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粮食问题
有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家静一静!李县丞一心为民,朝廷定会明察秋毫。如今修复河堤刻不容缓,这是关乎大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李县丞临走前,将此事托付于我,我定不负所望。大家齐心协力,修好河堤,等李县丞回来,看到原武县恢复生机,才是对他最好的支持!”王清晨只能尽力安抚。 百姓们听了王清晨的话,面面相觑却仍旧忧心忡忡,但也觉得在理。 “大人,我们信您,可这心里实在放不下李县丞。” “是啊大人,您救救李县丞吧!” “李县丞可是难得的好官啊!” …… 这一刻王清晨也觉得李岷此生算是值得了。 一个小小的县丞有这么多人惦记,此生无憾矣。 王清晨郑重地点点头,承诺定会关注李岷的情况,一有消息便立刻告知众人。 在安抚好百姓后,王清晨马不停蹄地回到堤坝施工现场。 这一日自底下乡镇存活下来的百姓也陆续朝着县城聚集,寻求最后的活命机会。 这些人员不少,全都是各自乡镇最后存活下来的,他们是在埋葬了各自族人之后才艰难往外寻求活路。 一时间高岗上的地方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虽然帮他堵漏的百姓多了起来,但是每天的吃食却是肉眼可见的下降。 以往,上工的人,一人还能冲一碗麦粉(晒干的发芽麦子磨的粉),但是如今汤水却已经清澈见底了。 估计已经断粮了,王清晨愁容不展,但是户部的调粮却仍在路上。 中午的时候,段柳带着数十工匠自上游而下算是解决了王清晨人手调度的问题。 这算是目前唯二的好消息。 至于另一个则是坝基的木桩已经全部打下,比王清晨想象中更快几分,接下来就是往其中填塞砖石,修固坝体了,那就比较快了。 不过粮食短缺,困扰的不仅是那些灾民,更拖累了王清晨的施工进度。 一下午时间堤坝上已经陆续出现许多力竭的百姓,这些人都是好几日没吃什么正经东西的了。 “大人吃点东西吧!”段柳悄悄递给王清晨半张饼。 他这次从上游支援过来的路上,还带了几百斤的大米。 但也仅够岸上这些劳工中午喝顿稀的,一顿就已经消耗了大半。 这半张饼还是他自己带的干粮,不过分给王清晨等一干匠人之后就不剩下什么了。 “派出去要粮的还没有音信吗即便要不来,可以先买一些应应急啊!”王清晨没有客气,中午他在高岗和堤坝之间来回跑,粒米未进,现在肠胃难受的厉害。 这还是他这么多年第一次饿肚子。 “大人,买不来的,如今河口仓被淹,黄河以上州县全都缺粮,关中缺的就更厉害了,下官来时带的这几百斤大米,还是郑县代县丞帮忙从衙门库房协调的,一路上的粮店都已经关门了,即便是有粮他们也不会卖的!” “这群该死的蛀虫!”王清晨脸色铁青。 这些粮商全都一个德行,肯定是要等到粮价最高的时候大赚一笔。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乏这种奸商。 “没粮食可不行啊!刚才下官看了,想要完全修复,凭我们现在的人力,至少也得五六日,若是下雨的话,那时间就更久了!”段柳脸色也并不好。 在郑县好歹还有粮食供应,这里真的难了。 王清晨愁眉不展,若是搁前世,这种工程一台推土机,一下午就搞完了,放在这里则只能不惜民力。 “不是还有马呢吗今晚把你带的那点粮食都给吃了,明日杀马吧!”王清晨别无他法。 这两日他也让人在黄河里尝试捕鱼,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虽说也有收获,但是还不够他们这些人塞牙缝的。 王清晨现在有点想要怼着高辅的鼻子开骂了。 这都几日了,一点粮食也没见,而且这里距离京师也只几百里路途,哪怕就是从京师匀一些也该到了。 这算是王清晨冤枉高辅了,含嘉仓的粮食不能调这是规矩,毕竟要首先保障京师有粮。 至于从冀州、棣州等地调粮。 不说各种手续,单在路途上就花费了不少时间,这可不是一个电话打过去就行的事情。 直到傍晚,原武县再次进驻一批人,具体的说乃是军队,不过规模不大,算是监控百姓的前沿哨所。 来人王清晨再熟悉不过,乃是景阳那家伙。 “你怎么来了” “我怎么不能来”看到景阳的时候,王清晨还是相当震惊的。 “京师现在情况怎么样”有景阳在,王清晨安心许多。 毕竟有自家好兄弟的话,出现意外情况的可能性就小了很多。 “陛下已经回京,这不就将我给调来了。” “呐,昨天的报纸,想必你关心的是这个,礼部搞了个什么‘新闻发布会’,搞的还挺热闹的!”景阳还是特意来找王清晨的,名义上自然是巡视灾情,不过眼神却是被那段溃堤所吸引。 “粮食呢”王清晨赶紧翻看起来,却不见具体调粮详情,说是已经着手调粮,却不说什么时候能到,能到多少。 这都是关键问题。 “已经在调了,得要时间”景阳知道的自然更多一点。 “你的吃食包在兄弟身上,至于其他人,我却是爱莫能助了”景阳说道, 他行军自然带着粮草,但是却不是供给灾民的。 “若是再没有粮食,明天开始百姓们就得宰杀家畜,甚至宰杀我们带来的马匹”王清晨面上满是可惜。 这些可都是复耕复产的工具!都是老百姓好不容易才从洪水中解救出来的。 但是没有粮食也不行,没有粮食难道让这些百姓饿着修复堤坝吗 王清晨现在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可惜现在河水太凶要不然还能让粮船运粮”段柳可惜道。 他们这次从上游顺流而下便是冒了极大的风险。 若是没有那几百斤粮食压仓,他们也不敢顺流而下。 这水比往日更急,更猛,更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