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添装备
涟秋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阳春三月,惊蛰时分。 冬天的寒气退去后气温逐渐回升,土地开始化冻。 李怀溪赶着驴车来到镇上的铁匠铺,今天他要拿半个月之前在这里定制的铁犁头。 半月之前,李怀溪拉着五十把大砍刀找到了宋铁匠,说要跟他做一笔大买卖。 当看到板车上被麦秸盖着的砍刀时,宋铁匠的眼睛都直了,忙不迭的应了下来。 最后按照李怀溪的意思,四十把砍刀用于锻造铁犁头,剩下的十把当做酬金。 今天俩人约定的时间已到,李怀溪早早的来到了铁匠铺前。 伸手敲了敲门,不一会儿里面就传来宋铁匠的声音。 “谁啊” “是我!宋大哥!” “李老弟啊,等会儿,我马上来。” 铁匠铺里打铁的声音结束,不一会儿,大门‘吱嘎’一声开了一条缝。 宋铁匠露出一只眼打量着门外,看到李怀溪身后没有人后才把门缝开的大了一些。 “李老弟,快进来!” 李怀溪闪身进了铁匠铺,宋铁匠又连忙把门关上。 “宋大哥,货怎么样了”李怀溪看宋铁匠这么小心,说话的声音也不禁低了下来。 宋铁匠则用更加低的声音回道:“没问题了,交给我你还不放心不过这可是重货,你没多带几个人来 “没有,有驴车呢也不需要我扛着。” “也对,那你跟我来看看货,没问题的话咱就装车。” 宋铁匠带着李怀溪往后院走,看着宋铁匠鬼鬼祟祟的样子,李怀溪纳闷道:“宋大哥,你这是咋了怎么这么小心” 李怀溪说话的声音比刚才大了一些,前面的宋铁匠被惊的哆嗦了一下,转过身后一脸无奈的道:“兄弟,不瞒你说,我这第一次做这么大的买卖,我有点紧张。” 看着眼前的七尺大汉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李怀溪差点笑出声来,“宋大哥,你把你那五把砍刀都熔了吗” “熔了啊!” “那你害怕什么,你放心,这犁头出了你这门,任何人都不会知道是从你这里来的,你那精铁慢着点往外放,没问题的,不行你就打造几把精品利器拿到外地去卖,那谁能找到你。” 李怀溪给宋铁匠做着心理疏导,宋铁匠一想觉得挺有道理,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不少,但还是秉持着小心为上的原则,让李怀溪把驴车赶到了铁匠铺的后面,从后门把犁头装上了驴车。 二十把精铁犁头经过宋铁匠打造出来后锃光瓦亮着实惹眼。 看着这么招摇的东西,李怀溪也有些不放心了,在上面盖了半车玉米秆后这才敢走出胡同。 走之前把剩下的五把砍刀交给宋铁匠,俩人寒暄了一会儿,李怀溪道别离开了驻马镇。 回到村后,李怀溪把村里小队的队长叫到家里来看犁头。 看到李怀溪家一模一样的铁犁头,十二个人围着板车不停的“哇哇哇”,又是看又是摸的,手就没有从犁头上下来过。 眼看自己不制止这几个人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下来,李怀溪咳嗽了一声道:“这是我买回来给村里用的,但是具体怎用得商量好。” “村长,真是给我们用的啊,那也太好了啊!” “对啊村长,怎么用你说就行,只要让我用上这犁头,让我干啥我都干!” “那让你拿钱呢”李怀溪对着眼前的刘长山道。 “拿钱” 刘长山的眼神终于从铁犁头上移开,抬起头来看着眼前的李怀溪道:“拿钱是应该的啊,这么好的犁头,翻地能省多少劲,而且翻的还深,不拿钱这犁头就不能给用!” “对,用犁得拿钱,不然别想用!”剩下的小队长也附和道。 李怀溪开口道:“行,我的意思是这样的,你们每个小队商量一下看看,要不要每个队都买上一把,这样以后能轮着用,而且花的铜板也不多。” 听到李怀溪的提议,几个队长没经过商量就异口同声的答应了下来。 一两银子一把,一个小队十户人家,每家只需要花上一百文,以后就能把木犁头换成铁犁头,翻地效率直接翻几倍,而且翻的还更好。 剩下的八把犁头,李怀溪准备放到开荒上用,去年村里卖石灰的公账没有分,就从里面拿出八两银子来。 超市里一把砍刀进货价是一百文,花了五两银子进货,剩下的十五两就补充到超市里,以后用来给村里进货。 等天再暖和点,麦子开始浇水了就买成水溶肥给村里用上。 小队长们当下就把犁头扛回去,转头就给李怀溪送来了银钱。 犁头已经就位,剩下的就是毛驴了,这几天天好了,已经有几家开始往回牵牲口了。 黄二牛的爷爷最近都很忙,每天都来回奔波在村里和镇上的路上,不是帮这家挑就是帮那家挑,自己家也买了一头毛驴,黄二牛天天跟宝贝一样看着,待遇跟家里的老黄牛有得一拼。 李怀溪家的毛驴也被送回来了,赵明中上任之后百忙之中抽了个空亲自送过来的。 赵明中来之前也没有提前通知,县衙里的衙役也没有带,只带了小叶自己过来。 李怀溪临时得到消息去村口迎接。 见到赵明中后还没等他行礼就被赵明中上前一把扶了起来。 “李兄,我又没穿官服,何必如此大礼再说穿了官服也可不拜,我从不计较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过了一个年,赵明中的气色明显变得更好。 李怀溪笑嘻嘻的道:“那可不行,你现在可是县太爷了,咱们这一方的父母官,见了面哪有不拜的道理。” “我现在是县太爷,那我准你不拜,这总可以了吧”赵明中笑呵呵的道。 “过年按理说要过来给李伯拜年的,但公务确实繁忙也没能来,还望担待。” “哎,大可不必哈哈,你有你的事要忙,我们哪会计较这个。” 俩人走在进村的村路上,边走边聊,李怀溪也得知了后面曲唤章和董武等人的处置结果。 曲唤章因为案子够多直接判了削职流放,董武这个小舅子这些年做下的恶也被扒了个干净,跟曲唤章一同被流放到了岭南,贬为奴籍,俩人这辈子是回不来了。 杨老财散尽家财给自己免了流放的下场,想回下马村种地,但墙倒众人推,因为受不了村里人的排挤,只能举家搬迁去了别地。 知道了这些人的下落,李怀溪也没有了后顾之忧,只能说罪有应得,他一点也不同情。 赵明中把两头养的膘肥体壮的毛驴送了回来,在李家吃了顿饭。 这次有李家长辈作陪,又一次见到了在灶间忙碌的李怀柔,赵明中美滋滋的回了县城继续当自己的县太爷。 走之前又跟李怀柔搭上了话,说回头安排个教书先生来继续教李怀安读书。 由于俩人相识时间比较早,再加上赵明中比较随和,李怀柔跟李怀溪一样,也不把他当县太爷看,只乐呵呵的表示感谢。 赵明中走了后,李怀溪统计了一下,加上自家的四头毛驴,村里一共有十头驴子了。 万事俱备,李怀溪提前给村里人下了通知,准备择日继续开荒,村里人也表示没有问题,不管有什么事的,都为开荒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