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产量一定能翻倍
苍箫踏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祖父轻轻地笑出声:“无需担忧,我已经严厉地责备过他了。” “今后若有什么不懂之处,或是一时间无法解决的难题,任何时候都可以来向我咨询,有什么话也可以向我倾诉。” “你放心,我们祖孙之间的私房话,我不会对博儿透露半分,我会为你保守秘密。” 顾玥萱被老祖父那如同哄慰孩童般的温柔语气逗得笑了出来,轻轻抽了抽鼻子,有些堵塞的声音中答应道:“好吧。” 夕阳缓缓西下,因为今晨的一些延误,本该已经收工的村民们仍在田地里辛勤劳作。 顾玥萱收敛了纷扰的思绪,走过去帮忙,无意中听到了田地里人们的交谈,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 “魏大娘,你是说咱们家那八亩良田,到头来只勉强收获了五百多斤粮食” 魏大娘愁眉苦脸地叹了口气,手中的镰刀挥动得如同幻影,嘴里喃喃自语:“可不是嘛” “年初的时候还满怀希望地指望着地里能有个好收成,卖点粮食换点银两,好给女儿置办一匹布料作为嫁妆,如今看来是彻底无望了。” 她家中有老有小,十几口人,这点微薄的粮食连一年的温饱都难以维持,哪里还能有多余的 顾玥萱心中猛地一沉,好奇地问道:“我看您家的人都擅长耕作,怎么地里收成就如此惨淡呢” 魏大娘一家拖家带口,仅是每天在屠苏家地里劳作的就有六个身强力壮的劳动力。 这么多人齐心协力,汗水浸润着土地,难道就听不见半点回应的声响吗 提及此事,魏大娘的面庞罩上了一层愁云惨雾:“唉,别提了,即便是竭尽全力地照料,最终还是要仰赖老天的旨意啊!” “田里的稻苗起初长势喜人,岂料刚入夏便遭遇了不幸,大片的稻苗枯萎衰败,最终仅有一小块田的稻苗结出了稻穗,数量不足三成,勉强结穗的,长出的也都是干瘪的稻壳,不堪入目。” “一年的辛勤劳作付诸东流不说,更让人忧虑的是,今年的寒冬该如何度过。” 这番话立刻引起了共鸣,周围的人们纷纷附和,叙述着今秋收成惨淡的遗憾。 顾玥萱倾听着四周此起彼伏的议论声,手中动作戛然而止,突然意识到,这或许正是自己等待已久的良机。 这不正是一个天赐的绝佳机会吗 收割完粮食之后,家中还有许多琐事待办,如建造新房、翻耕土地等,如果能够借此时机留住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那么接下来经营农场的事务就会轻松许多。 心跳如雷鸣般撞击着喉头,顾玥萱深深吸了一口气,在众人热议的空隙中插了一句:“大娘,您觉得我家田里收成的这些粮食质量如何” 魏大娘不加思索地回答:“这哪里仅仅是合格啊” “哎呀,小媳妇毕竟见识过更好的,还不知道差的是什么样子呢!” “没错,你家一亩田的产量能抵得上别家三亩田,这在别家,全家人围坐在一起都能笑出声,这能算差劲” 顾玥萱蹲得有些疲惫,便索性坐在地埂边缘,笑容满面地询问:“那么,大叔大婶们都觉得我家的粮食看起来还不错吧” “当然!” “那你们是否也渴望明年能有个好收成,获得更多的粮食呢” 在众人谈论最为热烈之际,顾玥萱恰到好处地抛出了话题的引子。 果然,大部分人都转过头来,目光中充满了惊讶与好奇。 离她最近的魏大娘紧张地拽着沾满泥点的衣摆,试探性地问道:“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在我家的田垄上,长出的庄稼也能如此茁壮丰产吗” “你能否传授一下,这一切是如何做到的” 屠苏家的丰收异乎寻常,这在周边的几个村落中早已传为佳话。 令人惊叹的是,众多好奇的村民纷纷涌至屠苏家的田地,想要一探究竟,但看过热闹后,返回自家田埂的人们却依然一头雾水。 屠苏家昔日种子匮乏,不得不大张旗鼓地四处购置,而这些种子与其他农户所用的并无二致。 在春耕播种之际,屠苏家确实推出了一些节省劳力的新发明,但实际的耕作都是雇人完成,整个过程都在村民的注视之下,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今年歉收的家庭不在少数,唯有屠苏家独占鳌头,除了风水得宜,难道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奥秘 人群中有人忍不住插话:“难道真的只是在开耕时焚香祈祷,风水之力真的如此灵验” 顾玥萱忍不住笑出了声。 在众多好奇而期待的目光中,她轻咳一声,缓缓开口:“这其实与风水并无太大关联,但如果你们相信我,不妨考虑加入我的农场。” “农场那又是什么新奇事物” 如此好奇之声随风飘散,顾玥萱周围的人群越聚越多。 其中既有真正的好奇者,也有纯粹来凑热闹的人,总之,一旦踏入听众的行列,便难以挪步。外围的人们甚至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竭力挤进人群,只为一睹风采,听得更清。 顾玥萱提高了声调:“我所说的农场,其实是指将大家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规划、统一耕作,田间的劳作依旧照旧,但田地的产量一定能翻倍,甚至更多,而且……” “你这么一说,岂不是等于把自家田地里的粮食分给你一半” 果断地打断了顾玥萱的陈述,一位农夫带着几分揶揄的口吻反驳道:“哎呀,你这不是把我们当无知的乡巴佬看待吗家里的几块薄田本就难以产出多少丰富果实,若再将产出分你一半,那我们这些人辛辛苦苦耕作一年,岂不是要面临忍饥挨饿的困境” 另一位农夫附和道:“正是如此,你所说的收成翻倍不过是一句空洞的承诺。我耕耘土地半生,却从未目睹谁家的田地能产出亩产七八百斤的辉煌成果。” 面对这些质疑,顾玥萱并未动怒,反而报以微笑,回应道:“老伯,您家田地虽未曾见过如此丰收,但在我家的田地里,这样的实例却是俯拾皆是。” 她提出建议,“老伯若是不信,何不询问那些亲眼见证过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