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郑娟怀孕,母关怀切 (第2/3页)
天勤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郑娟轻轻抚摸着隆起的腹部,插话说:“妈妈高血压一直在吃药,怎能让我们安心让她独自照料自己。”
之前,郑娟和周秉昆也商量过,若是情况真的很棘手,他们可能就不再坚持要这个孩子,等到秉昆大学毕业再说。
桌边的一众人都对郑娟的说法露出惊愕的眼神,尤其是周志刚和李素华还没来得及发表意见,周秉义和郝冬梅已起身表达他们的立场。
“孩子,我们一定保留下。”他们几乎同一时间说出了这样的话。
除了张宇,其他人的眼光带着疑惑望向这对夫妻,他明白这对夫妻对这个孩子有多么紧张,尤其郝冬梅本身生育能力受限,无法拥有自己的孩子。但这事他们却并未明说,尴尬地站立在那儿。幸好周志刚并没有继续深究,给他们找到了解决的契机。
周志刚清了清嗓子,打破沉默:“我从秉昆的话中一直在思考怎么帮助家里度过难关。”
他转向郑娟,坚定地宣布:“无论如何,这孩子必须要留着,未来不论遭遇什么难题,孩子的优先级是第一位,禁止再有人提起堕胎的想法。”
看着周志刚的目光,郑娟微微畏惧。
张宇握住郑娟的手,向周志刚说明:“其实,只是郑娟当时没想清楚,最终我们的决定是留下这个孩子,而且雇保姆的钱,我们会处理。”
周志刚认可地点点头,宽慰说:“娟儿,放心吧。周家虽有难处,但我不会让咱们的孩子受苦。保姆费用的部分我会承担。”
李素华微笑起来,接过话题:“大家无需担忧钱的问题,家里多年收入靠秉昆努力赚取,父亲寄回的薪酬分文未动,积累了不少钱,养活两名保姆不成问题。”
这顿饭的气氛顿时变得和谐许多。此时的周家人,尽管生活条件不如剧集里那么光鲜,但也不乏亮点:周志刚虽月薪仅为九十九元,但也存了一些积蓄;平时帮助婆婆糊纸盒,李素华也能为家里挣上十多元补贴家用,请保姆费用并不紧张。就连周志刚和李素华也表示愿意出钱照顾孩子,而非单纯依赖父辈的负担。
这让周秉义和郝冬梅有些尴尬,特别是郝冬梅现在仿佛坐立难安,担心父母再次提及生育话题。对于这次归家,郝冬梅心里唯独害怕的是这一点。
当初在农场的冬梅,不小心失足落入井中,身体因冷冻受损,医生透露她怀孕的机会微乎其微。原本周秉义打算向父母坦白,说自己体质问题难以生育,以此免去郝冬梅的尴尬。
周志刚夫妇度日悠长,一眼便看出大儿子周秉义与儿媳冬梅之间藏着难以言说的难事。“儿子啊!你和冬梅都结婚三年了,什么时候要个孩子嘛!”性格直爽的李素华直接问到大儿媳。
郝冬梅闻言吃惊不小,几乎说不出话来。“妈,郑娟才刚开始怀孕,万一我也有,恐怕我们真的照顾不过来。”周秉义企图用拖延策略,暂时避免谈及此事。
然而李素华乐观其成:“既已请保姆,多养一个、两个又何妨冬梅如果能顺利怀上,那可是我周家的大喜事啊。”感慨之余,她继续道,“我和你爸也能心安理得面对周家祖先。”
李素华真情流露,令周秉义与郝冬梅如坐针毡,甚至觉得连平日最诱人的红烧肉也变得索然无味。恰在此刻,张宇巧妙地介入缓解了紧张气氛。
“妈,孩子的事情不是着急就可以的,医生说越急反而越难怀。我和娟儿结婚三年了,也才成功怀孕。”张宇举例说,试图安抚父母的情绪。
李素华接口道:“这有什么难的,当年我生下你们三个都是自己搞定,万一真的有宝宝,实在不行,生下来送到吉林春,我来照看就好了。”周志刚微笑补充:“宝贝蛋,事情哪有那么容易我看你们俩还是先放松吧,秉昆说得有道理,你越急,他们压力就越大。”
看到理解他们的父母,郝冬梅心感愧疚,却碍于隐情不便直说。“秉义,爸妈并不封建,让孩子顺应天命最好。”周志刚接着安慰。用餐结束后,张宇提议周秉义夫妇住进周家,他和郑娟暂居郑妈那里。
提及张宇买房一事,周秉义惊讶问道:“秉昆买房了吗”
“是老张那屋,三年前老张带着媳妇孙子回老家,就把房卖给了你。”李素华骄傲地讲述了原委,她为自己儿子的举动感到得意,因为他们社区的人都拥挤在一到七八间的房间中生活。
提及郑娟家还有空房,将来蓉儿回来也方便居住,让一家人笑谈着彼此的家庭规划。周秉义感叹于张宇对家庭的付出,却觉得自己作为长子没能帮上忙。
夜深人静,本该熟睡的郝冬梅因为对母亲的想念悄然移至周秉义床侧窃语。秉义分享他在军垦的生活点滴,不久后李素华沉入梦乡。
他却未眠,披上外套走到院子里,预备独自抽支烟。没想刚出房门就撞见张宇,后者正立于两家相接的地方抽烟。“秉昆,这么晚还不歇”周秉义走到近旁为自己点烟。
得知张宇常夜撰稿而借抽烟来缓解文字难关,他说得心诚,引来周秉义赞赏:“爸刚才看了你写的栏目文章,真是有才情,写得好!”早年间,在周家几个子女之中,周秉义以其出色的文采调任为文案工作。
“我只是试一试而已,没想到居然成功了。”张宇谦恭地道。
“写作需要天分,你连初中都没有毕业,就能写出这样感人的故事,足见你有超凡的才智,难怪会受到推荐进入江辽大学文学院。”周秉义由衷感慨道。
“我有信心,大哥日后也一定能考上大学。”张宇笑着说道。
两个兄弟一边吸烟,一边闲聊,最后张宇掐灭香烟,询问:“大哥,你打算什么时候把这个嫂子怀不上孩子的事实告诉爸妈”
周秉义微微颤抖,手中的香烟掉在了地上。
“你怎么会知道”他愕然问道。
“吃饭的时候我就注意到,嫂子提及孩子时表情有些异样,再加上你总找借口不愿生育,我就有所猜测。”张宇冷静地陈述,“原本还不确定,但刚刚看你的情形,显然验证了我的怀疑。”
周秉义焦急起来:“千万别告诉爸妈。”
张宇接着问道:“你带嫂子去看过医生了吗”
周秉义哀叹:“当年嫂子为了工作不慎坠井,在月经期间受了重创,从此就不能生育。”周秉 释着原因,声音充满了痛惜。
虽然早就知晓这个秘密,但张宇仍温和问道:“医生说一点可能性都没有了吗”
周秉义悲伤地点了点头:“可能性非常渺茫,近乎为零。”
“即使概率小也并不代表完全没有希望,现代医疗水平不断提升,何不在北京寻求专业的帮助”张宇建议。
“我这次回来正是为了陪你一起去北京协和,假期都已经安排妥当了。”周秉义说着,眼神中透露出坚定。
“这件事不论如何,不该隐瞒爸妈。”张宇严肃地说。
周秉义显得十分懊悔:“冬梅家里境况特殊,我不敢让他们知道她不能生育,怕他们会反对咱俩在一起。”
听到这番话,张宇有些无言以对。
说起来,周家的人个个深情款款,男主人周秉昆暂且不论,在原作里,像郑娟那样的情况,他依然一生不渝,爱情之深毋庸置疑。
周蓉是个痴情女子,为了冯化成甚至只身一人前往贵州。
同样,周秉义认定郝冬梅后,毅然抛开一切,不问将来,只愿厮守相伴。
就连老顽童周志刚也不例外,始终深深爱着李素华,无论她变得多么病弱不堪。
整个周家的人对待感情都是真挚无瑕的,这一点大家一致认同。
“我想告诉你一件事,”张宇突然对周秉义说:“早些时候我打算娶郑娟,可是我担心父亲会介意她弟弟是个盲人,所以我一直没说。
直到三年前春节回家,父亲看到郑光明,勃然大怒,回到家就要打我。我当时还以为是因为他反对我与郑娟的婚事,后来才知道他愤怒的是我对他的隐瞒。”
周秉义聆听得很专注,理解张宇讲述此事的目的。
“你一直以来努力学习,我明白都是因为不想让父亲失望,”张宇继续道:“作为三个孩子中最被寄予厚望的一个,爸对周蓉疼爱无比,而对你却是非打即骂。”
周秉义想要插话,却见张宇挥手制止他。
“起初我心中充满怨怼,觉得作为父母亲的儿子,为啥你总是对我要求最严格,”说到这里,他的眉宇间显露出困惑。
“后来我才领悟,父亲对我们的爱是一样的深沉,只是他从小怕我走弯路变坏,故对我尤为严苛,这其实是他的爱护方式,尽管带有暴力,但他的本意还是出于对我们的好。”
“听了你的想法,我很欣慰,秉昆。”周秉义感慨道。
然而张宇再一次挥动手:“我说这些,不是为了你的高兴,而是要让你明白,我们都误解了父亲。
父亲虽然文化不高,但他是我们心中最爱的人,他绝不会因为嫂子不孕就分开你们,他更关心的,是我们是否有继承他血脉的机会。”他加重了自己的语气,周秉义闻言惊愕得瞪大了眼睛,不知怎么回答。
周宇掐灭烟蒂,沉声道:“你仔细想清楚,是骗爸爸对他造成的伤害更大,还是瞒着爸爸的后果更严重是抉择坦白,还是继续保守秘密,全看你自己的决心。”说罢,周宇转身回家,留下周秉义一人默默思索。
周秉义持着香烟立在寒风中,思绪游离,连手上的烟头烫到了都没觉察。烟灰烫痛了他的手指,他才恍然醒悟,轻轻甩开烟蒂。“哎——”周秉义深深叹了口气,落寞地转向房间,却发现自己已被周志刚堵在了门前。
周志刚披了件棉衣走出房间,询问:“这么晚,你不在屋里待着跑到外面抽烟做什么”语气里透着关怀。
周秉义略显慌乱:“爸,我失眠,出来透透气顺便抽根烟。”
“外面冷,抽完了赶紧回屋别受冻。”周志刚打开了门,暗示他回去。周秉义匆匆奔回房间,没有看见父亲复杂的眼神藏在眼底。
吃饭时候,连张宇都能感觉郝冬梅情绪不对,作为周志刚怎么可能察觉不到只是他选择了不拆穿,毕竟心疼孩子,期望孩子能自行吐露困难,建立更深的信任。
遗憾的是,对周秉义的行为,周志刚难免有点失望,孩子的成长疏远了他们的亲子关系。相比之下,周志刚认为小儿子长大懂事了,不仅懂得照顾家人也懂得体谅父母的忧愁。
在关门那一刻,周志刚注视着张宇远去的方向,眼神里充满欣慰。其实,早在张宇察觉之前,周志刚就已经知道他的动作,但他认为这是周秉义该做出的选择,毕竟他是弟弟,并非自己的儿子。
除夕一大早,郑娟来到周宅帮做早餐,郝冬梅坚持帮忙,不让郑娟劳累。看着两位儿媳如此亲密,李素华内心满是欢喜。周宇与周秉义也没有空闲,清理杂物,打扫卫生,忙个不停。
一家人沐浴新年前最后的仪式——洗澡,当然由乔春燕搞定门票。面对是否坦诚的问题,周秉义迟迟未决,忧虑重重,周志刚耐心等待他的决定,并未强行施压。
午后,张宇接到了周蓉的电话,她因在京有紧急事务耽误,大概初六才能归来。他猜测冯化成或许如原着所述,在火车站闯祸被捕,为了救夫,周蓉不得不推迟回家。
虽然无法帮上冯化成的忙,但张宇对李素华的身体尤为关心,经常检查血压并提醒服药,害怕出现原着那样的悲惨情景。周家遭遇的一切不幸起源于李素华因听到冯化成的事件晕倒成了植物人那次。
考虑到可能会发生的意外,张宇早就安排李素华去做身体检查,这些年她的血压状况良好,定时用药便足以预防悲剧。
除夕这一天欢聚团年,年初一更是热闹不断,周志刚准备了满满当当的红包接待拜访亲友。他清楚许多前来祝福的人,是冲着作为光字片首位大学生的儿子而来。这一年,看到张宇带给家庭的荣誉,周志刚乐在其中。
只可惜美好的节日没能延续到年后。初三家宴过后,周秉义与郝冬梅踏上通往北京的路,在离开前依然未对父亲坦白。张宇理解周秉义的冲动:他期待一线生机,哪怕治愈无望也愿守着秘密。
送别两人时,周志刚感到失落。在辞别小家后,周志刚也乘坐火车前往山区小镇。周家回归原有的宁静,少了之前的喧嚣,尤其是失去了往日热闹的家庭聚会,连李素华手中六年前的一家合影也成为哀叹之资。
因为周蓉没有回家,周志刚失去了拍照的热情,就没有要求张宇去借相机。直到初八,各大单位都恢复工作了,连张宇都要去江辽大学报道的时刻,周蓉仍不见踪影。
李素华焦急地问道:"秉昆,蓉儿何时才能回来啊!"她的表情透露着忧虑。
"妈,别着急,明天我找个人去问问,他们可能在北京出了点事耽误了时间。"张宇尽力宽慰她,尽管内心也在忐忑。
"什么事能耽搁这么久呢明天你还得去大学报道,可别误了行程。"李素华继续担忧地追问。
"放心吧,就是报道,开学还有一段时间,问题不大。"张宇安慰道。
在他说话时,门外传来敲门声。郑娟示意张宇陪伴李素华,自己去应门。可是几分钟后,她突然大喊。
"秉昆,快来帮我看看!" 响亮的声音引起屋内人紧张地跑出去。
只见一个年轻人怀抱着孩子,站在门口询问:“这里是周志刚老师的家吗”
“爸爸是周志刚,你能告诉我们你是谁吗”张宇虽然已经猜到了对方的身份,还是慎重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