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子有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沪上篇结束了,怎么说呢

梦里寻见林妹妹,醒来一看刘姥姥,她还直冲我挤眉弄眼,噘嘴儿吐信子。

写的时候,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剧情有点复杂,人物太多,笔墨照顾不周,像油浮在水面上,飘着写的,大火一催,就容易炸锅。

许多配角浮光掠影,临近收尾时,心里满是遗憾。

但又只能到此为止,再写下去,就难免喧宾夺主,拎不清了。

先说点故事以外的事儿。

首先,许多读者,包括我自己,对旧时代的沪上,总是有种相当笼统却又极其刻板的固有印象。

因为影视剧的缘故,这种印象大多集中在三四十年代,电影明星、流行歌手、摩登女郎之类的人或事。

但咱这故事发生在1921年底,所谓的黄金十年还没开始,沪上繁荣,但还没那么繁荣。

不少耳熟能详的场景,诸如百乐门、共舞台、国际饭店、新海关大楼之类,其实都还没建起来。

说这事儿是因为有读者问过,徐怀民这角色既然有钱,为啥还坐黄包车,不坐汽车。

我查过资料,那时候想开汽车,光有钱可不行,那得是相当有钱才行。

买车费钱,养车更费钱,燃料得去洋行才能买到,车要坏了,简单修一修,没准就是一条小黄鱼的价格。

小江在奉天有两台车,财力可见一斑。

此外,北洋时期的币值,整体相对稳定,动则万八千块钱,真不算少了,搁今天,万八千块钱也不少啊!

话说回来,为写这本书,没少查资料,越查越感觉,北洋和国府完全是两码事儿。

非要找相似之处的话,大概就是一个得位不正,一个先天不足,都算半个病号。

其次,这篇章里涉及了不少人物“原型”。

有人可能不太满意,这也没办法,众口难调,而且这也跟每个人的理解有关。

比如杜,我能明显感觉到这些年来,有关他的风评变化。

前些年明显捧到天上了,这些年又明显踩进地里了,咱就看看不说话,卖呆儿就行了。

王老九倒是一直都在云端上,主要是关于他的两句评价,流传太广,太经典了。

“世人都怕魔鬼,而魔鬼害怕王老九。”

“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杀敌无罪,抗日有功。”

暗杀大王,这名号真横!

所以就有很多人不满意,觉得书里的九爷,像个傻大粗,是不是欠妥当了。

我主要采用曾经跟他共事过的兄弟的评价:

“为了救人一难,不惜倾家荡产,万金一掷;听人家几句恭维,也可拔刀相助,不计后果。他是一个精神旷达,乱七八糟的好汉……”

私以为,有这种性格的人,大概本身就会有点“傻气”,不该是那种惯于阴谋诡计的人。

那位就说了:搞咩啊,人家可是暗杀大王!

说到点子上了。

其实,我一直都感觉,“暗杀大王”这名头不太符合实际,应该叫“刺杀大王”才更恰当。

九爷做活儿,大多是找个死士,趁着活动间隙动手,或者干脆半路截杀,不说是大张旗鼓,那也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事了,再动用关系把人捞出来。

嘶!

总之,这跟我所理解的“暗杀”不太一样。

这种方式更重胆子,而不是脑子。

再考虑到九爷的结局,我实在很难认同,他是个城府极深,机智精明的人。

至于斧头帮到底是不是乌合之众,各位如果感兴趣,可以自行查阅,好好查查。

只不过,切记一点,斧头帮是斧头帮,铁血锄奸团是铁血锄奸团,二者有重合,但不是一回事儿。

退一步讲,王老九手底下可有不少能人,四大金刚,小戴、小胡,这些人都确实很有能力。

偏偏这些人跟着王老九混的时候,大多籍籍无名,可一旦离开王老九,不消短短几年功夫,这些人就全都混成了一方人物,甚至令人闻风丧胆。

我觉得,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综上所述,王老九大概是一个极富性格魅力,能让人心甘情愿追随他,但却缺少智谋和远见,始终无法带领弟兄们更进一步的江湖大哥。

性格原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大家不认可也没关系,求同存异,就当是演义看呗!

那么问题来了,这人物到底塑造的咋样。

不咋样,没体现出魅力来,这种虚的东西很难写,有人天生就很有亲和力,文字无法表述。

(这小子还挺会给自己找台阶儿,我都替他臊得慌!)

另外,现在说九爷是混帮派的,网上很多人不认同。

那位就说了:什么帮派,人家那是旅沪劳工总会,人家代表劳工的,你不懂别乱讲行不行

咱别双标,仔细查查就知道了,古今中外,所有帮派,打从根上起,都是底层劳工自愿集结的,劳工代表是黑帮头目,这事儿一点也不新鲜。

如果以此来论证,九爷不是帮派头目,那么芝加哥的冈斯特,意大利的马菲亚,也都不是黑帮了。

那位又说了:九爷是杀鬼子的英雄,大侠懂不懂,人家是有信仰、有理念的,你这是抹黑。

我想,杀鬼子和混帮派这两件事儿,似乎并不矛盾。

至于克鲁泡特金,咱只说事实:九爷最开始是反皖的,后来却又投靠皖系卢督军,点到为止了。

反正我就觉得,“乱七八糟的好汉”是对他最恰当的评价。

太神化就没意思了。

闲话扯完,下面再说剧情和彩蛋。

【注意,以下内容包含剧透】

总体而言,沪上篇的内容,我原本就是要写一段“大佬桌上握手言和,小弟桌下头破血流”的故事。

写这么久,除了我更新拉胯以外,主要是这个篇幅其实是上下两部,以闸北刺杀案为转折。

闯虎说要偷梅太太的珍珠项链时,闸北刺杀案就注定了。

刘雁声之死,有几处暗示。

一处是主角团第一次去大世界,看哈哈镜,刘雁声的头拧成了一个黑点。

一处是闯虎去找他算卦,本来想先写出来,但那太明显,后来就让闯虎倒叙了。

最后一处是“影中人”那章,刘雁声敲门,跟闯虎说:“虎兄,我先走了。”

唉,写的时候,还挺难受。

我尽力不写没意义的桥段,小江刚来沪上,吃饭的时候,有个歌女突然走进来卖唱。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四合院:开局问候易中海绝户

四合院:开局问候易中海绝户

千年太岁
王大龙带着禽兽系统来到了情满四合院的世界,于是,禽兽们遭殃了。易中海:那个畜生天天骂我是绝户!幸好,我老婆怀了!傻柱:不,孩子是我的!阎埠贵:他诬陷我放高利贷,敲诈我!许大茂:大龙是我好兄弟,帮我治病,还帮我照顾媳妇!娄晓娥:都是我的错,那天是我把大龙灌醉的。秦淮茹:大龙对不起,棒梗又给你添麻烦了。贾张氏:柱子唉,没有你,大妈可怎么活吖!
军史 连载 139万字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

爱吃鱿鱼小炒的沈秦
一场大火,一次牺牲,故宫图书管理员陈平安带着一座完整的图书馆知识库,意外重生于酷似明朝的大夏王朝,成就了一个六岁的农家少年。在这个农耕为主、儒学为尊、科举途定的时代,知识,是他唯一的武器。想象中的图书馆,是无尽的宝藏,也是悬顶的利剑。他能洞悉历史的脉络,掌握修复纹身的格物之理,领会珐琅的经义文章,甚至拥有超越时代的管理和分析视角。为了生存,为了不枉此番奇遇,陈平安毅然踏上了科举之路。他小心翼翼地汲
军史 连载 40万字
帝国枭色

帝国枭色

背着家的蜗牛
王朝末年,帝国内忧外患,大厦将倾。刘钧穿越而来,身为九位异姓王之一的他,拥有自己的封土。乱世之中,枭雄并起,列国争霸。他只得种种田,搞搞工业,带领自己的子民走上帝国荣耀之路……
军史 连载 67万字
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

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

世家千年
东汉末岁,世家门阀盛极,盘根错节,为祸黎庶。吕布以草莽之身,怀壮志欲起于乱世。手握方天画戟,纵横捭阖,门阀如摧枯拉朽。“义父,你不进步,我怎么进步。我不进步,我的弟兄们怎么进步?”多年后,关东诸侯纷纷崩塌,汉室倒悬。吕布手执方天画戟,威风凛凛地站在义父面前:“义父,既然你已经没办法继续进步了,我只好为天下除害!”言罢,挥戟直刺过去,终结了义父的性命。
军史 完结 63万字
名门庶女之祸国毒妃

名门庶女之祸国毒妃

月神R
上一世,她为他抛头颅洒热血,为他谋尽一切,功成枯骨,终助他登上皇位,许她凤临天下。可一转眼,她就落得被嫡姐做成人彘,被渣夫害死儿女的悲惨下场,囚禁冷宫十八年,..
军史 连载 10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