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惊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半个时辰后。

茂陵享殿之中。

朱瞻堂满脸肃穆的跪在蒲团上,望着悬挂在墙壁上的孝端皇后权书莹圣像。

旁边,朱高煦坐在距离朱瞻堂两步之外的一张椅子上,抬头遥望权书莹画像,缓缓讲述着三十多年前一桩没有载入皇帝实录的旧事。

那一年是永乐十四年,朱高煦还是太子,与其妻妾儿女居住在春和宫之中。

当时是三月初二的下半夜,东宫选侍权书莹与太子妃李瑶同时分娩。

历来都说妇女分娩犹如闯鬼门关,李瑶与权书莹也是一样。

虽然李瑶闯关成功,可她诞下的女婴却因在胎中脐带绕颈,生出来时就已经窒息了。

换言之,太子妃李瑶这次生之前,腹中孩子好好的,然而生下来的却是个死胎。

在朱高煦穿越前的世界有成熟的剖宫产技术,可这个时代还没有这项技术。

权书莹侥幸闯关成功,顺利诞下一男婴,即朱瞻堂,但她却在产后大出血而薨。

就在权书莹自知抗不过去的时候,她回光返照之时请求朱高煦一定给朱瞻堂安排一个娘,她不希望朱瞻堂的人生当中缺失母爱。

那时李瑶诞下的女婴刚夭,朱高煦果断答应权书莹,会把朱瞻堂交给了李瑶抚养。

李瑶得知此事后,坚持去看权书莹,并在权书莹临死前承诺对方,一定会视朱瞻堂如己出,养育其长大成人。

就这样,朱高煦将朱瞻堂交给太子妃李瑶抚养,对外宣称朱瞻堂是李瑶所生的嫡子,且录入玉牒上的嫡系一脉,嫡序排在嫡次子朱瞻城之下,即为嫡三子。

他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兑现对权书莹的承诺,让朱瞻堂孩童时期的成长有个不被歧视的环境,充分享受母爱。

二是借此冲澹李瑶诞下女婴夭折的悲伤之情,让其尽快振作起来,否则她的身体会越来越差。

为了防止李瑶生下死胎的消息走漏,那时朱高煦对外宣称的是李瑶又为他诞下了一名嫡子,而选侍权书莹生产时大出血,与腹中胎儿皆不幸薨逝。

当时伺候权书莹的稳婆与两名宫女被朱高煦以照顾不周的罪名处死,并对剩下除了他与李瑶之外的仅有的四名知情者一名稳婆与三名宫女下达了封口禁令,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将来都不能把这个消息透露出去。

之后朱高煦把这件事如实告知了朱棣夫妇,朱棣夫妇不仅表示支持,徐皇后更是寻了个由头,将还在宫里当差的那一名稳婆与三名宫女给赐死了。

当时徐皇后是先赐死稳婆与宫女,然后才告知太子妃李瑶,她是借此机会传授李瑶治理后宫的经验——要想后宫稳定不出乱子,该下狠手就要下狠手,妇人之仁要不得。

李瑶十四岁入宫接受徐皇后的调教,嫁给朱高煦做太子妃之后,得徐皇后言传身教,最终得了徐皇后真传。

朱高煦继位后,她执掌后宫,对那些在后宫之中试图通过玩弄权谋上位或暗使手段的妃嫔一点也不手软,训斥一番都算轻的,杖责是常态,更有甚者被赐死过。

当然,李瑶那么做并非是为了巩固她的皇后地位,而是为了维持后宫稳定的秩序。

凡是被她的训斥的人都是乱嚼舌头的,被她杖责的都是治下不严或其本人行为违规的,至于被她赐死的,没有一个无辜,那是必然犯了死罪的,比如用毒、用咒害别人的。

说白了,朱棣本来就讨厌妃嫔宫斗,而且徐皇后是他原配,谁敢在朱棣的后宫之中搞事情,下场绝对会很惨。

朱高煦是穿越者,对后宫妃嫔的宫斗是深恶痛绝,谁敢害他的孩子,他就杀谁,谁敢害他的女人,他也杀谁。

所以,如果朱高煦的某个后妃想用毒去害其他妃嫔,那么朱高煦不介意让这个歹毒的女人亲自常常毒药的味道。

因此,朱高煦继位后就对后宫妃嫔的行为准则做了规定,他的妃嫔们必须学习织造云锦、刺绣等手工技艺,或者学习妇科医术,编着妇幼书籍。

他要让他的后宫妃嫔们整日忙于那些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一天到晚想着争宠,想着把他哄上床。

朱高煦临幸他的后宫妃嫔们,是严格按照规律执行的,不会一直沉迷于某一人。

言归正传。

朱高煦继位后,追封权书莹为淑贵妃,并为其赐谥号“孝端”。

“孝”是美谥,“端”也是美谥。

慈惠爱亲曰孝,善事父母曰孝,从命不违曰孝。

守礼执义曰端,恭己有容曰端,秉心贞静曰端。

他此举,是对权书莹生平功绩的认可与褒奖。

算上朱瞻堂,权书莹在有生之年给朱高煦生了两子一女。

她对上孝顺,对下慈爱,每年经她手织出来的云锦在朱高煦后宫位列前三。

换言之,权书莹对老朱家有功!

因此,朱高煦在乾熙二十一年三月,追封权书莹为皇后时,对外的理由是权氏于皇家有功,更是为了替他朱高煦开枝散叶而牺牲——如果权书莹不是为了给朱高煦生孩子,她也不会死。

当时群臣之中,虽然也有人反对,可那时皇后李瑶已经崩了,反对也没有什么意义。

更何况,朱高煦此举的深层目的是为朱瞻堂将来继位扫除潜在的威胁。

就这样,权书莹从最初的东宫选侍,被追封为孝端淑贵妃,又在朱高煦的操作下升级成为孝端皇后。

可如此一来,权书莹之前所生的两个儿子,也就成了理论上的嫡子。

这样的话,朱高煦第五子黎王朱瞻韦就成了理论上的嫡次子,比朱高煦第六子越王朱瞻城的皇位继承序列更靠前。

朱高煦何等人物,自然不会留这个缝子给那些居心不良的人去钻,所以他在追封权书莹为皇后的圣旨里,特地强调此追封之举意在褒奖,属于权氏的薨后殊荣,权氏子女亲属等权益一切如旧,不做更改。

这就像个别功臣被追封为郡王一样,不是说功臣之子就成了王子,就能继承这个郡王爵。

等于说,朱高煦追封权书莹为皇后,仅仅只是针对权氏一人的殊荣,与其他人无关。

黎王朱瞻韦还是庶子,不会因为他的生母被追封为皇后就摇身一变成为嫡子。

美王朱瞻堂在皇家玉牒上是嫡出第三子,是当年朱棣与徐皇后认证的,他虽是权书莹之子,但嫡出的身份谁也改变不了。

朱高煦考虑到当年知情的稳婆与宫女可能会把朱瞻堂的出身真相透露给其他人,故而他追封权氏为皇后的深层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将来有人拿朱瞻堂的出身搞事情。

他只要活着一天,就能令某些居心叵测的人不敢拿朱瞻堂的出身搞事情。

但将来他不在了,万一有人跳出来说朱瞻堂不是李瑶所生,是权氏所生,这会对朱瞻堂不利。

可在此之前,如果权氏被朱高煦追封为皇后,那么即便将来朱高煦不在了,某些人跳出来指责新皇朱瞻堂不是李瑶嫡出,而是权氏所生,届时朱瞻堂的拥护者就可以用权氏也是皇后来反击谣言。

就算是权氏所生又怎样,权氏已经被先皇(朱高煦)封为皇后,朱瞻堂又是先皇钦定的太子,继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任何反对者都是居心不良的逆贼。

哪怕那时候朱瞻堂一母同胞的黎王还活着,但《皇明祖训》只规定了皇位继承规则,却没有规定选择太子的规则,先皇乾熙帝立朱瞻堂为太子,并不违反祖训。

也就是说,两年前朱高煦追封权氏为皇后,等于是给朱瞻堂加了一道继承皇位的保险。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毕竟历史上“人亡政息”的例子太多了,强势如朱元章,其驾崩后朱允炆上位,把朱元章的政策改的是一塌湖涂。

又比如朱棣驾崩后,朱高炽上位,也是把朱棣的政策改的一塌湖涂。

届时朱瞻堂想坐稳皇位,就必须效法朱高煦,一切照朱高煦定下的规矩办,因为他有“得位不正”的嫌疑,他只有维护朱高煦的规矩,才能解释他皇位的合理合法性。

这一点与历史上朱棣靖难继位后,废除朱允炆的政策,全面恢复朱元章时代旧制的情况类似。

尽管朱瞻堂与历史上朱棣面对的形势完全不同,可这并不代表人心也不一样。

世界上从来就不缺投机取巧的人,更何况还有从龙之功的诱惑。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

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

钧天帝爱吃梨
(反派流+称霸+成功流+杀伐果决+不圣母+励志)穿越董卓,醒来就在皇帝后宫之中,周围都是衣衫不整的妃子。他知道,自己已经是死路一条。正欲自暴自弃,纵情声色。幸好此时,觉醒大汉忠良系统。铲除异党?杀害忠良?“朝纲不振,宦官弄权,强征苛税,横征暴敛,致使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先有黄巾贼寇,又有反贼乱党,谁之过也?”“为何无人阻止?为何无人进谏?”“这些满朝大臣,只是无能的猪,安逸时贪图享乐,危难时任人宰
军史 连载 82万字
七侠闹京都之上下一千八百年

七侠闹京都之上下一千八百年

玫瑰枳壳
燕京大学最严谨的老师和最活泼的几位学生因为实验室事故穿越到1800年前的古襄州,亲历了三国时代,在饥荒和战乱中费劲辛苦却回到了1800年以后,在不断地穿越中发现自己人..
军史 连载 7万字
那年花开月正圆影评

那年花开月正圆影评

彐彐
《那年花开月正圆》影视评论集,包含演员,剧情,服侍,场地,等等非专业影评。
军史 连载 2万字
我,开局斩杀太子,起兵造反!

我,开局斩杀太子,起兵造反!

龙虎道人
(系统+架空历史+爆兵+征伐全球+无敌)当你有8万兵马时,皇帝要杀你时—我说: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于人下?当你有30万兵马时,皇帝要杀你时—我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皇位你能坐的,我坐不得?当你有100万兵马时,皇帝要杀你时—我说:朕即天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张辰穿越到九州大陆大秦帝国,继位成了新任镇北王,皇帝鸟尽弓藏要铲除镇北王一系!在这危急时刻,张辰觉醒了全面争霸战争系统。
军史 连载 108万字
首长大人索爱合约

首长大人索爱合约

雨阿花
(腹黑溺宠文)迟可可我难道没告诉过你军婚不可离吗?迟可可抓狂:合同里也没说不可离啊还有…还有你也没说婚后要…要…要什么?嗯?慕三少一脸坏笑得看着因为生..
军史 连载 23万字
帝生宠

帝生宠

唐广
褚煜八岁的时候,第一次看到一一,他觉得这个妹妹很可爱。褚煜十六岁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自己玩了这么多年的媳妇养成计。褚煜二十四岁的时候,他幡然醒悟,原来他养的是真..
军史 连载 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