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互有心思
无聊到爆棚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和合公园。 位于市政府的斜对面。 是台海市的着名文化景点之一。 强调和谐、开放和合作,是江浙区域文化的典型代表?。 邱林发过来的见面地址,就在这里。 还是上次的那家面馆,金胜跟张琴两人解决了一下午饭的问题。 主要离见面地点比较近。 “张律,等会儿你在边上逛一下,我得去见个人。” “好的,我知道了。” 金胜看到手机上,邱林已经到了的短信,随口嘱咐了一句。 “这是车钥匙,要是无聊你就上车待会。” “嗯.....” 把东西递给张琴后,金胜起身出了面馆。 朝着西南方向走了没几分钟,就看到了邱林的身影。 此时他正坐在一棵大树旁的长椅上。 快步靠过去的同时,金胜也在脑海里下达了‘感知’的指令。 金胜很想知道,现在他对自己的感观会是怎么样。 也好及时的调整应对方式。 感受到‘蓝红’交替的反馈,金胜的心里还是叹了一口气。 都说女人才是情绪化动物,没想到男人也不遑多让啊。 至少邱林就是这样的。 完美诠释了从‘小甜甜’到‘牛夫人’的转变。 “师兄,让你久等了。” 隔着不远,金胜连忙开口告罪。 邱林站起身,脸带微笑的回道:“没事,我也是刚到。” “更何况,还是我主动约的你,等一会儿也是应该的。” 说完后伸手跟金胜握了握,接着又提议道:“开了这么久的车,咱们还是运动一下,走走吧!” “好。” 两人慢悠悠的朝着公园内走去。 跟老头老太太散步的频率一样。 “今天刚上班,我听戴庭说,你们已经谈好了条件,马上就要过来签协议,所以打给你确认一下。” “能跟我说说具体的协议内容吗” 反正对方没提需要保密这一点,金胜倒是无所谓。 按照邱林的级别,就算自己不说,最后也能知道。 “每人多给了两套回迁房,面积不等,不需要交费。” “至于原有的现金赔偿,也多加了20万。” “两个委托人知道后,直接就同意了。” 话音落下后,邱林缓缓点了点头,脸色不变。 两人往前走了几步后,邱林又接着开口道:“师弟,还记不记得,我跟你说过一件事。” “跟你两个委托人类似的案子,数字是379件。” “可真正像你这个案子一样,能得到足够赔偿的,不足5%。” “我在行政纠纷这个细分领域,已经待了十几年。” “以前我们或许会找借口,说法律制度不是很健全,有一些‘不公’也在所难免。” “因为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来支持。” “可现在呢” “哪怕司法一直都在进步,可对手却变本加厉。” “我在法院这么多年,见识了太多。” “说句心里话,这一次决定离开这个岗位,不光是因为上升无望。” “其实我更想真正的去做些实事,算是为了弥补自己心里的遗憾吧!” 一番话说的情真意切。 但听在金胜耳朵里,只能说一半一半吧! 前面说的很有道理,金胜能认可。 至于最后关于自己那些话,全是在放屁。 早干嘛去了。 不还是为了升迁,昧着良心作出了判决吗 难道真想学电影里演的那样,‘以前没的选,现在想做个好人’。 呸...虚伪。 当然,想是这么想的,但表面上还是得拿点演技出来的。 金胜也是一脸诚恳,手上更是比了个大拇指,嘴上开口说道:“师兄,你这思想境界,那可比我高多了。” “要是所有的法官都能跟你一样,那老百姓可就有福了。” 邱林摆了摆手,一脸的唏嘘。 “可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人情、利益、关系、背景,每个人都逃脱不了这个定律。” “法官也是普通人,一样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咱们不能奢求太多,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好。” 这些话倒是很真实。 诱惑太多、考验太多,谁能完全经受住。 哪怕有,也是力度不够。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 一千万不够,一个亿呢 普通美女不喜欢,那网红、模特、明星呢 一个要是不够,一群呢 要是成年人不想做选择,那全部加起来呢 就问还有谁 邱林这时候停住脚步,郑重的看向金胜道:“师弟,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帮师兄一个忙。” 金胜闻言精神一震,正戏要来了。 “师兄,你说吧!” 邱林一脸正色道:“我手里有几个案子,目前还只是刚接收了材料,并没有立案。” “案件的性质都差不多,全是关于非法强拆这一类。” “几个原告的家庭情况,都不是很好。” “这次也只是联合在一块,找了一个普通律师代理。” “我希望你能帮一帮他们,最好能争取足够多的赔偿。” 金胜有点愣住了,就这么简单吗 这哪是求自己帮忙,纯纯送业绩啊! 但金胜还是不敢轻易答应下来,在不知道邱林准确目的之前,凡事需谨慎为上。 谁知道里面有什么猫腻。 眼下只能先用‘拖’字决顶一顶了。 在脑海里思索了几秒钟,金胜脸上装出一副诚恳的样子说道:“师兄,这个事情我得先跟律所通报一下。” “你也知道,我还不是合伙人律师,接案子的自主权有限。” “一切都需要看律所的安排为主。” “不过我会努力去说服领导的。” “但可能得先了解一下几个委托人。” “包括他们自身,还有案子的具体情况。” “这样才不会无的放矢,领导那边也能有交待。” 邱林听完后点了点头。 都是混法律这个圈子的,有些规则怎么可能不懂。 要是换成那些中小律所,只要有案源,不管是谁,抢破头也要接。 因为缺啊! 可大型律所、顶级律所,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不缺的同时,还会适当的挑拣一下。 有些明知必败的案子,基本上都不会接,因为拉低了整体的胜诉率。 除非对方给的实在太多了。 至于一些钱少事多的法援类案件,这就没办法了。 每年都是有指标的。 只不过律所会用来锻炼年轻律师,输赢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