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昔日辉煌
浮游1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贾宝玉看着贾宝玉:“半年没见,你一点儿也没出息。”】 【贾宝玉道:“诶,妹妹可变得有出息了。”】 【“不但个儿也长高了,还学会办事了。”】 【贾宝玉从怀里取出一串珠,放到林黛玉手上:“这是北静王送我的礼物,我给你留好长时间了。”】 【“什么臭男人拿过的东西,我不要它。”林黛玉嫌弃地将串珠丢到一旁。】 弹幕: ——“哈哈哈哈,臭男人,苏辰打这几个字的时候,真的不会笑出来吗” ——“北静王爷:有被冒犯到。” ——“半年了还有味儿” ——“林妹妹有个性,这可是皇上亲赐的东西。” ——“皇上:你觉得你很幽默” ——“反啦!反啦!抓!给我把这个人抓住!别让她跑咯!” 【王熙凤屋中。】 【一家人正在吃饭。】 【贾琏唤下人:“快盛饭来,吃完了还要到珍大爷那儿商议事情呢。”】 【“是。”丫鬟盛饭去了。】 【同桌吃饭的王熙凤问贾琏:“刚才大爷找你什么事”】 【贾琏道:“就为大姐省亲的事。”】 【王熙凤高兴道:“这么说,省亲的事准了”】 【贾琏道:“虽不十分准,也有八分准了。”】 【一旁的赵嬷嬷激动道:“阿弥陀佛,原来是这样。”】 【“这么说,咱们家要准备,迎接咱们家的大小姐啦。”】 【“那还用说。”贾琏挑着菜。】 【王熙凤高兴道:“若真这样,我可要见大世面啦。”】 【“听说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南巡的故事,比一部书还热闹。”】 【“偏我生的晚,没造化赶上。”】 【赵嬷嬷感慨回忆道:“那可真是啊,千载难逢。”】 【“记得那时候啊,我刚记事。”】 【“咱们贾府在姑苏一带啊,修造海舫,修理海塘,只为接驾一次。”】 【“那银子花的呀,跟淌水似的。”】 ——“皇帝南巡就要哗啦啦花银子,他们还这么高兴” ——“跟现在办奥运会一样一样的。” 【听着这里,王熙凤连忙放下酒杯,炫耀道:“我们王府也接过一次驾。”】 【“那时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之事。”】 【“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王家的。”】 【赵嬷嬷奉承道:“如今还有个口号呢,叫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来请江南王。”】 【“这说的,就是奶奶家的事了。”】 【“对了,还有江南的甄家。”赵嬷嬷走到贾琏身边,继续向二位主子说道。】 【“独他家呀,就接驾了四次。”】 【“要不是亲眼所见,跟谁说,谁也不信呐。”】 【“别说那银子成了泥土,凭世上有的,没有不堆山填海的。”】 【“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 【“他们家怎么那么有钱呢”王熙凤问道。】 【赵嬷嬷回答:“告诉奶奶一句话吧,这不过是用皇上家的银子,往皇上身上使罢了。”】 【“谁家有那么多闲钱,买那个虚热热闹去啊。”】 ——“胡说,说这话不怕杀头吗” ——“赵嬷嬷你的知识层面太高了哈哈哈哈。” ——“不敢想象,这都是些什么样子的富贵人家。” ——“苏辰为我们打开了天宫一角,咱们读者也算是误闯天家了。” ——“凤姐家里也不简单哟,都是供奉皇室的官。” 【说话间,香菱进屋来:“二奶奶,我们太太说,问奶奶吃完饭没有。”】 【“噢,你先去吧,我知道了。”王熙凤回答道。】 ——“香菱不就是甄家的吗,赵嬷嬷说的是这个甄家” ——“这些丫鬟感觉作用基本就是电话。” ——“真讽刺啊,富贵人家的小姐,现在也只能来贾家当丫鬟了。” 【王熙凤漱好口,出门来,迎面撞上贾蓉。】 【“婶子。”贾蓉上前打招呼。】 【“什么事”王熙凤问。】 【贾蓉道:“我父亲打发我回叔叔,老爷们已经议定好了,从东府花园起,转到北边。”】 【“丈量了三里半地,盖省亲别院。”】 【贾琏出来道:“这个主意才是正经,省事多了。”】 【贾蔷上前道:“下姑苏聘请教习,采买女孩子,置办些乐器行头的事,大爷派了侄儿去。”】 【“你”贾琏剔着牙,不屑道,“你行吗”】 【贾蔷谄媚道:“侄儿学着办就是了。”】 【王熙凤对贾琏道:“你也太操心了,孩子们这么大了,没吃过肥猪肉,还没见过肥猪跑吗”】 【“依我说,就很好。”】 【自家媳妇儿来劝,贾琏立刻宠溺地对王熙凤道:“你说得对,我不过替他们筹算筹算。”】 【贾琏回过头问贾蔷:“你下江南,银子动哪一处的”】 【未等贾蔷回话,王熙凤便道:“江南甄家还收着我们五万两银子呢。”】 【“先支三万两应着。”】 【贾琏道:“赖爷爷也是这个主意。”】 【“不错。”贾蓉道,“婶子要什么东西,开了账,让蔷兄弟给买回来就是了。”】 【“放你娘的屁!”王熙凤教训贾蓉,“我东西都没地方搁呢,稀罕你们鬼鬼祟祟的。”】 ——“哈哈哈哈,风儿能不能对贾蓉好一点,人家刚死了老婆呢。” ——“凤姐一直在骂贾蓉。” ——“贾蓉暗示凤儿开回扣呢,就该被骂。” 【贾家几位家长,聚在一起商议省亲园子的规划。】 【桌上铺着省亲园子的设计图纸,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 【“这里接东府的花园起,一共是三里半。”】 【“东府会芳园,从北拐角墙下引来一处活水。”】 【“这里就不用再引了。”】 【“山石树木,亭台栏杆不够,从大老爷园里移来一些,又可以省许多财力啊。”】 【“这位山野子老先生,亏他如何想得出来,”】 【山野子说道:“想来王母瑶台,蓬山仙阁,也不过如此了。”】 ——“来了我的专业,来了园林设计。” ——“这么大的工程,需要测量吗。” ——“大家好,我是路子野老先生。” ——“如果按一里五百米算的话,方圆三里半大约三平方公里。这园子够大的。” ——“贾家真有实力啊。” ——“这让我想起给老佛爷造园子过生日。贾府为了贵妃省亲专门造一个园子,会不会太铺张浪费了。” 【经过十八个月的建造,设计图纸成了现实建筑。】 【贾政前来视察:“都竣工了吗”】 【“等老爷瞧了,好题匾额。”工匠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