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学会走自己的路22
白色的姜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时云夏将路线图,还有王重运以及老太太的肖像照片发给了林三、林四。 这样,俩机器人就绝对不会送错货了。 且不说林三、林四两个机器人趁着没人注意把那些水果收进身体自带的空间中,既方便又可以保鲜。 时云夏目送他们抄近路往山下而去,就通过意识联系,从林一那边知道轻歌、墨砚那边碰到王逸览了。 而且,这位侯府大公子提出想要见她,还有时县令。 时云夏若有所思。 原主的记忆中,自从真千金回到侯府,那一家子无论哪位对她都是不冷不热的。 然而,她接触一圈除了侯夫人对她冷漠了点,其他人倒是没有多大的变化。 转念一想也可以理解,原主一直以为侯府就是自己的家和底气,王重运夫妻、还有一母同胞的王逸览就是她最亲的亲人,自然对他们的期待值是不一样的。 而换了灵魂的时云夏,却一直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这个世界,这些当事者。 所做的所有决定不一定是最有利的,却一定是最合适的。 虽然说未经历过原主的苦,哪里又能对她感同身受。 但是同样有一句话,不能只听片面之词,有的时候原主的记忆和观点真的只能代表她个人。 而和原主相关的人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没有所谓的主角关环的影响下,他们也有自己的立场和想法。 侯夫人为什么一直对原主不冷不热,而真千金一回到侯府就对她掏心掏肺 也许是她早就怀疑养在身边的这个不是自己的女儿,当亲生的自己找了回来,还以那么狼狈的姿态。 作为一个母亲,无论要怎么疼爱、弥补她都不为过吧。 再对上一个占据自己女儿十五年身份的外来者,只是不搭理而已,多正常的表现。 再说到老太太,在短时间内,她或许还会更喜欢假孙女,无论如何十五年时间的相处祖孙之间还是有感情的。 划重点:换错的是“孙女”不是“女儿”。 对她而言真假孙女真的没多大区别。 老太太可是老侯夫人,她自己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孙子辈嫡的庶的一大堆。 除了长房嫡孙是她的心肝宝贝,其他的孙辈能把人对上号都算是在老太太心里挂上号了。 所以,站在老太太的立场她也没有错。 在她选择离开侯府,老太太给她送来五百两银票,她得领情。 至于逍遥侯,多一个女儿少一个女儿真没差什么。 这点从他对时云夏说出,让她以双胞胎的名义留在侯府就可以看出来。 当然,她不同意这个处理方式,执意选择离开侯府,王重运也没有挽留就是了。 王逸览比原主大了两岁,没想到他到洛城游学竟然会来随泉县,既然知道了这个事情,那见上一面也是应该的。 时云夏在山居又逛了一圈后,便坐上飞车离开了。 古代位面就是这点好,没有无处不在的监控、天眼,只要有隐匿符箓,她就可以随便浪。 没两分钟她就回到县衙后院。 这时候,时夫人早就把林二送回来的水果安排好了去处。 “娘,您在忙什么呢” 时夫人正一脸喜色地摆弄着一颗颗橘红色的大桔子。 “呀,夏儿回来了。 你看,你送回来的桔子多漂亮,而且这个桔子皮丢了太可惜,我寻思着把它们全部做成陈皮。 这陈皮可真的太好用了,到时候,可以给你爹泡水喝。” 闻言,时云夏也不由感叹时夫人真的很会当家,试问又有几个人吃了桔子还会想着将桔子皮也制成陈皮的。 而且时夫人也算是歪打正着。 经过灵气侵染的桔子皮效果能差吗 “娘,您好能干,竟然还会做陈皮的吗不行,您不能只想着我爹,我也要娘亲手做的陈皮。” 时云夏毫无压力地撒娇,逗得时夫人喜笑颜开。 “好,好,肯定也给你留一份。” 母女俩亲亲热热说了一会儿话后,时云夏才说要去见时清淮。 “去吧,你爹天天念叨你。 说你宁可呆在山上也不乐意回来,也就是看过你大发神威一掌劈开大石头,否则哪里会放任你瞎折腾。” 说到自家夫君同意女儿上山种树建房子的事情她就怨气丛生。 见过宠闺女的,比如自家老父亲,却没有见过这么宠的。 时云夏这个被宠着的,只能陪笑的同时赶紧找借口溜了,溜了。 时云夏见到时清淮的时候,他正看着来自王逸览的拜帖。 “你那位兄长说要来看你。” 时清淮把手中的拜帖用力丢向时云夏,只见她抬手两只手指一夹,那张拜帖就到了她的手中。 她瞄了一眼上头的内容。 “人家是来拜访时县令,可不是时县令的女儿。” “呵呵!来人。” 时清淮的长随田方,敲门进屋。 “田方,你去告诉他明天未时正过来,别来早了,我闺女要睡午觉。” “是,老爷。” 长随退走后,时清淮看向没什么表情的女儿。 “怎样,没有意见吧!” “如此甚好!” 第二天,见到王逸览的时候,时清淮和他相谈甚欢。 “没想到贤侄到洛城的时间竟然只比夏夏早了几日而已。怎样将近三个月的游学可有收获” 王逸览深深一揖。 他们一行人刚刚抵达洛城书院的时候,就由书院的先生介绍了书院的历史、书院历代的杰出学子。 其中就有这位时清淮。 出身农家却年少出名,在科考上更像是开了挂,从考童生开始逢考必过且名次还不会太差。 如今,他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不过他能回到家乡附近任职,又岂非不是他能力的显现。 王逸览谦逊地说道。 “之前就在书院里听先生的事迹,更是让人敬佩不已。 晚辈自知才疏学浅,此次游学虽也有所得,但与先生相比,实是天壤之别。” 时清淮微微一笑。 “贤侄过谦了,科举之路若有所斩获于你而言不过是锦上添花,但是整个求学的过程却是可以让你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