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暗物质隔热材料
崩沙卡拉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苏成一听,这是有新技术了,
“付教授,说说看,这次你们发现了什么新的动力技术”
“量子泡沫引擎,这样只需要一个电饭锅的大小,
就能得到超过300吨的推力,如果是按照老美b-21的战机质量,
最高的飞行速度,可以达到30马赫!”
“量子泡沫引擎
全都是泡沫 只一刹的花火,
你所有承诺 全部都太脆弱”
老王突然就哼了起来,
现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王副校长的身上,
苏成转头看向老王,
“能不能严肃点”
“苏校长,不好意思,一下子没忍住,就唱出来了,
但是这个泡沫跟咱们的动力系统有什么关系呀”
“泡沫跟咱们的动力系统有什么关系我不知道,
但是跟你肯定没关系,说了你也听不懂!”
“哦哦哦知道了!”
老王一副林黛玉委屈的样子,低下了头。
“这个我之前做材料研究的时候涉及过,付教授,这个技术是要在普朗克尺度下进行研发吧”
“那就是10的负35次方的尺度,这不等于大海里摸针吗”
付教授点了点头,
解释道,
“我们现在的纳米技术,虽然已经很先进了,但是依旧属于宏观维度,
到了普朗克尺度,任何物质都会表现出剧烈的量子波动,也就是我们说的量子引力效应,
只要采集这部分能量,就能在极小的物质基础上,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从量子泡沫中提取能量这要是发表出去,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必须是你啊,付教授!”
“诺贝尔算个屁,付教授,那现在是属于理论研究阶段,还是进行实验了
我们这次只有一个月的研发时间。”
按照付教授的说法,只要这种量子泡沫引擎研发成功,
那么可控核聚变引擎,都能直接淘汰了,
都是清洁能源,但是量子泡沫引擎可以做到更加的微小,
并未稳定性更强,安全性更高,
给与轰炸机其他系统的设计空间也更大。
“付教授,1个月的时间,能不能生产出来,我说的是生产,不是实验。”
苏成作为项目的负责人,需要对所有的研发进度,
全面负责。
“苏校长,量子泡沫引擎研发没问题,但是我担心轰炸机的材料顶不住!
30马赫的速度,如果我们使用常规的金属复合材料,
剧烈的摩擦,最高温度可以达到一万摄氏度,
甚至有可能使空气分子分解成原子状态,出现部分原子充电的现象,
那么整架轰炸机,就是一个巨型的发电机,电压足以击穿任何生物的身体。”
“得了,没的玩了,一万摄氏度,还要啥轰炸机,本身就是个导弹了!”
“出现原子充电,驾驶员还没瞄准,估计都被电死了!”
“还是用可控核聚变技术吧,这个新的动力技术,太超前了,
反正我们的j-35都能10马赫,轰-20搞个5马赫,轻轻松松!”
就在此时,新东方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的郑教授突然站了起来,
“怎么,怀疑我们材料学院的科研实力吗就30马赫,
没有30马赫,这新材料,我还不舍得用呢!”
之前的多孔陶瓷隔热材料cera-5材料,就是郑教授研发的,
可以在2000-4500摄氏度的范围,
确保战机的材料不产生任何的形变和疲劳值,
这才保证了j-35战机最高10马赫的飞行速度,
但是这次郑教授面对的将是30马赫的挑战,
并且要保证在30马赫的速度下,轰炸机的驾驶舱,依旧复合碳基生物的生存条件。
“郑教授,你别吹牛b啊,这摄氏度,都要赶上核聚变的内部温度了,
你拿什么散热,拿什么降温”
“30马赫的速度下,那可不是某块区域出现一万摄氏度的高温,
是整架轰炸机本体,稳定性才是第一的,
我们没必要为了追求参数,放弃驾驶员的安全。”
“拿出研究成果来,给大伙们开开眼!!!”
苏成看向了郑教授,
“郑教授,有信心解决材料问题”
郑教授直接从携带的旅行箱里,
拿出了一块黑色的胶带一般的物质,
直接放在了桌面上,
就这么轻轻的一放,
整个会议室的灯光仿佛被吸附了一般,
能见度立马下降了百分之80,
教授们还以为是灯光系统出现了什么问题。
“这灯管是不是坏了,怎么一下子那么暗了”
“没啊,刚刚还是好好的!”
“你看窗外!怎么窗外也那么黑了”
左外靠近窗户的一名教授,看着眼前出现的一条光柱,
手指微微颤抖,
“郑教授,你拿出来的什么材料吸光能力那么强”
教授们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
可以清楚的看到,从窗户穿梭进来的光线,似乎受到了什么引力的影响,
变成了一条白色的光柱,汇聚在了一起,然后笔直的连接在了郑教授放在桌面上的那块黑色胶带上。
“这tm不会是暗物质基质吧”
另一名前沿物理研究的教授,一脸的惊恐,
这可是全球物理目前最前沿的研究方向,
暗物质,
才能达到这样的吸光特性!
郑教授脱下头顶的渔夫帽,
盖在了那块黑色胶带上,
立马会议室的可见度,恢复到了原来的水平,
这一顿操作下来,
苏成都看懵了,
现实版的“致命魔术”
“没错,你们刚刚看到的就是我们材料学院的最新研究成果,
暗物质基质隔热吸光材料,darkmatter软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