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向农民兄弟学习
君子谦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江铁城拿扁担给陈瑞雪把水缸灌满。
“江大哥,你们刚才说啥呢明天早上去村口干啥”
“生产队长说了,村儿里没有粮食,县里也没有粮食,让我们想要粮食的,明天一早去修水渠那里管饭,一个月还给18斤玉米面。”
陈瑞雪有些懊恼的捶了一下自己的腿,
“我这脚不争气,要不然我就跟你们一块儿去。”
“争气你也去不了,人家只要男知青。”
江铁城笑了笑,好在现在看起来这脚腕儿的浮肿的确是下去一点儿。
“你这脚起码得两三天不用多想了,老老实实在家里待着吧。”
陈瑞雪叹了口气。
“男知青能去挣粮食,那女知青咋办
总不能大家都等着饿死吧。
村里肯定会有个章程,我不相信县里知青办那里没人管。”
“你这话倒是跟何俊生的话有点儿相似。
我就跟你说,你自己要想清楚,这会儿了咱们既然下乡。
所谓的强龙不压地头蛇。
除非你爹你娘能一辈子守着你,否则的话你在这里这几年人家只要扣着你的档案不放手,你连走都走不出去。
记住就算是咱现在出去买个火车票都得村里开介绍信,得罪了生产队长对咱们没什么好处。”
“生产队长那里肯定心里有数。”
陈瑞雪听了这话深思,她又不是不懂事儿,也不是蛮不讲理的,一听这话立刻就反应过来。
“我懂了,行,那我就安分的在家里养伤,反正我这副样子出也出不去。”
江铁城笑了笑,没想到陈瑞雪脾气倒是挺好。
主要是听劝。
不是有句话良言难劝,该死的鬼,陈瑞雪听劝自己就更愿意管她。
结果到了下午何俊生来找陈瑞雪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陈瑞雪可怜巴巴的掀起自己的裤腿儿。
“老何同志,你看我的脚腿都肿成这样了,我也没办法去啊。有心没力。”
何俊生失望而归,不过就这样何俊生还联系了七八十个男知青。
他们说好了第二天坚决不去修水群,他们要集体去县里找知青办的领导给他们做主。
他们150个知青,有100个男知青50个女知青。
何俊生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还真的说动了大多数人。
第二天到村口等着去修水渠的知青寥寥无几,加起来可能有12个男知青,八个女知青。
这些人当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家里穷出来的时候,甚至连带在路上的口粮都没有多少。
来到这里已经坚持不住,如果不去修水渠,面临的就是立马就得饿肚子。
其中也有几个不乏有自己的想法,不想惹是生非,不想参与这种事情。
可是无论怎么样,他们20个知青一块儿来等车。
江铁城本来以为女知青不用去,结果来了才知道自己想错了。
这里妇女能顶半边天,凭啥不让妇女去修水渠
天黑乎乎的,远处还能听到狼嚎的声音,一群人站在寒风当中瑟瑟发抖,心里没底。
不过很快就传来了卡车的声音。
到了这会儿,稀稀拉拉的村民才从村里出来。
看来村民对于每年修水渠的时间比他们摸得准。
村民加起来人数倒是不少,有七八十个。
看到知青们居然只来了20个,不少村民冷笑。
“就知道这些城里来的哪能受得了这种苦,你看看你看看。”
“王婶子他们可真丢人,说起来也算是城里的工人子弟,这工人子弟还不如咱们农民子弟。”
“看看这副样子,明显就是一个个吃不了苦。”
“你猜猜这一回能留下几个”
“那还用说,修一次水渠他们估计就得鬼哭狼嚎,叫爹喊娘。”
“这粮食可不是人人能挣啊。”
一群老娘们儿哈哈大笑,完全没把他们当做人反而在那里评头论足。
一群知青挤在一起,面色不渝,很多人低着脑袋,主要是在这里他们格格不入。
反倒是江铁城坐在了一个中年男子旁边,一看这人就是成年干活儿的,脸黑的像是非洲人。
手上有厚厚的老茧。
不过看这人能看出来点儿门道,这人虽然常年干活儿,但是和其他人瘦骨嶙峋比起来,这人反而是那种很壮实。
证明应该有点儿门路,起码能混个肚子半饱。
跟着这样的人自然是干活儿能学到一点儿手艺。
江铁城早就已经盘算,来到这里当苦力肯定是不行,多少得投机取巧。
可是也得找对路子。
江铁城跟旁边的中年男子拉呱起来。
只要递几根烟,周围一片儿的老农民立刻就对他和颜悦色起来。
也多亏了吴大壮这人心细,给自己带了一条的大前门,这会儿算是派上了用场。
再加上江铁城面容和气说话声音温和,而且说啥事情都能说到点子上。
绝对不像旁边那一队知青,要么像是鹌鹑一样缩着脖子不言不语,要么就像是看着仇人一样,梗着脖子瞪着对面的一群人。
所以江铁城就花了一个小时的功夫就打入了红旗大队的内部。
等到卡车停下来下车的时候,江铁城已经能二大爷,刘婶子,武大哥叫个没完。
他记性好几乎是过目不忘,所以只要是别人称呼过,他都能记得清清楚楚。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村里人对江铁城果然和其他人不同。
吴向前低声说道,
“你呀一会儿就跟着我,咱们肯定不是分了挑沙子就是挑石头。
大概率是挑石头,就是出把子力气的事儿。
我认识修渠的队长,到时候给你安排个轻松的活儿。
你从来没干过这个,猛然一干肯定受不了。”
江铁城摇摇头。
“吴大哥,那哪能行呢
我既然来下乡就已经是抱了要和咱们农民兄弟学本领,学勤俭,学劳动的想法。
我怎么能来了偷懒呢
您干啥我干啥,不用安排啥轻省的。
只要您能干了,我就一定能干了,咬着牙我也一定要干了。”
“向农民同志学习。”
果不其然,这番表决心的话立刻博得了众多人们喝彩。
一行人来到了工地上,看到这工地其实所有人心里都有点儿傻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