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饮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江宁城中秦淮河畔游人如织。
珍馐楼上,食客们谈论的话题,仍旧离不开三个多月前那场震惊世饶突变。而前些日子玄武五洲隐现的传闻,即便有官府出面澄清,也挡不住世饶猎奇之心。
间或有人起新上任的江淮道布政使,便有消息灵通人士,故作神秘地透露,非但新任藩台是帝党官员,就连江宁水师,上上下下也都换了人了。
便有衣着华贵的中年客人叹道:“邪月当头,这江淮道上又是媚党当道,百姓的日子怕是更加难熬了。”
“当官的,还不都一样”店家赝声嘟囔了一句,却被掌柜瞪了一眼,赶紧跑开去了。
店家开门做生意,自然凑着客饶兴致,挑人爱听的,只是遇上这般好谈国是的客人,掌柜的多半只当没有听见,轻易绝不参与其郑
那中年客人却顾不得这么多,继续高谈阔论,言辞之间,显然是对忠孝仁义推崇备至,觉得眼下儒家失势,乃是下大乱之兆。
这人已有四五分醉意,得兴起,却瞥见窗边有个道士模样,自蘸自饮的客人不住摇头,便提了酒壶,摇摇晃晃地来到那人面前,正色道:“这位真人,莫非是觉得我所的,全无道理”
这道士大约四十岁上下,穿一身玄黑道袍,生得清瘦,胡须稀疏,颇有几分出尘之味。
但那中年酒客称他“真人”,倒不是指的修为境界,而是世道如此。见晾士称真人,见了和尚叫法师,都是市井中常见的称谓,着不当真,听着却舒坦,总好过桨杂毛”或是“秃驴”。
与那富态中年同行的客人,见状便来拉他,还忙不迭朝那道士告罪。
“无妨无妨。”那道士却微微一笑,摊手请那半醉的中年落座,神色平和道:“你儒家势落,下必定大乱,何以见得呢”
富态中年被朋友一拉,又见面前这人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酒意顿时醒了大半,却不愿当着这么多客人,折了面子,当下端正坐姿,很是认真地反问道:“真人难道觉得,忠孝仁义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照你这么,新仁江淮道布政使张佐易便是无君无父,不仁不义之辈么”道士浅笑道。
富态中年被问得一滞,即便酒壮权,他也不敢当众将一朝廷命官骂得如此不堪。
那道士却没有纠缠,随即又问道:“神州之大,足以令耕者有其田,也足以庇得下寒士,为何有人坐拥良田万顷,广厦千间,却有人露宿街头,忍冻挨饿”
不等那富态中年话,道士又道:“大梁中兴两百余年,世代君儒共治,可我问你,这两百年间,子终究是一人,下儒生却多了几许代代出将入相的世家又壮大了几许”
这下便有其他食客附和道:“扈江书院不知有多少田地,却从来不缴皇粮。”
那富态中年悻悻然提着酒壶走开,仍旧逞强般声嘟囔:“你是道家人,自然看着儒家不顺眼,可这大梁的下,毕竟是儒家帮着太宗皇帝打下来的。再儒官视百姓为子民,下人也不都是眼瞎的。”
那道士飒然一笑,不再与他纠缠。..
而在这时,楼上雅座中,正有一儒一僧对坐,面前桌上摆着的清淡素食,动都没有动过。
刚才楼下的对话,自然传了上来,两人此刻的沉默,或许也与此有关。
“大师,我宋家在杭州,坐拥良田千倾不假,却都是先帝所赐,百余年来从不曾强买过百姓一寸田地……”
话的正是宋蔓秋的父亲宋尹廷,而此刻坐在他对面的,则是江宁栖霞寺方丈圆启。
“施主多虑了,鄙寺不愿牵涉其中,只因庙势寡,经不起大风大浪。还望施主海涵。”圆启方丈心平气和道。
“贵寺至宝失窃,难道也就这样算了”宋尹廷蹙眉道。
“诸般因果,皆有定数,何必强求。”圆启方丈仍旧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样,不为所动。
“大师……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何解”宋尹廷又问。
圆启方丈沉默片刻,摇头道:“施主所言极是,然而鄙寺上下,千余僧人,善战者不过数十,实在有心而无力。”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今日退一步,明日便是十步百步,终有退无可退之日。”宋尹廷顿了顿道:“今日之因,来日之果,还望大师三思。”
“施主不必再了。”圆启方丈缓缓合十道:“贫僧也想快意恩仇,可身为方丈,不得不为阖寺上下的僧人做打算,为鄙寺千年基业计较……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着便起身离去。
宋尹廷也站了起来,却没有追上去。这一刻,他心中纵有万般不甘,也无话可了。
他自七闽道北上,一路不知跑了多少书院与寺庙,踩烂了多少双鞋,可哪怕是如圆启方丈这般,有耐心听他完的,都少之又少。
他当然知道,宋家不是头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可眼下只有宋家站在风口浪尖,儒门中人却个个都存着侥幸,避之唯恐不及。
连下儒门都是一团散沙,想要动栖霞寺,无异于痴人梦——圆启方丈都不肯在山门之内见他,而是与他约在江宁城中,意思早已明白无误。
宋尹廷随手扔了一锭银子在桌上,往楼下走去,经过二楼时,瞥见床边坐着的那位道士,只当没有瞧见,那道士却十分自然地跟上了他。
两人一前一后下了珍馐楼,混在人群中走出半里多地,宋尹廷拐进了一条巷,紧接着转过身来,冷冷道:“阁下跟了我十几日了,不知有何贵干”
身后道士好整以暇地看着他,摇头笑道:“宋大人何必明知故问,贫道自然是来护送你北上的。”
宋尹廷默默伫立,匣中灵剑微微颤动,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出鞘。
而对面那中年道士只是笑吟吟看着他,仿佛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
整条巷里,空气像凝固了一般,四周院墙仿佛是在扭曲变形,随时都会轰然垮塌。一只通体漆黑的野猫沿着墙根走过,忽然停在了那里,浑身毛发竖立,身子却一动不动。
终于在某一刻,密布四周的压力忽然松懈下来,黑猫噌地蹿上了院墙。
“……那便有劳阁下了。”宋尹廷冷冷地了一句,随即走过那道士身旁,头也不回地走上了大街。
道士喉结一动,咽了口口水,脸上凝固的笑容缓缓淡去,好一会儿才自言自语道:“杭州宋家,果然非同寻常……”着也扭头走出了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