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璃居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齐王李景达接到朝廷旨意时,这位皇帝的亲弟弟、南唐的诸道兵马副元帅,正在王府中宴饮作乐,抱着美妾欣赏江南最时兴的歌舞。

见到宫中的刘少监进府宣旨,李景达连忙起身迎接,但听到冯延己将作为自己的监军使时,他的脸色顿时莫名阴沉了下来。

李景达,这位曾被烈祖李昪赋予厚望的四儿子,虽然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治军打仗的才能确实被李昪高估了,但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征战沙场的报国之心。领军出征,他自然是乐得效劳,至于与冯延己有何恩怨,倒要从往事说起。

李景达出生于杨吴顺义四年(924年),彼时李昪还是杨吴的辅助大臣,正值江淮大旱,百姓劳苦,而说巧不巧,史书记载“七月既望,雩而得雨”,天降甘霖之际,正好是李景达出生这天。这祥瑞之兆,使得李昪对这个四儿子极为喜爱,还取了个小名“雨师”。

真可谓出生就带着光环。

等李景达年龄稍长时,生长得又比其他孩子要高大魁梧许多,言行举止也颇有乃父风度,使得李昪越来越器重他。直到李昪受禅称帝后,立即封了景达为信王,甚至后来起了立嗣的念头,但终究因为宋齐丘孙成等人劝谏,长幼次序不可乱的缘故,放弃了这个想法。

而李景达似乎并没有因为皇位落空而心生不满,对于自己的兄弟手足从来都是友爱谦恭的态度,对于皇帝李璟这位哥哥更是敬重有加。

可李璟既然当了皇帝,本来就擅于揣测人心,又岂能因为李景达这些举止便对其松懈警惕?直到有一次兄弟二人同游皇宫后苑,泛舟池中时,李璟乘坐的小舟不慎翻了,而当时李景达在别的小舟上,虽然不会游泳,但还是毅然跃入水中将李璟托出水面,最后差点没给自己淹死。

李璟大为感动,终于释怀,而事迹传出后,百姓们也为这位齐王的忠正纯良所折服。于是李璟开始放手让李景达参与朝政,在得知皇太弟李景遂无心国事后,“贴心”地为其分忧,专门为四弟李景达设立了副元帅之职,分担皇太弟的军权。

自此李景达的权势开始与日增长,甚至渐有超过皇太弟的势头,而朝中的一些大臣,例如冯延己、陈觉之流,向来支持耳根子松软的皇太弟李景遂继承大统,于是想尽办法对其打压,经常对元帅府呈上的各类奏疏暗自使绊子。

李璟经常在宫中设宴,召宗室和近臣一同饮酒,冯氏兄弟与陈觉等人当然不会错过这等好时候,往往竭尽谄媚丑态,有时更是借着酒意喧哗大笑,而李景达又生性刚直,见冯延己等人的举动实在不忍直视,于是多次大声斥责他们,又反复劝谏李璟不应亲近这些奸佞之臣。

而冯延己仗着皇帝宠信,不仅没有收敛,甚至大胆地说出一些没头没脑的空话,表示李璟将李景达封王挂帅是自己的建议,换句话来说,就是李景达能有今天,都是拜自己所赐。

导火索源自一次东宫饮宴,那日冯延己装作酒醉,竟然上手抚摸着李景达的后背,大声说道:“你不能忘了我的功劳!”

一介臣子竟敢嚣张到冒犯堂堂齐王,李景达哪里忍得?顿时大怒,进宫面见李璟,请奏立斩冯延己。但李璟怎会听从,只是好生劝解一番,这事儿最终不了了之。

于是此后的每次游乐宴会,只要冯延己等人在场,李景达便借口身体不适,再也不去参加。

李景达与冯延己,两人从此水火不容。

如今李璟却下旨,让李景达挂帅的同时,还把冯延己这位仇家派了过来。这位齐王顿时头皮发麻,心中忐忑不已,不知冯延己又会在战时,故意做出什么膈应人的举动来。

皇命在身,李景达纵使无奈也不敢怠慢,火速披甲上马赶往北苑调兵遣将,召集金陵以及附近州府的六万禁军后,便连同冯延己一道,率军坐船沿水路出发。

而不出意料,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两人的争端很快便展现了出来。

由于先前南唐已将国中最为精锐的将士,尽数抽调去北伐,而李璟又对调兵增援催得太过紧促,于是李景达手中这六万人马,除了拱卫国都的一万禁军尚可称精兵之外,其余大部分都是久未经战事的弱旅。

李景达望着这满船的散漫军容,纵使自信心爆棚,此时也大打折扣。

再三思虑之后,为避免大军远征疲劳,决定趁着士兵们正精力充沛,先就近收复庐州,最后再北上与刘仁瞻及李源所部汇合,一同攻伐寿州。

但冯延己的想法却截然相反,对于他来说,此行正是重新建功,以博回皇帝李璟青睐的大好时机。而李璟不计前嫌,依然命他监军,说不定也是这个用意。

最关键的是,刘仁瞻与李源正在前线率军作战,这两人虽然与自己有过节,但用兵却不得不承认是把好手。若是按着李景达的战略,大军又要拖延数日才能赶至寿州,万一那时刘李二人已平息叛乱,那自己眼看到手的大功不就落空了么?

冯延己越想越焦躁不安,一方面恨不得早日飞到寿州,一方面又在心中祈祷刘仁瞻与李源最好战事失利。

于是不惜摆出了监军的架子,与李景达大肆争执了起来,而李景达也摆出了齐王的身份用以压制,两人就这么吵吵闹闹走了一路,亏得众将及时制止,才差点没动起手来。

直到七日后,大军终于从巢湖北岸登陆,并开始安营扎寨,准备攻城事宜。而此时两人又听闻,寿州、光州等地早已被刘仁瞻与李源收复,而眼前的庐州城于两日前也重新插回了南唐的大旗,前往金陵报捷的快马正在路上,不由得又惊又叹!

帅帐中,李景达轻轻放下手里的奏报,朝众将欣喜地叹声道:“我大唐能有刘李两位当世名将,实乃国朝之幸啊!”

此次受召前来作为副将的彭师杲,数月以来听闻李源的种种功绩,内心早就翻腾不已,此番又是千里驰援平定叛乱,建立如此功勋,想必皇帝又要对其大加封赏。

彭师杲此时忽而想起当日临别之前两人的誓言,暗自攥紧了拳头,脸上掩饰不住的兴奋。

“既然叛乱已定,本王决意大军即刻班师——”

“不可!”李景达话音未落,冯延己按捺不住,突然起身打断。

正处于胜利喜悦中的众将闻言也茫然不已,而李景达也并未生气,只是眯起双眼,戏谑地应道:“监军意欲何为?寿州叛乱已然平定,怎么,难道还有叛军不成?”

冯延己本就是仓促出言,此时满脸通红,片刻后才在众人的目光聚焦下,憋出一句:“正是!”

“哦?那本王倒是要请教监军一番,何处还有叛军?”

冯延己似是已有对策,随即大声道:“虽然三州之地已收复,但叛乱初定,人心难测,保不齐还有叛军余孽!而刘仁瞻、李源两位节使到底还要返回各自驻地。依本监军看,我大军应即刻前往三州整顿诸事,安抚民心,待陛下旨意下达,才可班师回朝!”

李景达皱了皱眉头,仔细寻思了一番,虽说眼前这人与自己结怨已深,但此话倒是不无道理。

于是咳嗽了一声,下令道:“彭师杲、朱元,命你二人各自领军一万,分驻庐州光州!”

彭师杲及朱元两人皆是虎将,无奈在金陵憋屈了许久,此时目光闪烁,出列大声道:“末将遵命!”

“其余诸将,便随本王领大军即刻前往寿州!”

“末将遵命!”

军令既下,众将连忙出帐各自前往整军。此时李景达偏过头,朝冯延己慢悠悠地问道:“如此,监军可还满意?”

只见冯延己松了一口气,随即眉开眼笑地拱手道:“殿下英明。”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回到山村当老板

回到山村当老板

现实很天真
山村里的山美,山村里的水清,山村里的空气闻起来都带着甜味;这里山花烂漫,这里野味多多,这里有无穷无尽的乐趣,既然重生回来了,那索性就窝在这里,好好经营,将家乡..
军史 连载 36万字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清清冷冷的上条秀子
现代医生张嫣遭遇车祸,灵魂意外穿越到大明朝,成为了当朝太后。脑海中不断浮现原身的记忆,她惊觉自己与原身同名,且是朱瞻基之母、朱高炽之妻。当她闭眼时,竟发现脑海中有一部能获取任何信息的神奇手机通过脑海中的手机,张嫣深入了解朱棣叛乱的前因后果,以及朱允炆的悲惨结局。她见证了靖难之役的残酷,对这场叔侄之间的争斗感慨万千。
军史 连载 48万字
炮灰打脸日常

炮灰打脸日常

火焰淡黄
嫡女逆袭的故事中,她是炮灰。手帕交奋斗的故事中,她是炮灰。表妹变万人迷的故事中,她是炮灰。丫环上位为王妃的故事中,她是炮灰。……伪炮灰?真穿越女傅佩瑶,漫不经心..
军史 完结 5万字
让我来选择文明?

让我来选择文明?

山水入梦
李满穿越到大朗朝成为楚王世子,还是独生的那种。谁知刚穿越过来,什么福都没享到,反而挨了一顿毒打。差点没把他打死!原来这副身体的原主人是一个无恶不作的纨绔,京城里最大的臭虫。搞得他什么都没做,就背上了一个人厌狗嫌的帽子。也罢,当个普普通通的富贵世子也挺不错。谁知因祸得福,获得了文明选择系统。从此以后,这方天地逐渐走向的新的未来!是选择科技文明?血肉苦弱,机械飞升!还是选择修仙文明?长生不老,大道三千
军史 连载 36万字
火中金莲

火中金莲

老衲不能吃素
神仙都由人来做,人要成仙路漫长。一个凡人向仙人转变的进化历程。修仙境界划分:练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P;本书属于慢热型,前期铺垫有些长。设定借用了《..
军史 完结 143万字
明末争雄

明末争雄

如梦观影
不小心穿越到明末乱世怎么办?鸡肋的金手指,封建保守的原生家庭,鸡同鸭讲的亲戚朋友…看主角如何一步步团结各路人马,扭转乱世结局,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军史 连载 12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