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被当成挡箭牌的青梅(31)
恭蔷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原本昏暗的床帘内,有一抹红烛的暖光悄悄钻了进来。 借着这抹光,慕舟看清了悬在她身子上方的苏侑白。 他额头浮起一层汗水,随着他的动作缓缓汇聚到一起后,滴落下来。 恰好落在慕舟的锁骨上。 滚烫的汗水让她颤了下,肩膀忍不住瑟缩。 苏侑白很快按住她的肩头,叫她动弹不得。 这个时候的他,远比平日里要霸道许多。 他低下头,吻去那滴汗,随后顺着颈子吻上来,含住她的唇。 慕舟整个人都红透了。 身上抖得更是厉害。 酥酥麻麻的痒意不断袭来,她控制不住的想要扭动身子,可腰肢却被苏侑白死死按住。 破碎的低泣在喉间溢出。 恼人的羞意让她情不自禁地掉了泪,连规矩体统也全都忘掉: “苏侑白……” 她嗓音又甜又娇,羞愤混合着撒娇喊了他的名字。 苏侑白喉结滚动,眼底是再也无需压抑的暗炙。 他低头咬住她的唇,低沉嘶哑的声线仿佛刮过慕舟的耳膜: “舟儿喊我做什么” 语调里,竟是带了一丝笑。 他仍旧慢条斯理,一点一点撕扯掉慕舟最后的理智防线。 让她和他一起沉沦。 他掐着那把细腰,缓慢揉捏感受着不盈一握的纤弱。 她好像哪里都是软的。 此时的慕舟眼尾染上一抹媚态的红晕。 羞人的模样娇俏又迷人。 他喜欢这样的她。 只因他而迷乱的慕舟。 …… 慕舟后半夜醒过一次,她被苏侑白紧紧抱在怀里。 迷迷糊糊中,苏侑白发现她片刻的苏醒,犹豫都没有就亲了过来。 “舟儿的体力比我预想的要好许多,是我低估了舟儿。” 此时的苏侑白也忘记了什么皇上皇后,他只知道怀里的温香软玉是他的妻子。 他的吻越来越放肆。 之后慕舟再次被迫清醒。 第二日直到日上三竿,她才在宫女的伺候下起身。 等她坐在桌前准备用膳时,外间传来声音。 慕舟一抬头,就见宫人已经跪了一地。 “参见皇上。” 苏侑白来得倒是巧。 他直接坐在慕舟身侧,宫女立刻摆上一副新碗筷。 慕舟饿坏了,没搭理他直接吃起来,苏侑白也不在意,瞧了眼她眉间还算尚可的精神,顿时也觉得有些饿。 见慕舟对那道蟹粉狮子头情有独钟,他道: “御膳房新到了一位淮阳菜师傅,这道蟹粉狮子头是他的拿手菜,你若觉得不错,以后让他来你的小厨房。” 皇后的寝殿是御宸宫,紧邻皇上办公批奏折的勤谏殿,但和皇上的寝殿却有些远。 所以苏侑白索性也直接搬了过来,和她同住一处。 如此下朝后也能直接过来。 听到他的安排,慕舟没拒绝。 在自己的小厨房吩咐也方便些。 她吃得不算快,用餐礼仪到位,却吃了不少。 这不合规矩。 一旁的嬷嬷看得胆颤心惊。 原本皇后娘娘见到皇上不起身行礼就算了,用膳时也不顾及皇上,自顾自的吃。 尤其,吃的还这样多,也不知道皇上会不会动怒。 大夏王朝除了那些武将,男男女女都吃得很少。 每碗饭只用半碗,每道菜只吃两口。 还曾有诗人特意写诗赞美过这样的用膳习惯,称其吸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 引得年轻男女们争相模仿。 可娘娘却已经用了一碗半的饭,那蟹粉狮子头娘娘喜欢,几乎吃掉大半。 她一颗心紧张的提起。 不过,她偷偷观察了几瞬,见皇上面上不仅没有丝毫怪罪,反倒看着皇后娘娘笑的温柔。 甚至,皇上还主动给皇后娘娘布菜。 她心里那颗大石头这才稍稍放下。 或许,皇上就是喜欢皇后娘娘这样也说不定。 天色才暗下来,床帘就被放下。 “苏侑白!哪有做皇帝的这样早就回寝殿,你不是说要勤政爱民” 慕舟一边推搡着埋在自己颈窝的他,一边忍不住嗔怒。 苏侑白在她的颈间留下一枚印记,语调慢悠悠的道: “勤政爱民固然重要,夫妻和谐一样不可落下,朕自然不能顾此失彼。” 他暗哑的嗓音有些发闷,滚烫的气息喷洒在肌肤上,让慕舟忍不住瑟缩。 她的颤动自然被苏侑白察觉。 他一把将人抱起,让她攀着自己的肩头。 苏侑白轻笑一声,在她耳边道: “舟儿怎么这样轻,朕一只手就能将你抱起。” 腰间肆虐的大手让慕舟腮边绯红成一片,可这样被抱着她没有安全感,双臂自然不敢放开,只能紧贴着他。 偏偏苏侑白还在她耳边颠倒是非: “舟儿为何抱得这样紧” “原来,舟儿也喜欢如此。” 慕舟紧咬着下唇不敢发出一丝声响,生怕刺激的他更加放肆。 此时听到他这样说,羞得恨不能咬他一口。 她也确实咬了。 苏侑白瞬间浑身紧绷,闷哼一声,随即手上就更用力了一些。 慕舟的衣衫并未完全褪下,可这样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样子,只会让人更想欺负。 苏侑白眸色幽暗的紧盯着她,呼吸愈发急躁。 她衣衫凌乱到几乎看不出服饰原本的样子,隐隐露出的肌肤上,还沾染着他留下的点点红痕。 这一晚,又是闹到后半夜。 慕舟和苏侑白在成婚第十年时,曾有一位胡大人不死心,试图逼迫苏侑白选秀广开后宫。 结局就是在苏侑白的示意下,新科状元提出了“废黜贞节牌坊,推行寡妇再嫁”的新政。 此政策一出,瞬间引起争论和抗议。 尤其,那位逼着苏侑白选秀的胡大人,他的长子新婚夜离世,家中儿媳守节多年。 儿媳娘家也是官宦人家,心疼女儿年纪轻轻就守寡,曾想过将女儿接回改嫁,可胡大人却道“改嫁女辱没门楣,只可守节或殉葬。” 在这种话的逼迫下,儿媳娘家只能作罢。 此政一推出,为了推行顺利,各官员必须做出榜样,谁家有守节女,要么回娘家,要么为其择一门婚事。 在苏侑白的示意下,新科状元不断给胡大人压力。 胡大人气得头风发作,一病不起,妄图蒙混过关,结果就是他的儿媳趁着他养病期间,被娘家接走。 没多久,娘家就又为她择了一位新婿。 新政还规定,守节三年以上者,夫家需出一笔嫁妆。 于是,胡大人只能捏着鼻子出了这份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