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真的不见了
太子大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突如其来的灾难又骤然消失,但它们留下的伤痕成为了所有人的梦魇。
就在这灾难突兀消散的瞬间,各国最新的异能能量卫星发现全球的异能峰值仍在攀升。
似乎完全没有要停的意思。
人们因此变得惶恐不安,很多人觉得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他们的预感没错,灾难发生一周后。
变异再次来袭!
……
山林中。
发光森林周边,一群人类正在进行调查。
山林中多人丧生,尽管毛熊国官方对外保密,但内部已引起轩然大波,即使灾害不断,对上千人牺牲的事也未停止追查。
当时副官请求导弹攻击的语气焦急而含混,只知道部队遇到了一头可怕的金搓毛黑熊,其余一概不知。
更因卫星坠毁过多,加之夜晚昏暗,后方指挥部直到导弹爆炸才发现,部队报告的位置正是他们驻扎地。
中程导弹摧毁了一切线索,无人知晓导弹来袭那一刻究竟发生了什么。
导弹爆炸,上千人遇难。
这事已非契科夫所能压制,毛熊国最高领导震怒,命令立即调查。
一层层问责机制让涉及此事的人都惶惶不可终日,同时毛熊国再次派遣军队入驻。
这次,他们派了更多人。
正当他们紧锣密鼓调查现场时,异变发生了。
所有发光森林的荧光突然不见了。
完全消失了。
发光森林成了自由进出的地方,但首批走出森林的不是那些奇异生物。
而是浓雾!
十片发光森林,分布于各大陆,此刻同时弥漫起雾气。
白茫茫的水雾扩散极快,仅一夜之间,所有大陆都被雾气笼罩。
熊猫这几天刻意避开发光森林周围,生怕遇到调查事件的人类。
可水雾出现时,他立刻意识到,这正是当初在发光森林里遇见的诡异雾气。
同样的白雾,是否意味着那棵寻木树的小苗也出现了
这个想法一出,熊猫不顾周围的调查人员,借着夜色和水雾的遮掩,直奔发光森林。
或许不该再叫它发光森林了,因为荧光已不再。
荧光虽失,森林的奇特性犹存。好像仍旧有个无形的屏障,外面是灰黄的寒冬,里面却四季如春。
一路疾跑,没引起人类注意,熊猫直接冲进了森林。
一进去,他本能地看了看小地图。
发光森林的荧光消失时,那个红圈标记突然没了,熊猫本以为进森林后会再现,现在看来是判断失误。
不过就算标记没了,熊猫仍决定先去看看那面高耸的岩壁。
熟练地奔跑在熟悉的路线上,不久便来到巨大裂谷前。
沿着裂谷继续奔跑,通过上次那棵枯树,熊猫跨过了裂谷。
远处,高大的岩壁依旧。
不一会儿,熊猫跑到岩壁下。但眼前景象让他愣住。
刀砍斧劈般的岩壁浑然一体,上面根本没洞口。
“是我跑错地方了吗”
再次查看小地图,这里明明就是上次标记的位置。
熊猫心中疑惑,沿着岩壁又跑了许久。
来来回回不知跑了多远,熊猫甚至都开始喘粗气,仍旧没找到那个大岩洞。
它……好像真的不见了!
一个岩洞莫名其妙消失,让熊猫感到失落。
难道再也见不到那棵寻木树了吗
……
与此同时。
森林外。
面对突变的森林,关于导弹事件的调查全部暂停。
事情有轻重缓急,显然森林的变化更为重要。
于是,与后方指挥中心沟通后不久,两架军用无人机进入山林。
两架无人机朝不同方向,高速从森林上空掠过。
上次发光森林异常时,人们已发现森林内部广阔,不少学者提出空间折叠假说。
他们认为,发光森林是某种空间折叠的缩影,外表看不大,内部实则空间巨大。
这一理论缺乏实证,但得到了广泛认同。
这一次,无人机的侦察似乎更证实了这点。疾驰的无人机飞了很长时间。
最终,它们也抵达了那道高耸的岩壁。
一望无际的岩壁让后方观察者心惊胆战,这是前所未有的发现。
上次也有国家尝试用无人机探索森林,但几分钟后就坠毁了。
好在这次,无人机能顺利飞行。
“绕过去,看看岩壁后面是什么。”森林外的帐篷里有人说。
随即,无人机像翱翔天际的雄鹰,笔直冲向高空。
直线上升,直入云端。
直插云霄不再只是形容词那么简单,而是活生生的事实摆在眼前。
无人机沿着陡峭的石壁一路上升,足足飞了一万多米,可那高不可及的石壁尽头仍旧遥不可及。
“还继续飞吗”无人机操作员问道。
石壁无边无际,但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却是有限的,大概在两万米左右就会达到极限。
当然,这个极限很少用到,通常不会飞那么高。
此时一万多米的高度上,操纵无人机已经相当吃力,特别是紧贴石壁垂直上升时,强风劲吹,稍有不慎,无人机就可能撞上石壁。
“继续,再升一千米。”背后,有人沉思片刻后命令道。
随着高度的再次增加,无人机继续向更高处探索。
一千米的路程很快结束,显示屏上的数字定格在米,石壁依旧望不到边,所有人都感到难以置信。
初见石壁时,尽管它高大巍峨,但直观感觉顶多不过千米,绝不会超过万米。
然而,现在已经接近一万五千米,石壁依然连绵不绝,显然有悖常理。
仿佛石壁随着无人机的上升而不断增高。
但这可能吗
“先让无人机降落,再派一架上去!”有人坚定地提议。
众人惊讶地看着他,再派一架真的需要吗
但他是最高指挥官,军令如山,大家只好照做。
很快,第三架无人机飞入了林间。
当前两架从万米高空返回不久,第三架无人机才缓缓到来。
“两架继续升高,第三架拉远镜头。”
指挥官的指令让众人更加困惑,但还是不折不扣地执行了。
第三架无人机退到数百米外时,前两架再次向上攀升。
1000米。
5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