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运粮不太平
虹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为不开心的便是那分出去单干的那六户人家。
他们心中充满了愤懑与不甘,想要闹事,可内心又充满了恐惧,害怕宋清欢一怒之下将他们撵下山去,最后落得个一无所有、两手空空的下场。
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寨子里的人家越来越富有,而自己却越来越贫穷。
他们心中充满了嫉妒和怨恨,但又不敢表露出来。
他们每天都在抱怨,为什么当初要听信别人的谗言,认为自己出了劳动力却没有领到所有的劳动成果,是吃了大亏。
可是现在看来,宋清欢给的那些,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劳动力价值。
现在倒好了,除了他们的猪,别人家的猪长得飞快,而自己家养的猪却长得极慢。
别人家的猪两三个月出栏,他们家的猪一年出栏。
这让他们感到无比的后悔和自责。
他们开始意识到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自己的贪婪和自私所导致的。
如果当初他们能够听从宋清欢的建议,共同养殖,也许今天就不会有这样的局面。
可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以吃,他们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
他们希望有一天,宋清欢能够原谅他们,让他们重新回到大家庭中来。
看着别人家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再看看自己,等着粮食成熟的日子里,几乎没有活干。
想垦田,可是寨子里好的地段都开垦完了,迄今为止他们每户人家的水田也只增加了十亩而已。
白菜萝卜油菜也恢复了正常的生长周期,他们只能等,等时间过去。
可是粮食接不上炕,只会越吃越少。
不仅是猪,粮食蔬菜,就连小鸡也是如此。
看样子,他们自己养的小鸡最少也得八九个月才能杀来吃肉。
可是别人家同时领的小鸡,短短两个月都已经开始下蛋,甚至孵出小鸡了。
看看别的村民,因为没有选择分开单干,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光是鸡蛋都卖了不少钱,上次听到崔大娘说,她下山去大兴镇里一次卖了两百只鸡蛋,还卖了一千多斤米,换回来不少银子。
他们后悔不已,想要去找宋清欢,试图重新回来,回到曾经的集体之中。
可是宋清欢果断地拒绝了他们的请求,只冷冷地扔下一句:“开弓没有回头箭,好自为之。”
无忧寨的其他村民暗自庆幸自己当初没有冲动地离开宋清欢的庇护,也在心里无情地嘲笑那六户人家。
他们纷纷在心中鄙夷道:真是不自量力,就自己那点微不足道的劳动力又算得了什么
难道不知道山寨里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姑娘吗
脱离了姑娘的引领,还妄想着能过上好日子,简直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异想天开。
无虑村那边的梯田也开垦得差不多了,水利系统,宋清欢测试了无数次之后,正式投入使用。
由于这个时代没有水泥,渡槽便是用的竹子。
宋清欢带着人砍了无数海碗口那么粗的竹子,搭建起了渡槽。
并且渡槽只有在需要灌溉梯田的时候,才会放水,其余时候,闸口是关闭的。
这为的是不浪费水。
竹子做的渡槽,接口处会漏水。
无虑村的水解决了之后,就到了插秧的时候了。
村民们起早摸黑,种下了自己的第一季水稻。
无虑村的秧刚插好,无忧寨的水稻又可以收割了。
无虑村的村民总算是体会到了宋清欢说的,山上有做不完的活。
可是自从上了山,他们顿顿吃的白米饭,还有青菜,果真七天可以吃上一回肉。
这样的日子赛过神仙。
况且他们还发现,上了山,病也少了许多。
原来有不少人家的孩子,总是夜里啼哭,竟然也不哭了。
头疼脑热的病没再出现过。
无忧寨那边的水稻收割完,晒干,就又要去滩涂田去收割海红米。
不过这中间宋清欢会让大家伙休息几天,吃一顿好的补充体力。
海红米收割完,晒干,无虑村的稻谷也要收割了。
其间还得分派人手挖土豆,掰玉米。
活儿做不完,根本做不完。
宋清欢只得从山脚下另外几个村子找了帮手。
从此就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那些村子的百姓成了无忧寨跟无虑村的长工。
无忧寨、无虑村会给他们分粮分肉,数量只会多不会少。
那些人也乐得这样,只要有力气,就有饭吃。
一个人干活全家饿不着,两个人干活家里就能存点米粮,慢慢地换钱回来。
无忧寨的水田加上无虑村的,一共三万三千八百亩。
滩涂田扩到了一万亩四千。
如今亩产一千五百斤粮食。
因此所有的粮食加起来,这一季能收获七千一百七十万的粮食。
中秋节之前,宋清欢告诉温词安,这次她可以送出五千万斤粮食,这次恐怕需要军队来运输了,她没那么多人。
贺君昊在东宫都有点坐不住了。
他知道宋清欢有能力,可这能力也太逆天了吧!
一座山,可以养活一国的人
景春帝得知贺君昊的人在南方一直源源不断地给玉国提供粮食,每天上朝都让贺君昊在一旁学习了。
贺君泽跟贺君耀再也蹦跶不起来。
他们想了无数的办法,出京去南方杀人,可都无功而返。
两个现代人,强强联合,更何况温词安还有上一世的记忆,有超强空间,贺君昊能分辨忠奸。
这样的两个人,谁能够战胜
许家跟随了贺君耀的那一支,找了个理由溜了。
贺君耀怒火滔天,把那些打算溜走的许家人尽数杀了。
贺君泽的人倒是还没动,似乎还有后手。
贺君昊也没有洋洋自得,在政事上异常勤勉。
他也希望景春帝尽快把皇位交到他手中,这样宋清欢回京,温词安恢复身份才能名正言顺。
所以他也在努力着。
五千万斤粮食足足用了一个月才全部运了出去。
随着粮食下山的,还有容易保存的土豆、玉米、脚板薯以及宋清欢刚刚种出来的红薯。
温词安让人留了一千万斤粮食在嵚州,其余全部运回京师。
不过这一次,运送粮食却不那么太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