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糖的小芋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江南的暮春,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气息,细雨如丝,似一层薄纱笼罩着这片繁华的城镇。 方孝孺站在官船甲板上,眺望着两岸郁郁葱葱的风景。 二十年前,他在苏州求学时,曾见过漕工们光着膀子扛粮包,豆大的汗珠子砸在跳板上能溅起半尺高的灰。 即便如此努力,每日挣的钱财勉强够一家老小果腹。 "大人,前头就是城门。" 长随低声说了一句,方孝孺抬手整了整绯色官袍,待官船停稳后,便昂着头下了船。 苏州全体官员前来迎接,两队青衣衙役敲锣打鼓,还拉着一条红色横幅“热烈欢迎朝廷方孝孺莅临苏州调研指导工作。” 最前头的知府李程满脸堆笑,小步快跑着迎了上来。 “方大人哎,真是一路辛苦了!苏州百姓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把您给盼来了!” 知府李程一边说着话,一边伸出手,打算扶方孝孺下车。 方孝孺摆摆手,拒绝了知府的好意。 等下了马车,方孝孺扫视一眼众人,微微点头示意。 他并没有什么架子,穿着朴素,话也很少,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意。 方孝孺是典型的忠君爱国的儒士,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修身养性,更注重通过自己的学问和智慧治理国家,建立清廉的政治体制。 “我等已备下酒菜,特意为方大人接风洗尘。” “不着急,国事重要。” 方孝孺摆摆手,拒绝了李程的好意,抬头看了一眼天色,笑道:“我离开苏州已有十余年,往事如烟,如今回想起来,还真是让人唏嘘啊。” “回大人话,无论您何时回来,苏州依然是苏州,没有任何改变。” 方孝孺摇摇头,说道:“我倒是希望苏州能有所改变,如今天色尚早,左右无事,随我一同看看情况吧。” “是,请方大人入轿。” “不必了,四处走走吧。” 方孝孺进了城后,抬眼望去,城门内外张灯结彩,街道两旁的店铺门面焕然一新,招牌上的油漆还散发着淡淡的味道。 街道上,人来人往,百姓们衣着整洁,脸上挂着笑容,一派繁荣祥和的景象。 “方大人,您看,咱们苏州乃是鱼米之乡,百姓们生活富足、不缺衣食啊!” 知府在一旁谄媚地说道。 方孝孺微微颔首,迈步向前走去。 行至一处堤坝旁,知府李程忙介绍道:“大人,这堤坝是前些日子刚修缮加固的,如今固若金汤,可保江南百姓不受水患侵扰。” 方孝孺走上堤坝,只见堤坝表面新刷了一层白漆,光亮如新。他伸手摸了摸,手上沾上了些许白漆粉末,心中虽觉有些异样,但看着知府满脸邀功的神情,也未多说什么。 方孝孺一行先后到苏州粮仓进行调研,详细了解粮仓的规模大小、存储方式、工艺创新等情况,并就苏州粮食生产现状、全年发展趋势等开展交流。 知府李程笑呵呵的,令人从米仓上面扯开豁口,金灿灿的稻米倾泻而下,他解释道:“此乃新建的永丰仓,今年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储粮足可供应苏州百姓三年之需。” 方孝孺抓起把谷粒搓了搓,新米的清甜里混着丝酸腐气。 “李大人,本官此次前来苏州,为的就是了解苏州的真实情况,你只需要据实而说,本官是不会怪罪你的。” 知府李程一愣,转而尴尬的笑笑:“方大人是什么意思下官属实是不明白啊。” 当夜,方孝孺出席了为他准备的接风宴,酒宴上,作陪的不仅有各级官员,还有苏州有头有脸的士绅。 官员们和士绅们殷勤地劝酒,话里话外,无不恭维着方孝孺。 从方孝孺的品性、学问、家庭各个方面、各个维度,统统夸赞一遍,似乎把方孝孺捧成了大明第一能臣。 “我曾听闻陛下身边有一谋士,名叫姚广孝……此人善出计策,不过倘若将此人与方大人相比,恐怕给方大人提鞋也不配。” “方大人混迹官场二十多年,从辅佐太上皇,又辅佐曾经的皇太子朱标,还辅佐了皇太孙朱允炆……其经验之丰富,其能力之强,又有几人可比” “当初,方大人入朝为官时,太上皇曾与方大人奏对,事后,太上皇认为方大人的学问太深,他不配用之……” 其实,当初方孝孺的名声在外,朱元璋征辟他入朝为官,不过没用太长时间,朱元璋就发现方孝孺此人只会提出问题,而不会解决问题。 整个一愤青。 于是干脆把方孝孺贬到地方,让他十年不可回京。 听着众人的吹捧,方孝孺的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容,并不出言反驳。 眼见气氛愈发活跃,终于有个姓孙的士绅忍耐不住,开口询问道:“方大人,敢问朝中这次派您前来苏州,到底所为何事啊” 此言一出,大堂一片寂静,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的看向方孝孺。 这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闻言,方孝孺放下筷子,站起身来,环视四周,表情变得严肃,随即对着众人拱拱手。 “其一乃是清查田亩,让耕者有其田。其二便是推行士绅一体纳粮,从今往后,无论是士籍、农籍、商籍、亦或是戏子、娼妓、走卒、娼奴……凡有田者,均要缴纳田税!” 此言一出,众士绅哗然。 “方大人啊,我等士绅乃是大明脊梁,岂有自废脊梁一说” “方大人,您又不是不明白,士绅家里也没有余粮了啊!士绅不仅要修桥搭路,还得处理矛盾纠纷,您现在又让我们交税,这不是把我等逼上绝路吗” 看着不断哭诉的士绅,方孝孺不为所动,冷冰冰道:“此乃大明国策,诸位,难道你等意欲对抗朝廷吗” “摸摸肩膀上,到底有几个脑袋!” 方孝孺做事很古板,也很迂腐,他并没有太多灵活的手段,但是却有自己的坚持,若是自己认定的事情,即便撞的头破血流,诛灭十族,也在所不惜。 好端端的宴席,顿时冷静了下来。 方孝孺冷哼一声,不再理会一脸苦涩的士绅,而是转身走出门。 翌日,方孝孺在知府李程的陪同下,前往织衣坊调研,织衣坊对方孝孺一行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织衣坊扎根纺织业领域三十年,发展成为行业龙头企业的历程。 其中,重点介绍了在纺织科技研发、智慧织布、用人管理等领域的深度探索与丰富经验。 织衣坊掌柜自豪的指着墙上的横幅,说道:“方大人,您瞧,这是喜迎新陛下,织布再出发……这表明了我们对朝廷的一片拳拳之心啊!” “还有这个口号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织布进度。在朝廷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再创新辉煌!” “好!” 知府李程很欣慰,看着车间内的工匠身着统一服装,到处挂满了励志条幅,还有什么学习贯彻新皇帝对于织布行业的指导精神…… 不由的竖起一根大拇指。 方孝孺微微皱眉,这一切看起来太正常了,正常的都有些反常了。 尤其是这些条幅,看起来是那么的扎眼。如果空喊口号有用的话,那还需要大家努力干活吗 方孝孺压下心中的疑虑,在接下来的座谈会上,方孝孺对于织衣坊的工作表示肯定。 掌柜的立马站起身,汇报了织衣坊在推进高标准织布方面的的经验与建议,针对行业痛点,掌柜的提出强化制度创新、推动技术标准升级等建议,助力织衣行业迈向新台阶。 “你意思是,如今织衣坊每年的效益很不错” “不瞒大人,这个织衣坊每年能创造三万两的收益。就连江南织造局每年向宫里进献,也得用咱苏州产的布匹呢。” “像这样的织衣坊,苏州有多少个” “约有百余个。” 方孝孺目光一闪,忽然道:“一百个织衣坊,每年就能创造出数百万两的收益……倘若能提高税收,让这些财富能够为朝廷所用,岂不是更好吗” 掌柜顿时瞠目结舌。 “大人,这织衣坊是我自家的营生,为何要提高税赋啊” “怎么刚才报效大明的话说的震天响,现在让你去做,又想退却了岂有此理,你个两面三刀的家伙!” 方孝孺压根不听掌柜辩解,径直离开此地。 知府李程很快反应了过来,急匆匆追了上去,还没等他开口,方孝孺率先说道:“李大人,如今朝廷赋税紧张,这些人过于富有,对他们加税,可以充盈国库,何乐而不为” “方大人,您难道想劫掠民财吗” 李程几乎是咬碎了牙齿,大声辩解道:“您来了之后,我对您恭敬有加,凡事以您为主。可朝廷派您来,不是让您搞乱苏州的!” “士绅乃是国家之本,岂有动摇国本之说” 作为同为士绅的李程看来,方孝孺简直就是胡来,士绅不纳粮,那是从汉朝就流传下来的传统,如今却要打破这个传统,那无异于把士绅推向对立面。 自秦汉始,朝廷治理朝堂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士绅……因为官员出自士绅,士绅就是整个朝堂的中坚力量。 闻言,方孝孺冷冰冰道:“士绅是人,百姓也是人,凭什么有些人就可以享受锦衣玉食,而有些人就必须当牛做马,吃糠咽菜呢?” “可您要是处置了士绅,引得苏州大乱,那些普通老百姓别说是吃糠咽菜,就算能吃上树皮就不错了。” “何意” “苏州的纺织业,十之八九都由士绅们经营,他们雇佣了大量的工匠,这些工匠靠着纺织业为生。若贸然加税,士绅们为了维持利润,必然会削减开支,首当其冲的便是裁减工匠。” 方孝孺眉头紧皱,反驳道:“他们如此富有,即便少赚一些,也不影响他们的生活,何苦要为难这些工人” “大人啊,您有所不知。苏州的纺织业,从种桑养蚕,到缫丝织布,再到染色售卖,形成了一条庞大的产业链,涉及到无数百姓的生计。” “这丝绸为我苏州赚取了大量的钱财,这些钱财也有一部分流向百姓,故而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这不是士绅们的功劳吗” 方孝孺一愣,认真琢磨了起来。 李程见状,继续说道:“元朝因何而亡就是因为对士绅加税过重,士绅再剥削百姓,最终引发社会动荡。” “如今若对苏州士绅加税,他们必然会反抗,纺织业一旦受损,不仅苏州的经济会受到重创,朝廷的赋税也会大幅减少。而且,这些失业的工匠怎么办让他们的妻儿如何生活” 李程字字珠玑,说的方孝孺哑口无言。 见状,李程忽然提醒道:“方大人,您莫要被朝廷所欺啊,古往今来,凡是锐意进取的改革者,如商鞅、王安石之流,均没有好下场啊!” “如今这士绅一体纳粮的影响更广,若真是施行全国,那各地的士绅岂不是要恨您入骨,您考虑过后果吗” 方孝孺猛然抬起头,愤怒的看着李程。 李程还以为说动了方孝孺,低声叹息道:“方大人啊,朝廷这是拿您当枪使呢,让您和士绅硬碰硬,无论结果如何,您恐怕会……” “住嘴!” 方孝孺深深呼出一口气,呵斥道:“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要受到祸害而躲开。” “你乃大明命官,只想着保全自己,岂能有所作为” 李程一愣,随即讪讪一笑,恭维道:“大人说的是,是下官孟浪了。” 其实方孝孺也是个改革派,在原本的历史中,朱允炆登基上位,施行的一系列修生养息的政策,其实都出自方孝孺之手。 不过,相比于商鞅、王安石这种改革派来说,方孝孺不缺乏向死而生的勇气,而是缺乏排除万难的大决心、大毅力。 在李程抛出以民为本的观点后,方孝孺犹豫了,不知道这政策施行下去,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弊。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异能都市之学院冰棍

异能都市之学院冰棍

无奈的辣椒
转学前,不过是吃了一根洁白通透的冰棍,他却被卷入了异能超术的战争,徘徊在生死之间。他与同党闯过奈何桥,忘川河,鬼门关,无常殿,阎王殿。他成为过全世界的英雄,又..
军史 连载 2万字
血脉撒满世界

血脉撒满世界

笃志
异世界穿越到商朝的灵魂——牧天。他想过称王称霸,想想还是算了,就算当上了皇帝,最后还是会被推翻的,最后他选择让他的血脉流传于世。
军史 连载 57万字
剑道之逢仙鬼泣

剑道之逢仙鬼泣

轩辕敬诚
世道崩坏,闻仙音如听鬼泣,独角少年凭借一颗赤子之心,踏上属于他自己的无上剑道!
军史 连载 6万字
华夏王者计划

华夏王者计划

溪谷藏玦
我的房东是顶级女模特,王者段位,而我,,,只是区区的辣鸡黄金。华夏王者计划!新赛季!新机遇!看扑街到只能做仆为生的网文作家楚渊,如何在王者荣耀S11新赛季中翻身!
军史 连载 3万字
我在天庭有节课

我在天庭有节课

紫云奔
一次意外,胡楠发现可到天庭里面学习,于是一个平凡普通的高中少年就开始起飞了……
军史 连载 2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