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游泳的渔民子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贾环出来接旨,贾母、贾赦、贾琏也都出来一起听旨。 来荣国府宣读圣旨的并不是熟人,是夏守忠太监。 册封贾环为文枢伯爵。 “文枢” 贾母与贾赦听的都有些恍惚。 怎么是文枢伯爵 听着像是文官的爵,这不应该是武勋爵位吗 大雍军功的评定程序,是先由兵部来评的,兵部作为军事行政中枢,根据武将在战场上的表现(擒敌数量、作战表现、战役重要性),核算军功等级(如奇功、头功、次功。),依据大雍的功次制度提出赏罚建议。 兵部的议功建议报告,会交给吏部,吏部作为人事管理部门,对兵部提交的军功评定结果,拥有最终的决裁权。 根据兵部的军功等级,决定武将的职位升降。 在这个过程,内阁大学士能参与审核的,并给予自己的意见。 兵部提交的封爵名字有忠勇伯、勇毅伯,均有勇字,是为了突出贾环的武勋世家子弟身份。 吏部给另外添了一个文枢伯爵的名号,供皇上选择,为的是强调贾环是文人,而且给了枢字,“枢”是北斗第一星,寓贾环的状元郎身份。 这是文武之争的延续。 大雍定鼎以来,除了孔家,几乎还没有文人封爵的,贾环能凭战功封爵,对文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事。 内阁与吏部,要强调贾环的文人身份,为文官将来进入武将领兵的行列,起到先驱带头的作用。 前朝明代,一开始是卫所制度,一个省的总兵(基本上都是公、侯、伯武勋世家,或者高级武将担当),拥有绝对领军权。 到了明朝中期,英宗开始巡抚制度常态化,巡抚逐步固定为一省的军政最高长官。 随后,逐步增加巡抚的权利,加“提督军务”和“赞理军务”,粮饷控制权,军队人事的参与权。 最后,巡抚拥有军令协调权,重大军事行动,总兵必须与巡抚商议,方可行动。 总兵从一个省的军队统帅,降格为巡抚的军事执行助手。 吏部转交上去的议功报告,皇上看了,也毫不犹豫的点了“文枢伯爵”这个名。 大雍朝才经历几十年,朝廷的军队,基本上都是武勋世家在把控,皇上也想打破这个格局。 康元帝也不一定是想要以文御武,最少要文官参与进去,不能让武勋世家在军队一方独大,对皇室宗族掌控天下来说,是不利的。 ………… 夏守忠宣读圣旨,有很长的一段。 朝廷的各种封赏,禄米三百石,赏了金一百两,银两千两,彩缎三十匹。 永业田一千亩,这是可以世袭的、免税的田地。 伯爵府扩建至五进院落,门阶三级,用绿琉璃瓦。 伯爵的官位为超品,位阶高于一品官员,低于内阁大学士。 位阶并不代表实权,只是互相见礼的时候,位阶低的人,按理应该先施礼。 朝服绯色罗袍,绣麒麟、白泽补子。 护卫定额,给贾环定了二十人护卫,由兵部调十人,均为军户子弟,伯爵自募家兵十人。 二十名护卫,兵部出十人的薪资,另外十名由伯爵自理,护卫月俸二两银子,还需禄米若干。 夏守忠宣读完了圣旨,恭喜了贾环。 贾环也和夏公公客气了几句,留他饮茶,夏守忠婉拒了,说还要回去复命。 贾环送夏太监出来,给了二百两银票给他。 平时几十两就能打发了,这次封爵,贾环也大方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