特与青海输送。” “没有一年半载的苦心经营,整个陕西,实难消化。” 杨鼎瑞推推鼻梁上的玳瑁眼镜,看向刘承宗身后悬挂的舆图:“战端一开,若是速胜,大兵挺入黄河南北,千里沃野由着我军冲突,兵马器械消耗从何补给” “治理郡县的人才从何而来” “后方数千里之地由谁镇守” “到时前线大将镇守四处,主力军队分散各地,万一受挫,兵马集结都来不及,只靠些难以信任的降将弱军,能否退回陕西都是问题。” “若不速胜,则河南大好土地,免不得要被兵祸拉锯,同样不算好事。” 杨鼎瑞这一连串的疑问说罢,才指着舆图的东南方向道:“眼下张一川要以帝号行事,又威胁大明祖陵,明廷必调大兵围剿,对凤阳呈包围之势。” “大帅可修书一封,准其以古元真龙之号便宜行事,待明廷兵将形成包围,则大帅建号祭天,兵出潼关,自西北打破包围,让张一川向北虚晃一枪,呈合兵之势,待形势一变。” 杨鼎瑞越说越兴奋,拍手道:“向南突围,兵进应天,则我军顺势收取河南,北路渡河进山西腹地,南路将战线推至黄河沿线,对官军形成反包围……” 刘承宗听懂了,杨鼎瑞的重点,在于节奏。 有张一川在东南以帝号行事,吸引明廷主力围剿,可以让元帅军即使大胜,也不可避免的将注意力放在南方的重兵集团,不至于在北直隶跑马狂奔,导致战线太长战略崩溃。 从这个角度上看,张一川在此时以帝号行事,确实为刘承宗吸引了火力,使明廷顾此失彼。 只不过谁也没想到,此时此刻的皇上,可不仅仅两个。 礼衙尚书快步奔入大殿,神情急躁,手持书信边走边道:“大帅,漠南都督府急报,后金附从蒙古诸部议请黄台吉上尊号,后金议定废女真诸申旧说,统称满洲,僭号称帝改元崇德,定国号歹青固伦。” 张献忠高举左手指指点点,那神情如丧考妣,哀嚎道:“这黄鞑子其心可诛,把咱起家青海的国号大青抢了!”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纳瑞娅传说

纳瑞娅传说

古谕
【二次元史诗奇幻】百年前宁氏先祖从封印之地带走了创世神与大君主的神血。他们得到了神的力量,却也得到了神的诅咒。数百年后,平衡之阵终于被宁氏血裔找到,神的诅咒化..
军史 连载 5万字
酷炫人生

酷炫人生

术小城
别人穿越了,抄抄书唱唱歌、泡泡妞踩踩人,日子过的轻松潇洒。我穿越了,上述内容只是部分不是全部。我能唱善舞拿过诺贝尔文学奖,我百米跑到9秒5、卧推超过400公斤。这还..
军史 连载 0万字
漫改游戏系统

漫改游戏系统

为什么团灭了
游戏脚本:【妖精的尾巴】……当前游戏:【妖精的尾巴】游戏主角:扶寇游戏内容:在异世界合理利用【系统】生存,完成任务,给予【系统】最新的游戏数据,达成结局等等。..
军史 连载 62万字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秦长青
一场坍塌事故将唐宾原本美满的家庭一下子破碎殆尽,仅留下他和即将临盆的嫂子,以及一贫如洗的家,生活该如何继续?那一晚,唐宾看到嫂子居然在自我抚慰,然后就有了他和..
军史 连载 171万字
都市极品猛男

都市极品猛男

北冥小妖
罗军是一名光荣的小保安,也是最牛的小保安,没有之一!繁华都市里,罗军以强的身手和非凡的智慧如鱼得水。敌人强猛,以拳破之。敌人狡诈,以智慧破之。奈何,离异女...
军史 完结 154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