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寄云书万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轮依然是毫无悬念的落败。 吴军水师那边开始爆发出一阵阵的欢呼声。 朱琬站在雀室,看着江山的战况,嘴角挂起得意的笑容 。 大吴水师纵横江东数十年,岂是浪得虚名。 就算最近这些年未曾经历过战事。 也不是蜀汉水师这群乌合之众能够相提并论的。 反观陆晏这边,众人的情绪已经开始有些不对了。 这些之前可以说一直生活在摇篮里的讲武堂学生。 根本就没有经历过实战。 除了苏珈在内的寥寥数名参加过汉东水战的人外,其余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愤慨的表情。 颇有一股跃跃欲试,想要报仇的想法。 “不要愤怒,愤怒会降低你们的智慧。” “大汉水师本就不如吴国水师底蕴深厚,吃败仗才是正常的。” “真要是打一场赢一场,这军演就没有任何意义。” “若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一味的想要在表面上争个高低,你们就永远都是对面的手下败将。” 陆晏看着群情激奋的众人缓缓说道, “盯着吴国水军的动作,看看他们是如何应对敌人的。” “要把他们的真东西学过来,然后变成自己的本事。” 听到陆晏的教训,众人立刻露出惭愧之色。 仗着讲武堂出身,他们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第一次和对面硬碰硬就输的一塌糊涂,众人心里当然不快。 而陆晏的教训,让他们也能够及时看到自己的不足。 “多谢都督提点!” 随后众人便开始认真的观看接下来的军演。 军演的时间从上午一直持续到傍晚。 除了中间吃饭的时间,短暂的休息了一个时辰外。 其余时间一直处在对抗当中。 结果也丝毫没有出人意料。 第一天的军演以汉军水师完败收场。 结束之后,吴军的船队伴随着响彻江面的欢呼声缓缓离场。 汉军水师也缓缓退去。 而从一开始就牢牢的盯着汉吴双方动静的魏国水师。 见双方船队都退走之后,也缓缓的撤离。 回到营中后,朱琬一高兴,立刻下令犒赏全军。 反观汉军水师这边,则处在一阵沉默当中。 那些负责出战的低级将官此时全都站在陆晏面前听训。 一番训斥之后,陆晏又接着说道: “来之前陛下有旨意,此次演练,无论胜败。” “皆要以书面形式写一封奏报出来。” “演练是如何输的,输了之后有何感想。” “下次要怎么赢回来。” “统统都要写出来,并呈送天水供陛下御览。” “还有你们这些今天跟本都督一起观战的人。” “同样也要写一封奏报出来呈送天水。” “具体内容尔等自行斟酌。” 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总结教训。 这是刘谌在军事演练之前忽然想到的。 在传旨给陆晏的同时,也把这道旨意送到了姜维和关彝的手中。 当姜维收到刘谌的旨意的时候。 正在派人接管南安。 月前,姜维带兵杀到南安和廖化、姜筠等合兵一处。 虽然高诞也很快等来了牵弘的兵马。 但牵弘这支兵马是从陇西撤出来的,根本没有什么斗志。 只是匆匆的和高诞会合。 在两人碰头后,立刻就得出了南安不可坚守的答案。 高诞对这个结果很快就接受了。 因为他此行本就是来接应两郡兵马撤出到广魏的。 在象征性的坚守了半个月之后,高诞和 牵弘便带着所有魏军趁夜逃出了南安郡城,朝着广魏的方向退走。 姜维虽然及时的发现了对方的行动,也派出兵马进行拦截。 但却没有收到太大的成效,夜间作战是战场大忌。 而姜维的目标是夺取南安,而非消灭高诞他们。 最终在俘虏少量士兵后,目送高诞大军遁走。 好在战略目标已经达成。 天亮之后,南安郡城中的低级官员捧着钱粮账簿以及土地人口名册开城投降。 大军顺利的进入城中。 接到刘谌的旨意后,姜维不由得一阵惊叹。 战后总结倒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 尤其是在战败后,更要总结经验教训,免得下回再犯同样的错。 但战胜后同样也要写总结,这就有点稀罕了。 这可不是捷报,只管说好听的就行。 陛下的旨意里说的很明白,要把赢在哪里以及接下来要怎么赢一并写进去。 而且不只是自己这些高级将领要写。 是除了士兵外的大小将领人人都要写。 “咱们陛下真是点子多。” “之前在天水的时候,让那些帮助当地老百姓的士兵写总结。” “如今又让参战的所有将官写总结。” “也亏得咱们大汉现在纸张的成本低。” “要不然光是这一点,就能拖垮让陛下的想法化成泡影。” 听到姜维对刘谌旨意的转述后,廖化笑着说道。 其余人只能附和着笑却不敢开口接话。 姜维脸色一肃: “好了,既然是陛下的旨意,照着执行就行了。” “我也觉得陛下这个想法不错。” “总结经验和错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未尝不是一个锻炼所有人的机会!” 众人立刻坐直身体: “遵命!” 姜维又接着开始布置任务: “廖文,黄明!” 廖文和黄明立刻起身道: “末将在!” “着你二人返回陇西,平定全境。” ““末将领命!” “杜栩,刘骏。” “末将在!” “着你二人带兵前往定西方向,力争早日拿下南安全境。” “末将领命!” “潘羽、韩儁,陈启、苏皓!” “末将在!” “你们几人分别带一支兵马,跟在廖文他们这些人的身后。” “负责安定当地民心!” 听到姜维的命令,几人的脸上露出些许不情愿的表情。 别人都是去攻城略地,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却要去安抚民心 这分明就是看不上自己这些人。 姜维看到几人的表情,眉头微皱。 一下子就看出了他们的心中所想。 这群讲武堂出身的人,优则优矣,但是天然自带着一股天子门生的傲气。 仿佛觉得谁的命令都可以质疑一下。 为将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服从命令,而不是对上官的话表现出任何迟疑。 “怎么你们不愿意” 姜维开口说道。 几人互相看了一眼后点了点头: “启禀大将军,几位学长都是带兵出征,为何我们就是去安抚百姓” “陛下以讲武堂培训末将等人,是为了国家征战,而不是去安抚百姓。” 姜维听到几人的话,心中早有预料。 陛下当初培养这些人,确实给朝廷选拔了不少基层将官。 可自从经历了汉东那件事后。 陛下就刻意的开始让这些讲武堂学子们和底层士兵多接触,这样他们才能意识到士兵的命也是命。 现在那个问题倒是解决了,新的问题却又冒出来。 一期二期的还好一些,三期以后的学子开始逐渐和百姓割裂开来,要知道他们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普通百姓出身。 “不听上官之令,本就已经触犯军法。” “何况本将军之命乃是军令。” “尔等讲武堂出身,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现在,本将军就告诉告诉你们,什么叫做百姓者,国家之根基也!” “黄明!” 听到姜维叫自己,黄明立刻起身: “末将在!” 作为第一批被刘谌派出去安抚天水百姓的人,黄明在事后被树立成了一个榜样。 “你是第一批跟着陛下到天水的,把当初陛下吩咐你做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讲给他们听!” “末将遵命!” 黄明转身看着几人说道: “我是讲武堂一期学子。” “兴汉七年,随陛下出征北伐。” “也是第一批到达天水后,在陛下的旨意下前往地方安抚百姓的讲武堂学子。” “在那一次和天水百姓的接触中,让我深刻的认识到......” 在黄明的讲述中 ,这些未曾参与到那次事件中的人也逐渐明白为什么大将军让自己去做这件事。 攻城略地固然重要,可守好打下来的土地,并让这些土地完全归大汉所有更重要。 这件事要比攻城略地难的多。 大将军把这件事交给自己这些人,不但不是看轻自己,反而是看中自己! 想到这里,众人的脸上立刻露出赧然之色。 “末将知罪!” 姜维看着低头站在自己面前的几人: “知罪就好。” “你们一会儿自己去领二十军棍,明日立刻出发!” “遵命!” 安排好这群小年轻后。 姜维又转头对廖化说道: “老将军,此间事了。” “咱们也该回天水复命了!” 廖化点了点头: “遵命!” 姜维又转过头来对姜筠说道: “陛下有旨意,命你坐镇南安,并随时策应关彝。” 姜筠闻言起身道: “末将领命!” 第二天,所有人都按照自己接到的军令出发。 临行前,廖文跪在廖化面前拜别父亲。 看着这个大儿子,廖化心中也颇为感慨。 这个儿子远不如小儿子心思细腻。 但性格却更像自己一些。 廖化摸了摸廖文的头,勉励了他几句便让他带兵出发了。 随后姜维和廖化一起,带着剩下的兵马返回天水。 与此同时,从成都再次启程的范长生,过汉中,顺汉水而上,出现在了刘谌的面前。 “范卿辛苦了!” 一个耄耋老人,因为自己的一道旨意来回奔波上千里。 还是在交通极其不便的古代,是一件很要命的事情。 若不是逼不得已,刘谌确实不想让他跑这么一趟。 “为陛下效命是臣的本分,谈不上什么辛苦不辛苦的。” 刘谌点了点头,直接开始说正事: “广魏郡百姓多奉天师道。” “对朝廷颇有抵触之意。” “朕也是不忍对百姓强动刀兵,才不得已把范卿从南中请来 !” 范长生笑着说道: “当年张天师创建天师道,以五斗米方能入教。” “故又被百姓称为五斗米教。” “张天师之本意乃是借富人之余,济穷人之困。” “行的乃是悲天悯人的善举。” “奈何其后人凭五斗米事,硬是将济世救人的天师道变成了张家之私器。” “臣后来在成都再立天师道,便是想替天师道重新正名。” “如今陛下愿意救广魏百姓脱离愚昧,不受张氏愚弄,实乃广魏百姓之福。” “臣自然要竭尽全力以赴之。” 刘谌闻言道: “能知朕心者,唯范卿耳!” “不过有些话朕还是要跟范卿说清楚。” “朕让你往广魏去劝解当地百姓,虽然是行以毒攻毒之法。” “但却不希望当地百姓再受天师道愚弄。” “能救天下人者,只有天下人自己。” “范卿可明白朕的意思” 听到刘谌的话,范长生的心中不由得一震。 之前在成都的时候,宗预曾经跟自己提过这件事。 陛下不希望走了一个张家天师道 ,再来一个范家天师道。 范长生从认识刘谌的第一天就知道这位陛下不喜宗教。 根本就不用宗预说,他就知道该怎么做。 但是此时听到刘谌的话,范长生忽然觉得自己还是有点想岔了。 陛下这句能救天下人者,只有天下人自己。 让范长生觉得眼前的皇帝似乎有一点陌生。 如果说非要让范长生拿什么东西来类比。 他也只能想到孟子的那句: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以及秦末陈胜吴广那句: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可是这对吗这明显不对啊! 范长生自忖从来没有把皇权真正的放到眼里过。 可你刘谌不一样啊,你是皇帝! 怎么能说出这种话来 范长生没有问,也没敢问。 “臣明白陛下的意思!” 范长生在短暂的休息之后,便离开天水,从上邽方向进入广魏郡。 因为这一次是要借助宗教之力,所以范长生带了相当一部分人一起前来。 刘谌便没有给他再派随从。 只是告诉他,一应钱粮所需,皆可随意调配。 范长生走后没多久。 姜维等人便带着兵马返回了天水。 而奉刘谌之命前来天水开设学堂的崔明煊也同时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