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就等判决了
无聊到爆棚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金胜的这一份辩护词,在陈述中带入了一点演讲技巧,渲染力杠杠的。 几个法官都是老油条了,难免自带免疫力。 奈何有季平信帮忙衬托,那就没办法了。 金胜都快赢麻了。 法庭内旁听的人那就更不用说了,甚至好几个都不由自主的点点头,表示认同。 只有王海,脸上隐隐浮现着一丝阴冷的笑意。 金胜无意之中注意到后,心中不由升起了一抹不祥的预感。 按理说,王海此时应该会愤怒、恨、或者担忧之类的。 为什么还会露出这样的表情 属实有点儿反常。 还没等金胜多想,主审法官继续开口了。 “法庭辩论结束。” “被告人魏大勇,你自己还有什么话要说的吗” 这是到最后陈述阶段了。 原先做过的庭前辅导,现在可以派上用场了。 魏大勇看了一眼金胜后,神情有点忐忑的对着审判席开始说道:“尊敬的各位法官,我真的没有抢钱,也没有杀人。” “我们家经济是很困难,但不至于去犯罪。” “由于我的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识淡薄,捡到钱后没有第一时间报警,这才酿成了今日之祸。” “或许当时我报警了,叶女士有可能就不会遇害了。” “我很后悔,被金钱蒙蔽了自己的双眼。” “对此我感到万分的抱歉,并保证一定汲取教训,今后努力踏实的工作、生活,照顾好家人。” “我说完了,谢谢。” 接着对着审判台深深的鞠了一躬,表情很是诚恳。 非常标准的结束方式。 不用怀疑,这些都是金胜教的。 眼下只是走个形式而已,中规中矩就行,要是太复杂的,魏大勇不一定能完成,起到反作用就不妙了。 这也是建立在辩护律师很厉害的情况下,才会这么玩的。 否则这个环节还是挺重要的。 对于确实犯罪的,可以让法官看到你的真心悔过,少给你量点刑。 被冤枉的,同样也能发出自己的呐喊,争取机会。 设立这个环节的本意是很好的,只是现在都变成了一个形式。 很多的法官手里案子很多,他没那个耐心去听。 急匆匆的,很赶时间。 “咚.....” “请书记员将庭审笔录,给被告人确认签字。” “等确认完毕后,请法警将其带回看守所羁押。” “本案将会择日进行宣判,现在闭庭。” “咚.....” 书记员听到指令后,立刻起身喊道:“全体起立” 很快,这些收尾工作就做完了。 魏大勇被带离法庭之前,对着金胜笑了一下,点了点头。 看起来精神状态不错。 这个案子,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 等主审法官把两项‘非法证据’进行排除后,估计判决书就得出来了。 魏大勇也能恢复自由之身跟家人团聚。 一家人也就安全了。 庭审结束,众人都开始朝着法庭外面走去。 金胜注意到,王海在走到法庭门口的时候,转头看着自己冷笑了一声才走,颇有种诡异的感觉。 刚才庭审的时候就有过一次。 只是没有去细想。 现在看来这应该不是巧合,而是要对自己玩什么阴谋。 危险还没解除,可不能大意被偷袭了。 这帮人才不会讲武德。 收拾完东西,金胜提着包朝着季平信走去。 “季检察官,你得加快速度了。” “放心吧!我早就已经安排人过去盯着了,不然你以为今天为什么是我一个人来出庭。” 金胜闻言笑了笑,向对方竖了一个大拇指。 这是两人说好的,等庭审一结束,季平信就会直接上报给魔都市检察总署批准,就伪造证据一事,对张云泊进行调查逮捕。 不过季平信为了稳一手,倒是提前做了准备。 检察官想办一个警察时,同样需要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和标准。 甚至按照张云泊的行政级别,手续还要更加的麻烦。 要是换成一个普通人试试,分分钟给你逮进去。 这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福利之一。 “好吧!我的事算搞定,接下来就看你们表演,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 季平信无语的看了一眼金胜。 这甩手掌柜当的。 这件事就是他惹出来的,没想到他先溜了。 金胜双手一摊,耸了一下肩膀道:“没毛病啊!我就是个律师,本职工作完成就好。” “你得多往好处想想。” “在接到案子后,你抽丝剥茧、不畏艰难、大胆猜测、小心求证,终于把队伍里的害群之马给清除掉。” “这是多么大的功劳,人设不就立起来了吗” “指不定有人下马,某人就能上位。” “季检察官,您说是吗” “嘿嘿.......” 金胜说完后,立刻转身走人,完全不给对方反应的机会。 调侃一下,就很开心。 季平信盯着金胜的背影,脑海里回荡着的刚才听到的话,越想眼睛越亮。 本来因为汪平海这只老狐狸不露尾巴,从而有点低迷的心情,瞬间焕发了。 这是不是叫‘柳暗花明又一村’。 马上人也有劲了、腰也不酸了,一口气上18楼都没问题。 三两下收拾完资料,快步朝着外面走去。 马上过年了,法院内部虽然看上去冷清了不少。 但是工作人员会更忙,就连走路都会加快一点脚步。 新的案子早就停止接收了,现在基本上都在处理那些已经排队等着的。 其实法院有一个潜规则。 那就是年底会进行考核。 而内部的考核机制通常会综合考虑办案质量、效率、效果等多个方面,而不仅仅是结案数量或时间。 当然,法官们也会拼命的赶进度,尽量把积压的案子给完结掉。 很多的不公、错案,就发生在这个时间节点内。 由于赶时间,很多的小细节方面他不会用心的去推敲。 还有负责执行的法官。 民间有一个传统,叫做年底‘清账’,或者‘算账’。 他们也会有类似的行动。 因为执行案件的结案率、执行到位率等是法院内部考核的重要指标。 年底前,对于未结案件的执行工作可能会更加集中?。 算是一种变相的‘清账’。 性质上差不多,只是方式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