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虚实难测(上)
大猫艾瑞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建安六年一月上旬,一场罕见的暴雪席卷陈留,随后连下三日,天地间一片苍茫素白。 这日深夜,陈留济阳城曹军大营内,大将昌豨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河内司马氏二公子司马懿,更是当下袁绍大将军府参军! 曹军大营之中,昌豨已屏退左右,唯留其与司马懿二人。 两盏昏黄的油灯在穿堂寒风中摇曳,将二人身影拉得忽长忽短,平添几分诡谲之意。 主位之上,昌豨腰悬长刀,身着战甲,却须发蓬乱,面容疲惫,显然已多日未卸甲。 与昌豨对面而坐的,正是一身青色儒衫,外罩大氅,面容清癯的司马懿。 他似乎并不急于开口,反将双手伸向面前炭火正旺的火盆,一副气定神闲之态。 昌豨紧紧盯住眼前司马懿的一举一动,一双虎目在昏暗的灯光下闪烁着警惕与不安。 今日傍晚时分,司马懿手持曹军令牌,自称许都使者,有要事禀报。 进入济阳城中后,其便径直往曹军大营求见昌豨。 直到这时,司马懿才对昌豨亲卫袒露身份,声称自己乃袁绍方密使,欲与昌豨私下一晤。 昌豨得知此事大惊,袁曹交战数月,兖州曹军一退再退,直至固守陈留这处许都门户。 当下,于禁统领一万五千青州兵驻守考城,昌豨统领万余泰山军驻守济阳,二人互为犄角,以防袁绍大举来犯。 如此“敏感”时期,背反曹丞相,转投袁绍的司马家二公子,竟甘冒奇险,前来求见自己。 昌豨左思右想,还是下令亲卫不得声张,将司马懿严加看管,待到深夜时分,才安排了此次“会面”。 “司马先生深夜冒雪来访,到底有何见教不妨直言!” 昌豨右手摩挲着腰间环首刀柄,语气中带着刻意的疏离之感。 司马懿将昌豨的细微神情尽收眼底,露出一抹从容不迫的笑意。 昌豨曾与臧霸,孙观等人并称泰山寇一党,势力横行兖,徐二州。 此后,昌豨大败于徐州刘备军之手,昔日同伴臧霸,孙观又接受刘备招降,与其反目为仇。 形势所迫之下,昌豨才放弃自己割据一方的幻想,在好友于禁的引荐下,率部归降曹军,却仅得宣德将军这一杂号将军位,奉曹操之命归于禁调遣。 “咱们明人不说暗话,如今袁大将军(袁绍)亲率八万大军屯兵定陶,陈留东线仅余昌将军与于禁两支曹军主力!” 司马懿平缓的语气之中,带着一丝稳操胜券的自信: “若懿所料无差,二位麾下恐不到两万五千兵马!如此无异于螳臂挡车,昌将军......难道真要为那曹孟德殉葬么” 昌豨猛然紧握腰间刀柄,冷声道: “袁绍势大,本将军自然得知!不过,曹丞相正从许都调集兵马,赶往此地驰援!于文则麾下一万五千青州兵,本将军麾下亦有万余精锐。” “若我二人据城死守,此战胜负犹未可知!” 说完,昌豨又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司马懿,继续道: “若非如此,那位袁大将军恐怕早已发动猛攻,也轮不到司马先生前来劝降了吧!” 昌豨这番“直白”之言,倒早在司马懿预料之中。 不过......昌豨既肯深夜与自己商谈,对那位许都曹丞相,便绝对称不上忠心耿耿。 其当下“故作矜持”,恐怕......也不过是待价而沽而已! 一念及此,司马懿轻笑道: “昌将军快人快语,懿佩服!不过近日天降大雪,曹孟德抵挡袁家天军,已是疲于奔命,恐怕兵员粮草更是不济!” “听闻那于文则驻守的考城,数日前许都尚派来两千兵马,些许粮车,而将军济阳这边,却既无一粒粮食,也无一兵一卒!” 司马懿紧盯昌豨双目,一字一顿道: “懿断定,将军这济阳城中......已不足十日粮草,断粮在即!” 昌豨默然无语,心中......却已是翻江倒海! 这济阳城中的确仅余七八日粮草,而司马懿所言,从于禁与自己麾下兵马数目,到数日前许都派往考城的援兵,粮车,皆是知之甚详。 昌豨哪里知道......这位司马家二公子,乃是曹操特意安排于袁绍麾下的“暗间”。 至于陈留各地军情,自然也是郭嘉透过杜怀麾下校事秘谍,暗中支会司马懿! “听闻曹军众将一向鄙夷将军泰山寇出身!那曹孟德更是厚此薄彼,只对那于禁信任有加,值此生死攸关之际,却对将军弃若敝屣......将军乃当世豪杰,岂不明良禽择木而栖之理!” 司马懿继续对昌豨“循循善诱”。 寒夜之中,昌豨的呼吸陡然灼热粗重了几分。 他死死盯住司马懿双目,声音竟有些发颤: “司马先生......是让本将军效仿你司马氏,转换门庭,投袁大将军麾下!” “你可知......驻守考城的于禁于文则......乃本将军至交好友,其曾以性命作保,求曹丞相允本将军归顺......” 司马懿不动声色,“诚恳”劝道: “袁大将军久慕昌将军威名!若将军愿以济阳城与麾下兵马归降,打开陈留东部防线缺口......大将军许诺封将军为泰山太守,晋平西将军之位!” “待袁大将军攻破许都,霸业得成,还另有封赏!岂不远胜在曹操麾下沦为一介‘弃子’!” “至于那于禁......昌将军大可修书一封,劝其一同归降,袁大将军自有重赏!若其不允,便是自绝后路,昌将军亦已对其仁至义尽!” 昌豨陡然起身,右手牢牢握住腰间长刀,在大帐之中来回踱步,似是内心取舍,游移不定。 半晌之后,昌豨终于走到司马懿身旁,一咬牙狠狠问道: “敢问袁大将军......何时出兵陈留” 司马懿目光如炬,毫不迟疑道: “三日之后,八万袁军必至!” 昌豨瞳孔剧烈收缩,喉结滚动,嘶哑着声音道: “好!便有劳司马先生为本将军引荐!我昌子铭愿归顺袁大将军!” “三日之后巳时,济阳东门大开,迎袁大将军入城!” “那便......一言为定!” 司马懿那双细长的眉眼,看似温和的目光斜眼扫过昌豨,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如狼般的狠厉,那双眸子仿佛鹰隼俯瞰猎物——正是传闻中的“鹰视狼顾,非人臣之相”! 乱世如棋......究竟谁在执子谁又会沦为弃子 下章预告“虚实难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