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殿试考鬼神!
加糖的小芋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后数日,朱权陷入了彻底癫狂。 太监送来的奏章,朱权昼夜不停的批阅,甚至他那狗刨的字体,在这般认真状态下,竟然还真有几分草书的姿态。 凡是遇到不懂的事情,朱权便找来相关的官员,询问详细情况,若是回答的不够详尽,或是想敷衍了事,朱权便当即训斥官员。 等到下午,朱权还会端坐在堂中,认真听属官们讲课。 姚广孝惊恐的看着自家殿下,眼中满是慌张,他很想跑过去抓住朱权的胳膊,问他到底怎么回事,是不是中了蔡巍的邪了 但是他却被人按住。 王艮掐了掐杨士奇的脸,杨士奇顿时嘶了一声,王艮摇头道:“不对啊,这不是做梦啊!” 解缙眼中满是得意,好啊,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论起讲课的能力,解大学士还是颇有自信的,自己一定能获得殿下的欢心。 不用多久,自己就能升职加薪,当上尚书,出任一方布政使,迎娶皇家公主,走上人生巅峰。 “贤与不贤,又该如何分辨” “贤者,所说之事皆为了朝廷;奸者,则是为了一己私利!” “那该如何得到贤人的帮助呢” “殿下若是能听取贤人的劝谏,不独断专行,懂得明辨是非,那么贤人就会蜂拥而至,愿意为殿下效力。” “那该如何使大明强盛呢”朱权再度询问。 “推行仁政,轻徭薄赋,避免百姓承受过重的负担,使他们能够安心从事农桑,让官员好好做事,各司其职,便是天下太平。” “倡导礼治,广设学堂,传授诸如 “五常”—— 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准则,让百姓安居乐业,秩序井然,便会强盛。” 朱权点点头,在纸上写了几笔。 姚广孝的目光就更加惊惧了。 天啊,自己的殿下竟然记笔记了。 其他属官则是一脸欣慰,太子终于开窍了啊,不再瞧不起儒生了,这是一个好的征兆啊。 不过只有朱权知道,他在宣纸上写了几个字,正是“以儒家治国,只能达到天下太平,而非国家强盛,且以百姓的贫苦作为代价,得不偿失。” 当废弃儒家之学,或将儒家作为小学。 和这些大儒深入交流后,朱权方才明白过来,程朱理学虽然被列为真理,但是却极大束缚了人的思想,让人一直在圆圈内打转。 程朱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天理便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最高准则,所以在这种观念中,百姓思想和行为被严格框定。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比如说,假如哪里的百姓生了传染病,医者不会想着如何用药,而是会认为感染了某种邪崇;哪里的洪水泛滥,会认为是河神发怒。 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儒者是不会深究其中的道理,只是视作上天的惩戒。这也导致文明被锁死了,锁到了一个框架内,永远也难以走出去。 文明要发展,必须将自然哲学和科学思维体系搞起来。 技术是技术,科学是科学,如果没有相对应的科学哲理体系,朱权就算有再多的科学创造,到最后也是枉然。 不过又是一场洋务运动罢了。 以后搞个学院,暗戳戳的推动学术发展。 又过了几日,京城的学子们沸腾了,因为会试结束后,一向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终于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中,拉开了帷幕。 无论是客栈,亦或是茶馆酒肆,充斥着各类学子,时常能听到他们高谈阔论,争辩着殿试会考什么内容,或者又押注谁会是今年的新科状元。 当朝廷宣布由于陛下身体不适,改为由太子朱权主持,众多学子便更加兴奋了。 这是强烈的信号! 陛下在为太子铺路! 而太子亲自出的试题……似乎就更容易猜了,无非是治国理政,这种问题只需要泛泛而谈,文章做的好一些,基本上就能名列前茅。 很快,殿试的这天到来了。 随着一声悠长的钟声在宫墙内回荡,皇宫朱红色的殿门大开,一甲、二甲、三甲进士共约八十人,分成两列,在太监的引领下,依次低着头进入皇宫。 朱权站在城楼上,穿着一袭紫色锦袍,头戴金冠,看着学子们鱼贯而入,每三年的一次科举考试,基本上把天下的贤才一网打尽。 他的内心,不禁也生出“天下英才尽入吾彀矣”的豪情。 等学子们在大殿中坐定,前方两侧依次坐着几位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当朝重臣,他们皆身着朝服,神色严肃。 朱权也步入大殿,微微抬手,示意众人抬起头来,随后清了清嗓子,高声道:“诸位,本太子受父皇所托,主持此次大典,意在为我朝选拔贤才,共辅社稷。你们今日便在此一展所学,望诸位用心作答,莫负这大好机缘。” “是,殿下!” 朱权放下了心,在纸上唰唰写了几个字,然后交给太监,示意这便是今日考题。 太监拿过后,顿时瞪大了眼,似乎是不敢置信,随即又扭过了头,不解的看着朱权。 “念!” 朱权当即开口。 太监深呼一口气,大声道:“此次殿试的试题是……“世人皆言鬼神,不知何为鬼神”做题时间为两个时辰,不可交头接耳,不可违规作答。” 听到这个考题,众人心中皆是一惊。 坏了,当今太子殿下还真是不按套路出牌! 哪有殿试考鬼神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