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鹿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天。 黄台吉整整三天没合眼。 他一直在推测刘承宗参战的战略意图。 想不明白。 起初他以为,刘承宗是到漠南耀武扬威,以换取漠南诸部对其支持,但刘承宗断了阿济格的后路,并把军队推到了兴安岭山口。 后来他认为,刘承宗是想配合明军行动,但这家伙压根就没理会明军,也没看见任何协同出兵的方式,好像就为到草原上争一争大汗的威名。 就算黄台吉开始围攻刘承宗的北路偏师,都想过,跨过兴安岭只是刘承宗的试探性攻击,遭遇抵抗或杀伤,就会退回兴安岭西麓。 真的,崇德皇帝一度认为,刘承宗的东攻,是被自己骂急眼了。 他怀疑自己的德行,都没想过刘承宗就是对他有巨大恶意。 直到额璘臣率领一万蒙古骑兵冲入科尔沁腹地,黄台吉率八旗军从兴安岭撤围,奔赴支援科尔沁的路上。 黄台吉才终于意识到,刘承宗是个什么样的神经病。 这个陕西杀出来的饿死鬼,他就是吃饭来了。 八旗军引以为傲的行军速度,在支援科尔沁的路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一个昼夜能卷甲而行二百里,尾随其后的元帅军,以日行百里的速度,连马屁股的烟尘都吃不上。 但是,那帮人也没尽心尽力来追击他们。 他们像一群疯子,拥兵兴安岭山口,随即四散出击,再度席卷喀喇沁两旗牧地,并狂风般扫过翁牛特、敖汉、奈曼诸部,让草原上血流成河,这才卷着蔽天尘土追进了科尔沁草原边沿,联结营地五十里,四散抢杀,捕俘夺畜。 等只顾闷头支援科尔沁的黄台吉收到消息,几个从林丹汗时代就附从于后金的部落,已经永远消散在辽阔的草原上。 当然这只是崇德皇帝从诸部遗老那听来的消息。 其实并没有那么惨烈。 刘承宗派去收拢诸部的人马没那么多,也没那么残酷。 他只是给自己北元营里的察哈尔贵族配属兵马,让他们去招抚诸部、争取人畜而已。 这些个兴安岭东麓的部落,都是察哈尔的老部下、老相识,当年背叛察哈尔的林丹汗,这几个部落的首领都是主心骨,在元帅府这肯定落不到好。 所以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逃向科尔沁,找崇德皇帝告状。 其实粆图台吉一道只诛恶首的命令传达过去,诸部几乎没做什么像样的抵抗,小贵族们就争相赶着首领的牧兵、牛羊骏马前去依附了。 形势比人强。 刘承宗漫山遍野的人马在旁边压着,面对歹青皇帝亲征,不仅没像林丹汗那样被压垮,反倒还在向东进军。 歹青都退了,余下的小部落还折腾个什么劲儿呢 只不过刘狮子的精神压力也很大。 因为八旗贵族确实善战,八旗兵也确实勇猛。 元帅军并非不能昼夜日行二百里,实在是刘承宗不愿穷追猛打。 从刘狮子下令追击,三日以来,他的主要工作不仅仅是统率大军向科尔沁草原压迫,更要将北路负伤将领、军兵运送至后方的元上都,妥善医治。 单是八旗围攻北路偏师那几日,就给北路诸营造成了轻重伤亡接近两千的损失,仅阵亡就超过五百,更有总兵一级的大将王承恩身受箭创退往后方。 当然这样的损失确实很大。 但对刘承宗而言,了解整场战役过程之后,并不算兵将无能。 恰恰相反。 元帅军在丁国栋部延庆奇兵营遭遇突袭,被冲成两截后,漠南王承恩五原营、贺虎臣朔方营争相救援投入战斗,更有临凉旅的冯瓤部车营就地展开,将阵脚稳住,有了据守可能,这才将战败转为对峙。 他们打得很好。 战损伤亡颇大,并非己方兵将怯战,而是敌军确实勇猛且特殊。 特殊到让刘承宗对这场战役感到吊诡以至好笑。 他们是两支,针对明军重装集团,特化的部队。 刘狮子一手建立的元帅军自不必说,自狮子营建军之初,假想敌就是武备精良的明军精锐。 他们有质量更好的制式铠甲,射程更远、威力更足的枪炮,同时还有更强的组织能力,以期于阵战、对峙中短时间杀伤大量明军,取得战斗胜利。 而刘承宗汇总了北路一战的各级情报,以及打扫战场取得的战利品,得出的结论是八旗军,完全属于另一个极端。 冯瓤部车营在战场上缴获的兵器,几乎没有正规军操典中的制式兵器。 没有长矛,长刀长枪的尺寸最多八尺,短兵器以斧锤与短矛居多,就连上百斤弓力的战弓,在战场实际操作中,都被当中三五步距离的近战兵器。 换句话说,至少在针对北路元帅军的八旗兵当中,他们使用的都是混战兵器,压根就没有阵战的想法。 冯瓤的战报,就像北路偏师的主帅一般,将敌军这一特性事无巨细地报告上来。 一来是王承恩负伤,没办法上交战报,二来贺虎臣和丁国栋都在混战当中,对战场全局没有清晰认识。 而冯瓤,不是第一次跟后金八旗作战了。 早在萨尔浒时期,他就在京军火器营跟曹耀一同服役,一同参战,一同被打崩。 这次作为将领展开车营拼杀一遭,让他从更高的角度上,对八旗兵有了深刻认识。 他在战报里形容的八旗兵,是狡猾又勇猛的九头虫。 八旗各牛录章京在大贵族指挥下进攻营阵时,会把攻击重心藏起来,以非常飘忽、指东打西的方式,对整个营阵进行全方位的袭击。 看上去是集结大军,但实际上冷不丁一下子就像九头虫一样,死兵开路向军阵四面八方狠冲。 持长刀的精骑在后,有缺口就往里怼,目标非常明确,只为打掉军阵组织。 这种战法在看上去很憨,就好像不拿人命当回事一样,迎着枪炮进行突击。 但实际上因为战术朴实而格外高效,并且会对处于防守地位的敌军,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 这样的战法没啥特殊,但能熟练使用这种战法,本身就意味着各级将领对士兵的控制力非常强。 刘承宗也正因八旗军这种作战方式,而不愿穷追猛打。 因为他看出来了,如果北路战役只有三千人的车营,和三千八旗兵,元帅军是一定能取胜的,甚至会把八旗兵打崩。 会战规模越大,各营兵力、精锐程度就越参差不齐,一万往下全是精兵,对这种突阵非但不怕,还会大喜。 可是投入兵力越多,就越容易被这种突阵手段击破孱弱之兵,一个营、两个营被驱逐、击溃,继而引发大规模崩溃。 追击路上的刘狮子一寻思,这对手不好追击,容易被人家以逸待劳设伏击破,那我还追他干啥 因此他只是命塘骑飞速奔入科尔沁腹地,搜寻额璘臣,将自己的命令传递过去。 让额璘臣带着兵能跑就跑,使劲儿绕远回到有接应的地方,不必再与歹青作战,只要能把征科尔沁所获战利带回,就算大功一件。 刘狮子心里,觉得额璘臣还挺能打的。 只不过他不知道,其实辽泽一役的胜利,并不像额璘臣在战报中描述得那么辉煌。 什么全歼五千之敌,完全是上坟烧报纸的鬼话。 两支由漠南骑兵组成的军队,咋能打出那么虎的仗嘛。 会战中一万骑也围不住五千骑,更何况双方不可能打会战,人家科尔沁部又不傻,明摆着兵力劣势,还留下来打会战 实际上就是双方投入总兵力超过一万五千人、一万三千匹骡马,在初次遭遇后分散成各种规模的小部队,在科尔沁南部草原的沼泽地边缘跑来跑去。 进沼泽、钻林子、蹿戈壁,一直打到双方既看不见敌人也找不到部下,整个大兵团我撵着你、他追着我,纠缠翻滚着一路奔入科尔沁腹地。 只是额璘臣的兵多,能腾出手来截断通往兴安岭战场的交通要道,见没有敌军大部向那个方向逃窜,估摸着是自己赢了。 就给刘狮子发去一封战报。 在这一点上,鄂尔多斯的额璘臣、科尔沁的巴达礼,在战役中的想法其实都一样。 俩人都没把自己当成元帅府或歹青帝国的直系部下,都想尽量保存实力,不愿靠近己方主力兵团。 额璘臣不愿意在刘承宗身边,巴达礼也不愿带兵到黄台吉身边。 所以俩人有了借口,心照不宣地带兵往科尔沁跑。 没别的原因,俩人都知道自己的部下几斤几两,他们的兵力,在元帅府和歹青主力交兵的战场上,一个回合就得被打残。 额璘臣不愿意把漠南蒙古兵血肉都糊在刘承宗的王座上,巴达礼一样不愿将科尔沁部镶死在歹青的地基上。 同时两边还都有自己的短板。 额璘臣对部下没有强约束,他手下这帮人手八九百人的‘万户大贵族’,别看都是泥腿子出身,但一个赛着一个桀骜,人家从征就是来抢劫的,根本不听他的什么大战略。 巴达礼那边的科尔沁贵族,则本来也对崇德皇帝免去汗号、大量征兵不满,有几个刺头在遇敌的第一时间,就带着部众回家了。 随后引发更大规模的溃逃。 就跟有时候明军将领被迫出战的状态差不多,都是内部思想未能统一便赶鸭子上架,崩溃只欠一个借口。 相较于额璘臣在战报中的全歼敌军,巴达礼给黄台吉发去的战报要更乖得多。 人家就是明明白白地告诉崇德皇帝,咱的援军部队叫人击溃了,漫山遍野乌泱泱的都是敌人,根本没法打,只能诱敌深入,把他们引入科尔沁草原,赶紧来支援吧! 黄台吉看见战报,人都快疯了。 科尔沁部,可以说努尔哈赤、黄台吉,两代后金汗使用联姻、结盟手段,瓦解吞并的头号大敌。 早在努尔哈赤时代,科尔沁就是东北唯一一个有能力与后金国争雄的强大联盟。 它之所以变成如今这个样子,完全是爱新家族十余年如一日的政治手段,不断将之分化、吸纳的结果。 就在去年,科尔沁还爆发了一场由少壮派贵族主导的内讧,杀了拒绝后金征兵的科尔沁右翼七台吉部首领噶尔珠赛特尔,象征科尔沁作为独立政权的传统贵族势力已被剥夺殆尽。 直至今年,这场持续十余年的大吞并终于落入尾声,悉心培育的种子终于长成大树,果实可任由歹青帝国采摘。 还未来得及品尝,元帅府的蒙古兵团就先冲进科尔沁草原。 这黄台吉哪儿受得了啊! 他必须救援科尔沁。 宁可冒着被刘承宗追击的风险,冒险分兵,以多尔衮率五千骑殿后,自己亲率主力火急火燎驰援科尔沁。 结果科尔沁没啥事,反倒是后面的奈曼、敖汉诸部遇袭,气得黄台吉写信责怪多尔衮。 多尔衮也冤。 他得到的命令是殿后,又不是跟刘承宗拼刀子。 当然要黄台吉跑到哪儿,他就带兵跟到哪儿,只要主力不被追上遭遇突袭就行了。 谁知道刘承宗根本不管他,只逮着其他附从部落穷追猛打呢 多尔衮受了责怪,怒气冲冲地打算在科尔沁下属部落附近设伏,给元帅军打一场伏击,杀一杀他们的威风。 结果一等就是两天,都没见着追兵,甚至还跟额璘臣受黄台吉阻击,被打散后漠南蒙古诸部打了个照面。 黄台吉率军冲进科尔沁草原,兵马四散,在各地向抄掠人畜的漠南诸部发起袭击追剿,数日之内,就在科尔沁北部围绕大大小小的海子打了几十场遭遇战。 胜多败少,但是敌人很能跑。 他还提心吊胆,生怕刘承宗继续进击。 结果就收到多尔衮的喜报,说刘承宗退军了,四五万军队仅走到科尔沁左翼,就被辽泽拦住,既没有继续向沈阳进发,也没有向科尔沁进军,老老实实退还兴安岭。 这个结果,让崇德皇帝大为轻松,他寻思,应该是大明的崇祯皇帝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开始派明军扰乱刘承宗的后方粮道了。 黄台吉稍有喘息,立即进入战后状态,派遣亲信贵族奔赴科尔沁各牛录,侦知损失,并派人回沈阳调集物资,着手对科尔沁诸部加以赈济。 能赈的就赈,实在受损严重的部落,就干脆兼并进八旗里。 只不过这种愉悦心情,仅仅在黄台吉心里持续了不到两天。 很快他就从多尔衮处得到另一个消息,刘承宗确实退军了,但退的不远。 大量汉军仍旧盘踞在兴安岭东麓西拉木伦河与查干木伦河之间,行迹诡异,似乎……在种地。 而且,根据元帅军营逃回的奈曼部俘虏提供的情报,在兴安岭内,西拉木伦河与百岔河之间,憨汗的军队正在筑城。 这帮人好像,不打算走了!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三国之终极商人

三国之终极商人

流浪的猴
手握商城系统,横行天下,何人敢于阻挡?娇艳美女,良臣猛将,我秦风从来不缺。刘备:“秦风,我儿被困在长坂坡,请求支援,价格好说。”“发送位置过来,本座直升机救援。”曹操:“重金求秦风将吕布干掉。”“只要价格足够,没有本座不能完成的事情。”袁绍:“乌巢起火,请求支援。”“本座出手,还不是手到擒来。”混乱的三国,因为秦风的到来,而更加的精彩纷呈。
军史 连载 80万字
唐末:带领村民造反谋生

唐末:带领村民造反谋生

是混子啊
主角穿越到唐末小铁匠身上,正值唐末乱世,在蜀地相对安稳的地方,猥琐发育,凭借脑海中的百科全书,加上前世记忆,找矿发明蒸汽机,逐步建立工业体系。世道混乱,为了先生存下来,只能发动百姓,先杀土匪,再杀大地主和县令造反,被时代的洪流裹挟,最终开创铁血盛世,建立大同社会。
军史 连载 86万字
我是伙夫

我是伙夫

孙大圣呢
一个厨子,或者说一个伙夫。本以为是个平凡的人生,可是江湖,怎能让他平凡?
军史 连载 59万字
重生成为刘秀,收小弟打天下

重生成为刘秀,收小弟打天下

木里鱼
+++++历史小白罗阳魂穿光武帝刘秀,成为太学诸生。看他如何见证王莽新朝崩坏,崛起昆阳,一步步走上历史舞台。收取云台二十八将,力挽狂澜,成就不世帝业。
军史 连载 38万字
强势女王,殿下往哪跑

强势女王,殿下往哪跑

洛洛酱LL
军史 连载 32万字
大唐:谁让这个驸马上朝的!

大唐:谁让这个驸马上朝的!

爆炸的番茄
腹黑+毒舌+喷子+公主杀手+后宫多女主+爆笑一觉醒来,物是人非,房俊悲催的发现自己竟然魂穿大唐,穿成了千古绿帽王房遗爱!而更加悲催的是,刚魂穿过来的他竟然窝囊的在给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把门!就在他彷徨纠结之际,选择系统降临。“叮!一、选择破门而入,阻止两人苟合,奖励霸王之力!力气加成达到100%!二、选择老老实实守门,奖励土豆十斤,奖励高级造纸术!”这还用选吗?是个男人都知道怎么选!房俊毫不犹豫地选
军史 连载 1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