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哪只眼睛看出来她是好人?
冬月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唐陌现在是有媳妇万事足,自从他媳妇从淮江回来他就又过上了好日子,除了操心外面的事外,府中的一切都无需费心,有媳妇身后支持他,他什么都不怕。 两人相拥着给予彼此力量,气氛温馨和谐,一道非常突兀的声音自门口传来,“你们在做什么” 张言睿小朋友睁着大眼睛好奇的站在门口,唐陌无奈低语,“这个厚脸皮的小子怎么还赖在这里” 张家老太太日日都来,祖孙两人感情与日俱增,听说张家为了他还专门请了个厨子进府,偏这小子就是不回去,将侯府当成了自己家,没事就在院子里追狗逗猫,半点不愿学习。 辛安笑着松开唐陌转身,“大人的事你一个小孩子莫好奇。” “有什么好奇的。” 小子明明不好意思还非得做出一副我见过世面的样子,“我父亲和母亲也总这样,我见过的。” “你们这么大的人还抱抱,羞羞。” 唐陌打趣他,“你小子也就是现在嘴硬,等到了年纪还不知道要追着谁求抱抱。” “我才不会,哼。” 在侯府待的久了,和辛安是越来越熟悉,跑到辛安跟前拉着她的手,“你别要他咯,等我长的比他高了我就娶你,你给我当媳妇,我母亲有好多宝贝,都给你。” 辛安当场就笑出了声,觉得有意思的不得了,“这话你是不是和你母亲也说过” 张言睿竟还认真的点了头,“我父亲不答应,还揍了我。” 唐陌表示,“我现在也挺想揍你。” 辛安笑的太高兴,眼泪都笑了出来,“你说我是不是挺美,挺好看” “还行。“ 张言睿故作深沉,“但我母亲比你好一看一点,只有一点点,她要是知道我说你比她好看,她会揍我的。” “没有人可以比我母亲好看。” 辛安擦了泪,“我接受你的解释,你懂的还挺多。” 小屁孩装大人,让人开心。 她是高兴了,唐陌是怎么看怎么看不顺眼,也不公主的车马是怎么回事,怎么还没回来把人给弄走。 夜里,洗香香的唐陌钻进了被窝里,搂着媳妇小心表露了心中的渴望,“我们要个孩子” 辛安勾着他的脖子笑的眉眼弯弯,“我从淮江回来就开始调理,秦伯说我身康体健,可以要个孩子。” “建议你这段时日少吃酒,少疲累,要让身子保持最好的状态,这样生的孩子才健康。” 唐陌眼睛都亮了,他媳妇这是告诉他她已经做好了要一个孩子的准备,“今晚月色正好,最适合要孩子了。” 一夜好眠,次日一早皇帝想看外孙,命人来请辛安带着他的外孙一起进宫,辛安差人去谨王府知会一声便带着人上了车,路上见张言睿一副很无聊的样子,心下就有了想法,“今日进宫后你就在宫里住两日可好” “你嫌弃我” 小屁孩还挺敏感。 辛安放软了声音,“得知你丢了,你外祖父急的吃不香也睡不下,派了人四处去找你,你回来后他肯定希望你能在身边陪伴他呀,你说你跑出宫小住,他心里多伤心。” “都这么几天了,他虽然隔三差五的能见到你,但哪里有你日日陪在他身边让他开心” “你不是说你母亲最想你外祖父吗,他是你母亲的父亲,你母亲还没回来,你是不是应该替你母亲多陪陪你外祖父” 张言睿小朋友沉思了片刻,觉得她说的有道理,最后认真的点头,“行吧,那就住两日。” “这才对嘛。” 辛安又建议他出宫后应该再去张家住两日,“你祖母那么大的年纪还整日跑来陪你,那可是你父亲的母亲,是他最敬重的人,你也要替你父亲多陪陪她。” “等你出宫到张家小住,我会来看你的。” 张言睿疑惑的的看着她,“不是想赶我走” “这话说的,我是那种人” 辛安拉着他的肉爪子,“我们不是朋友吗,等你母亲回来后你也可以随时来侯府寻我,我也会去看你。” 张言睿说了,“你是好人。” 辛安嘴角微抽,“我谢谢你的认可。” 哪只眼睛看出来她是好人 进了宫,张言睿见了皇帝也不行礼,小跑着扑进了皇帝的怀里,说,“外祖父我可想你了。” 此话一出皇帝的一颗心顿时就软了,上了年岁的人就喜欢儿孙绕膝,搂着外孙就问他最近过的好不好,进的香不香,张言睿都一一的答了,又问:“我想祖父了,晚上可以和外祖父一起睡吗” “哈哈哈,想和外祖父住一起” 皇帝开怀大笑,“外祖父就依了你。” 祖孙两人说笑着好似完全忘了辛安这个人,也没人会去提醒,辛安便一直低眉顺眼的站着,等着皇帝稀罕好了外孙才看向了辛安,问,“你父亲的病如何了” 辛安并不隐瞒,只说唐纲是有思虑过度才导致的身子不适,“太医开了药,母亲也时常劝说,眼下已经好多了。” 这些太医已经在皇帝跟前回禀过,皇帝只是不解有什么事能让唐纲想那么多,人都想病了。 “本来是好了,一时间京城流言纷纷,父亲得知怒急攻心才乍然倒下。” 皇帝的目光落在张言睿握毛笔的手上,示意他可以随便写几个字,并未看向辛安,只是问他,“外头传言你如何看” “皆是揣测而已。” 辛安的态度向来明确,“都是捕风捉影的事,那几马车的东西不过是母亲和我采买的淮江土仪,准备回来赠送亲朋好友。” “在淮江的时候父亲就病了一场,许是舟车劳顿也可能是水土不服,和我爹相熟的人家送了些土仪药材前来探望,一并带回来,哪里来的上百万的银子” “且不说父亲有没有那样的想法,也没那样的条件,募捐的每一笔银子都是在无数双眼睛盯着的情况下清点入账目,接受百姓监督,若父亲能拿百万两,那么淮江的官员大大小小都不会少拿,那得要收到多少募捐款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