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爱吃鱼老鼠爱大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常洛出生后,根本没享受到皇长子的尊荣,而是倍受冷落。

朱翊钧从不正眼看他,更不把朱常洛的生母王氏当回事,一直令其幽居冷宫。

直到二十三年之后,朱常洛生下了皇长孙朱由校,才勉为其难封王氏为皇贵妃。

万历十四年正月,老三常洵出生,朱翊钧欣喜若狂,立即进封常洵生母郑氏为皇贵妃,每日亲往探视。

厚此薄彼一目了然。

历朝历代,皇位都是世代相承。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妻生为嫡,妾生为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朱元璋分封诸王,专门立下家法,"东宫不待嫡,元子为太子,诸王为藩王"

朱常洵出生后一个月,内阁大学士申时行领衔上书,请依祖宗家法,封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朱翊钧正在兴头上,批复说,长子才虚岁五岁,不急,等过几年长壮实了再说。

老实说,这话也没什么大毛病。皇后还很年轻,焉知这二三年不会生出儿子,如果急吼吼立庶长子为太子,到时候有了嫡子往哪里摆

但文官们不这么以为,认定皇帝有废长立幼之心,一窝蜂上书早定国本,请立皇长子常洛为太子。

朱翊钧年轻时还是很讲道理的,耐心解释,等过二三年,皇后的确无所出再说。

文官们不依不饶,还异口同声地说:"英宗、宪宗、孝宗、世宗、穆宗均非嫡子,就是陛下本人,也非嫡子。"

你踏马的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你究竟是傻啊,还是存心恶心人啊

朱翊钧炸毛了,怒喝道:"与我拉出去,重打二十板子!"

一时间,文华门外"啪啪啪"的板子声和"哎哟哟"的叫声交织在一起,好不热闹。

老实说,文官们并不在乎谁当太子,谁当皇帝,他们在乎的是能不能拿捏住皇帝。

朱厚熜以藩王入继大统,杨廷和、杨慎父子与之斗法,不许朱厚熜认亲爹,挑起"大礼仪"之争。

朱厚熜人小鬼大,一手玩阴的,一手玩阳的,把文官们整得欲死欲仙,玩弄于股掌之上。

申时行等与其说他们在帮朱常洛,不如说他们在坑朱常洛。

他们就是在效法杨廷和、杨慎父子,以"争国本"为名,行压制皇权之实。

朱翊钧有许多毛病,但绝对是个聪明透顶的人,他心里跟明镜似的,如果一开头就听文官摆布,这一辈子就别想抬起头来。

但他毕竟是张居正手把手教了十年的,骨子里还是一个规规矩矩的好孩子,不像他的爷爷朱厚熜那样野那样刁。

在经历了整整十五年国本之争之后,终究还是册立十九岁的朱常洛为太子。

沸沸扬扬的争国本,争了一个寂寞。

朱常洛就是皇权与相权之争的牺牲品,是文官们硬顶上去的,不是朱翊钧心甘情愿立的。

每当看到这个儿子,朱翊钧就会想起那些乱糟糟不堪回首的日子。

多少个夜晚,他都梦见文官们像疯狗一样扑上来咬他,他拿着板子打呀打呀,打碎一个狗头,又冒出来一个狗头。

打不完,根本打不完。

深宫之中,最不缺的就是势利小人。

朱翊钧不拿朱常洛当人,连太监也敢欺负他。

太子东宫讲官郭正域第一次见到朱常洛时,正是寒冬腊月,地上白茫茫一片,屋檐上挂满了粗壮的冰棱。

太监们在隔壁的房子里烤着通红的火炉,吃着点心,太子却在这边冻得瑟瑟发抖。

郭正域踢门而入,指着太监鼻子厉声问道:

"你们就是这样侍候太子的吗谁给你们胆子冻坏了太子,你们担得起吗去,把掌印太监叫过来!我要问个明白!"

太监们连眼皮子也不抬一下,漫不经心答道:"你谁呀,汪汪啥"

郭正域勃然大怒,"我是太子讲官,主辱臣死,今天我就死在这里,为太子争一份公道!"

说着,就要往柱子上撞。

太监们这才拍拍屁股,慢条斯理走了。

朱常洛拽住郭正域袖子,畏畏缩缩道:

"郭先生,你是个好人。你有所不知,此辈皆是郑贵妃跟前人,不是我能得罪的。从来子凭母贵,天下谁人不知道我是都人子只要郑贵妃肯放我一条生路,我宁愿将太子让给福王。"

太子如此懦弱,郭正域摇头叹息,劝谏道: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太子是天下根本,有祖宗三百年家法护持,谁敢拿太子怎么样自助者天助,太子当自振作,奋发图强,将来光大祖宗基业,做个比肩尧舜的圣君,青史留名!"

朱常洛已经被养废了,毫无志气可言,表面上应承,实际上和朱载垕、朱翊钧一样,只想寻欢作乐,混吃等死。

万历二十六年发生沸沸扬扬的"妖书案",被朱翊钧轻描淡写压下去了。

万历二十九年,朱常洛终于被立为太子,可是郑贵妃依然不死心,小动作不断。

万历四十三年又发生了更加骇人听闻的"梃击案“。

郑贵妃宫中太监刘成、庞保指使张差,在光天化日之下,闯入慈庆宫,要打死朱常洛。

事发之后,刑部要求提审刘成、庞保。

朱翊钧不许,只将张差杖毙了事,将此事强压下来,如此袒护郑贵妃,天下为之哗然。

朱常洛生母王氏病死,一年后才被草草安葬,仪式极其简陋,皇太子妃郭氏病故,丧礼迟迟不得举行。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朱常洛有多不受待见,朱常洵就有多受宠。

依照祖制,藩王十五岁必须就藩,严禁滞留京师,无诏不得回京,不得擅离藩地。

朱常洵封王之后,快三十岁了还赖在北京不走,出入乾清宫如履平地,擅用太子仪仗,出警入跸,前呼后拥,嚣张无以复加。

如此逾越礼制,本末颠倒,引得朝野内外盛传太子将废,福王将取而代之。

直到万历四十二年二月,在大臣们不屈不挠的抗议之下,朱翊钧才不得不命朱常洵前往河南洛阳就藩,其排场之大令人咋舌——

一支由一千一百七十二艘船组成的船队,载着福王府一干人等及大量金银财宝,由一千一百名士卒护卫,浩浩荡荡向着洛阳进发。

……

慈庆宫在东华门边上,文华殿左侧,离乾清宫很远。

朱由校撒开脚丫子在宫里狂奔,跑到仁德门时,迎面撞见了太子伴读王安。

王安忙问:"长哥儿,慌慌张张的,这又是怎么啦"

朱由校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捂着胸口,急道:“王大监,我爹醒了……“

太子沉迷酒色,终日烂醉如泥,前天吃了崔文昇进献的逍遥快活丸,彻夜狂欢之后,晨起大泻不止,竟然昏了过去,现在终于醒了!

王安连声大叫:“好好好!"

朱由校叫道:"可是又昏死过去了!"

"哎呀!我的天啦!"王安捶胸顿足,往慈庆宫跑。

乾清宫西暖阁中,朱翊钧正躺在藤椅上闭目养神,内官监掌印太监李恩躬身走了进来。

朱翊钧微微睁开眼,问道:"什么事"

李恩低声道:"方阁老在乾清门外等了三天了,问简拔阁臣的谕旨什么时候批发"

朱翊钧抬眼看了看李恩,漫不经心问道:"知道了,还有什么事"

李恩低眉顺眼答道:"校哥儿在阁子外面候着。"

"他来干什么"

"说是……说是太子不好了……"

朱翊钧半晌才说道:“不好了就传太医,我又不是郎中,找我干什么"

雨过天晴,落日的余晖洒在宫廷。

慈庆宫中一片忙乱,乾清宫中朱翊钧却没事人一样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对于他来说,这个懦弱无能的儿子不过是个活死人,死了就死了,有什么要紧的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古月仙临

古月仙临

贝母上仙
故事发生在明朝末年,在那个由奸臣魏忠贤统领的朝代,朝野上下,江湖之中无不糜烂着腐败之气。然而,再这样一个乱世,有一个热血神棍,他虽然平时经常坑蒙拐骗,却总能以..
军史 连载 11万字
金玉良医

金玉良医

寂寞的清泉
【清泉的新书《农家娇女》已经上传,请亲们多多支持!】为给老驸马冲喜,长亭长公主庶孙迎娶陆家女……新娘……却……现代女医穿越而来,面对糟糕的局面,陆漫只..
军史 完结 154万字
冰山美人不倾城

冰山美人不倾城

冰轩空羽
传说中,有一把妖刀叫做莲华,能够逆天改命。曾经的她,也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一副天卦,灭国妖女。既然你们都想要我死,那么你们就陪着我一起下地狱吧!嘴角噙着..
军史 连载 36万字
穿越符文之地,疾风亦有归途

穿越符文之地,疾风亦有归途

和羞走
一名叫张柒的地球小伙,莫名其妙穿越到符文之地的艾欧尼亚境内。在系统的帮助下他精通了御风剑术,他想着符文大陆的纷纷扰扰都与他无关,自己唯一的目标就是提升实力,找到返回地球的方法,可是事与愿违。“又一把疾风之刃,这是谁教你的?”“什么?我没有!不是我!你师父的事跟我没关系!”张柒不属于这个世界,他像一阵风刮过符文之地,想不留痕迹地找到自己的归途,但终归会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如此这般,一段旅程便开始了。
军史 连载 8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