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汴梁自行车厂
龙睛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面膜的成份” 这东西虽然女人经常用,但很少有人去详细的关注它的成份。恐怕大部分人除了无纺布,也就能再说出来几个“润肤”、“保湿”、“修补”的词儿。 好在苗蕾是医生,而且是整形美容科的医生,虽然不研究这个,但平时也有关注,听江南问起,掰着手指头说了起来。 “一般都是用甘油或者透明质酸做保湿剂,加一些烟酰胺,维c做美白,有些还会加些胶原蛋白来进行紧致抗衰老,还有一些针对敏感肌的,可能会加一些神经酰胺之类的东西” “你看,这些成份你不是门儿清么” 江南抓住苗蕾的手,放在嘴边吻了吻。 “我问你,你刚才说的那些成份,有哪些是特别珍稀或者昂贵的” “珍稀或者昂贵” 苗蕾摇了摇头,“这不都是常见的化工原料或者药物么” “对啊,如果面膜成份里都是你说的这些的话,这东西能有什么技术含量你要是想卖面膜的话,还不如直接投资建个厂自产自销,不比你从南棒进口利润大得多” “啊” 苗蕾瞪大了眼睛看着江南,半天没说话。 这难道就是她和江南的差距 她只是偶然有了个主意,想借助乐康的医疗平台,给乐康多一个营收的项目,而江南却已经看穿了产品的本质,建议她从源头开始。 “可是,可是就算你是自产自销,产品的价格也足够低,但是为什么消费者会买你的而不买别人的” “你的价格低,别人也可以价格低啊,这又不像乐康整形一样,有技术壁垒在” 定了定神,苗蕾又想到一个问题。 “这就要看你怎么讲营销故事了” “刚刚你也说了,主要的成分就是那些,大家都在一个水平线上,而能够拉开销售价格的,就是在成分里面添加的那点噱头了。比如说,千年人参精华,天山雪莲提取物之类的。” “不但能在销售的时候跟市场上其他同类产品区分开,还能够拉高你的产品成本价” “这能行” 苗蕾表示怀疑。 “当然可以。到时候我找人给你拍个广告,你自己当女主角,乐康雪莲精华面膜,保湿修复,淡斑美白,苗医生为自己代言。” “去你的,雪莲是治月经不调的” “我就是那么一说,你如果真想弄得话,可以弄一些芦荟的成份混合进去。” “嗯” 听江南说起芦荟,苗蕾点了点头,“芦荟倒是确实有嫩肤收敛,增白保湿的效果。” “明天我跟柳师姐商量商量,再问问婉姐的意思。” 话题结束,终于可以作怪了,江南的手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钻入了苗蕾睡衣的下面,抚上了腰下那部分隆起。 “其实,我这儿也有点精华,能嫩肤收敛,增白去皱的” “坏东西。” 因为苗蕾突然间冒出来的这个想法,江南在江城又多待了两天。 柳素英和肖婉自然没什么意见,能给乐康增加一个利润增长点,包括王援朝院长在内都举双手欢迎。 唯一的担心,其实还是跟苗蕾考虑的一样,凭什么消费者买乐康的不买别人的。 但江南对此却是有十足的信心。 乐康整形在江城本地已经小有名气,从就诊患者登记的地址来看,已经开始辐射到周边县市,甚至还有大冶和巴陵的女人到乐康求诊。 所进行的美容项目虽然各种都有,但主要还是集中为三大类。 一个是面部整形,主要是就是割双眼皮。 一个是胸部整形,嗯,往大了整。 最后一个,竟然是重新贴膜,而且重新贴膜好多还是老病人介绍去的。 小冯姑娘向江南介绍的时候,眼神中充满了鄙夷。 扯远了。 既然乐康在江城当地已经小有名气,那再过半年一年,等乐康投资的面膜生产企业投产的时候,说不定已经整个鄂省,甚至大部分华中地区都能产生影响了。 到时候借助医院这个平台,让这个坚持的效果要远远大于科技含量的产品一炮而红,怎么想都没啥问题。 当然,江南还让柳素英和苗蕾回母校找药理实验室的教授,希望能在乐康出资的情况下,调配出一款合适的,含有天然芦荟或黄瓜的面膜成份。 除了出资,还签下合同,承诺在产品投产后,药理实验室可以获得产品销售净利润的百分之十,换来的,是将来产品包装上的“与某某大学联合研制”。 本来只是芦荟一种的,但没人知道从哪儿能大量的弄到这东西,毕竟目前互联网还没有后世发达,但黄瓜的来源肯定能得到保证。 办完这些事儿,江南才跟苗蕾告别,回到了绿城。 戴局长已经从鹏城回来了,与华威的合同已经签署,甚至从汝南招商局辞职的报告也已经递交了上去。 只不过因为审计和工作交接的问题,流程还没有全部走完。 谢进借着戴局长辞职这件事,在常务会上向jw黄书记狠狠地发了一通脾气,甚至把江南和港岛新纪元金融的关系也向班子里的成员展示了一遍。 反正事儿出来后,班子里很多人都或多或少了解了一些江南的英雄事迹。 得知把这么一个大财主的老丈人从体制内给逼走了,汝南今后可能再也没办法像之前一样在港岛顺利的完成招商工作,开会的各位常务们看黄书记的眼神充满了深意。 jw,本来就是个容易得罪人的地方 市长在常务会上也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把。 他和一把手都得到了消息,十一月份的大会结束之后,汝南班子很多干部的位置都会相应调整,包括他们两个。 华威安排了一组人为戴局长,现在应该叫戴总的公共自行车项目设计和测试软硬件,戴局长自己则开始了与各地政府的沟通生涯。 第一站,江南让常凯旋帮他介绍了汴梁一个分管文化旅游工作的杨市长。 如果按照江南前世了解的临安模式,公共自行车项目是与当地公交公司合资运营,应该找分管交通工作的副市长才合适。 但汴梁是个旅游城市,市内各处人文古迹众多,而且相互之间的距离并不算太远,戴局长和众位股东商量着,让游客骑着自行车进行深度城市游,也是一个能够打动当地政府的点。 选择汴梁作为第一站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汴梁有一家破产后改制的自行车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