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文载尹的首次谋划(求好评!求金币!)
橡皮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彻点了点头: “军中火药消耗得差不多了,再往南走虽然没有山区,但也都是坚城,无火药帮助,我们很难撬开他们的城池。” “而且天气越来越冷,我们越是深入,补给就越难送上来,” “一旦后勤跟不上,军中断了粮,我们很可能陷入万劫不复。” 堂中的将领都陷入了沉默。 他们都是知兵之人,自然明白李彻所说之事,都是很要命的。 没有火药,奉军只能用原始的方式攻城拔寨,战斗力说是减半都不过分。 补给更是大难题。 高丽境内可没有水泥路,这一路坎坷,粮草差不多要在路上损耗三成。 “最重要的是,我们没有足够的兵力了。”李彻又说道。 “我奉军满打满算就十万人,还要分出兵力守城,还要分出兵力运粮,已是捉襟见肘,更别提打攻城战了。” 说到底,还是战略纵深的问题。 抗战初期,我方屡战屡败,一时间全国上下都陷入深深的绝望。 但面对如此凶险的情况,我们依然坚持下来了,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有足够广袤的国土。 小日子弹丸之国,兵力就那些,能打下城市,却守不住。 如今的情况也是如此,虽说朝鲜半岛不算大,但李彻手中的兵力更少。 半个高丽国,已经足够将这些兵力消耗殆尽了。 “如此......殿下准备拿朴家怎么办”文载尹开口问道,“他们占据了高丽南方疆土,手中兵卒有十万之多。” 李彻闻言,也犯了难。 他看向霍端孝,后者微微一笑,冲李彻轻轻摇头。 李彻会意,此刻应该给文载尹发挥的机会,于是虚心求问:“请文先生教我。” 文载尹连忙道:“不敢,不敢。臣的确有些拙见,殿下或可一听。” “愿闻其详。” “可有高丽舆图” 李彻微微一笑,看向一旁的秋白。 秋白会意,快步走出大殿。 不多时,便有几名士卒抬着沙盘走了进来。 文载尹靠近一看,顿时心生震惊。 “此乃何物,竟将高丽的山川河流,城池村落记录得如此细致形象” 霍端孝上前扶住文载尹,解释道:“此乃沙盘,乃是殿下所创。” “高丽多山,寻常舆图难以记录,便聚沙成堆,以绘制真实地貌,以免贻误战机。” “巧夺天工,巧夺天工!”文载尹感叹道,“多谢解惑,有如此精妙之物,怪不得奉军能一直压着我们打。” 霍端孝闻言笑了笑,也没反驳。 奉军能屡战屡胜,靠的可不是一个沙盘。 将士、甲胄、火药、军规、将领、战术......都遥遥领先。 用殿下的话说,那是全方面的领先和压制,两者根本不在一个层级上。 文载尹来到沙盘之上,短暂思考过后,开口道:“殿下请看,我军在最北,其次为朴家所占据的半个高丽国。再往南,是新罗和百济。” “高丽、新罗、百济三国之间,纷乱不停。一直以来都是高丽占据优势,两者抱团取暖,才未被吞并。” “如今高丽内乱,乃是绝佳的机会,殿下能把握战机率军南下,这二国也绝不会袖手旁观。之所以迟迟未动,不过是在观望罢了。” “而朴家占据了南方,也不是高枕无忧,他既怕您继续南下,又怕新罗和百济在后面捅刀子。” 李彻看着沙盘上的三个国家,越看越有一种熟悉感。 这不就是朝鲜半岛版本的魏蜀吴三国鼎立吗 高丽是强大的魏国,新罗和百济是孙刘联盟。 若非自己突然发难,占了高丽的半壁江山,这三个国家能一直这么玩下去,玩个几百年不是问题。 毕竟学过数学的都知道,三角形是最稳固的结构。 “先生的意思是” 文载尹正色道:“牵制!联系新罗、百济二国,给足朴家压力,让其不敢轻举妄动。” “殿下只需留下少部分军队,牢牢控制住已经占领的城市,便可坐山观虎斗,占据不败之地!” 文载尹收回目光,向李彻拱手行礼: “朴家的秉性臣还是了解的,有野心,但无胆略。” “殿下若是怀柔安抚,反而助长其嚣张气焰,必会做些小动作,扰得后方不安。可若是态度强硬,他们必然摇尾乞怜,生怕殿下率军灭之。” “臣以为,当派遣几名上将,拿下柳京南边的几个小城。一则作为屏障,二则震慑朴家,三则收拢高丽散兵游勇。” “最好还要用上火器,他们听过火器,但毕竟未曾亲眼见过,感受不到那震人心魄的威慑力。” 李彻微微点头:“上将我有的是,拿下几个小城不难。火药虽然耗费得差不多了,但还剩下二成备用,足够轰几轮了。” 细细思量了一下,李彻也觉得文载尹的计谋很靠谱。 不是什么惊为天人的奇谋,但胜在稳扎稳打、条理清晰。 “诸卿以为如何”李彻问向其他人。 众将齐声道:“全凭殿下吩咐。” 李彻点了点头,看向文载尹:“如此,就按照文先生说的办!” 文载尹的表情有些复杂,没想到自己第一次出谋划策,李彻就全盘肯定。 这种信任,他已经好久都没感受到了,让他觉得有些不真实。 但他很快就调整了过来,继续道:“殿下,除了臣之前所说之事外,还要有一步,至关重要的一步。” “速速说来。” 李彻心情很好,自己果然没看错人。 这文载尹不仅有品德,才学也不差,是有真本事的。 文载尹正色道:“请殿下遣一使节,此人当有视死如归的勇气,敢于当面斥责对方,让朴家不敢轻举妄动。” “使节”李彻思忖了一下,随即看向秋白,“和秦旌一同出使的那个副使,叫什么来着” 秋白回道:“回殿下,此人名为张泛。” “对,张泛,本王记得他也是个有胆子的。” “此人可在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