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狄z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咸阳城中一片热闹景象。

万人空巷。

不少人挤到冀阙看告示去了,城中民众油然生出一股感奋之心,张良坐在客舍中,望着四周热议的一个个名字,眉头一皱。

这时。

一个老者兴冲冲的走了进来。

高声道:

“快快快,快拿布笔,把入选的名士名字记下来,挂在墙上,不然等会了人多了,争着说,难免会记不住。”

侍者快步拿来了笔墨和一方白布。

老者正要提笔写,接着连忙摇了摇头道:“不行不行,我记得不全,写的也不是很好,还得去请个士子先生。”

旁边张良道:

“一份名单而已,至于如此上心吗?”

老者笑道:“眼下城中一片热议,这个话题短时都结束不了,而识字的黔首毕竟是少数,我若是在殿内贴一方名单,岂不是能吸引不少的客人进入?”

“这次盛会意义非凡。”

“隐居的、逃亡的士人都有前来,朝廷也极为重视,已然成为了天下难得的盛会,繁花似锦,恐怕这次盛会的影响力将会十分悠远,这份名单上的士子,也会不时为世人提起。”

“我记下的名单也会成一种谈资!”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老者停顿了一下,摇头晃脑道:“躬逢其盛,与有荣焉!”

“我来吧。”张良看了老者几眼,去到桉几旁,提笔就在白布上写了起来,老者一愣,狐疑的看了几眼张良,见张良一副镇定自若的神色,不由问道:“你会写字?”

张良道:“识过几年书。”

“商贾会写字倒也正常。”老者滴咕了一声,随即不疑有他,高声的念了起来,但只念了两个,后面的便全忘了,张良却是根本没有听老者说什么,奋笔疾书,眨眼间,笔下便生成了一个个大字。

老者见状不禁也跟着高声念诵起来。

九十六名名士分别是----

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用(lu)里先生、周青臣、子襄、淳于越、萧何、陈平、范增、蒯通、田陵、鲁仲连、鲁雅、程邈、王次仲、张苍、沉逞、黄石公、乐叔、范目、郑昌、董欣......

张良笔走龙蛇,不到半盏茶,便已悉数写下。

写完。

“彩----”

张良写字期间,人群渐渐聚拢在店堂围观,见张良停笔,人群顿时爆发出阵阵轰然喝彩声,张良搁下大笔,向众人一拱手,云澹风轻的回到了原位上。

老者神色振奋。

他吩咐殿内的侍者,将这幅白布高挂起来,让路过的民众都能看到这个名单。

弄完。

老者才去到张良跟前,拱手道谢道:“方才多有冒犯,还请公子不要见怪,小老儿平日嘴生的贫,没事就喜欢滴叨几句,刚才还误把公子认成了商贾,这样,公子这几日的饭菜全免。”

“公子以为何?”

张良喝着热汤,并没太在意。

他的模样早已不似从前,以往他风华正茂,端的是一个翩翩俏公子,这些年为了报国仇家恨,也为了躲避秦廷追捕,他刻意的不再修理边幅。

故意留长的胡须,让他年纪显得更大,终日的风吹日晒,让他的额头上爬上了不少皱纹,加上为进入咸阳,特地穿的身葛布衣裳,这让他更想风餐露宿的商贾,店家认错其实情有可原。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张良幽幽的叹了一句,他看向店家,问道:“老丈,你对这次盛会很期待吗?”

老者笑道:

“这是当然。”

“公子前面念的那句诗歌,我曾有幸听过,是出自诗经中的《郑风》,我少时曾有幸学过,不过那时家贫,上不起学,不然这次没准也能去冀阙那边参与一下。”

“哈哈。”

“至于公子所说期与否,那肯定是期待的。”

“且不说这次盛会开始,让我这家客舍生意昌隆,这次盛会的立意就很是不同。”

“有何不同?”张良问。

老者迟疑了一下,说道:“就......我也说不太上来,就有点像大秦的军功爵,我当年其实也是韩国人,后面因为一些事情,才到的咸阳。”

“我在韩国时就有一个感觉。”

“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而像我这种低微身份的人,彷佛就该一辈子处在底层,永远都没有出头机会,当年我也跟韩国的百姓一般,厌恶秦国、憎恨秦国,但到了秦国之后,我却惊讶发现,大秦跟韩国不一样。”

“这里不看出身、不看门第,人人都有翻身机会!”

“只要你有军功!”

“眼下天下一统,四海归一,不管是千年氏族,还是六国宗室,竟皆被大秦的军功授爵踩在了脚下,在大秦管你传承了几十代、数百上千年,管你是什么高贵血统出身,没有军功,就得不到尊重。”

“大秦最受人尊敬的是树有‘阀阅’的家庭!”

“阀阅是做不得假的!”

“那是靠实打实的军功,靠在战场上杀下来的,阀阅上记载的都是这个家庭立过的所有功劳,这难道不比六国一直讲的血统传承更有说服力?”

“眼下小老儿的长子,正随蒙恬上将军北伐匈奴,或许用不了多久便会传回捷报,小老儿的长子或许还能趁此立下一些军功,虽说提升不了多少爵位,但身份地位却是会有显着提高。”

“没准我家以后也能成阀阅家门!”

老者眼中满眼喜色。

老者继续道:

“说到这次盛会。”

“却是让我有同样的感受。”

“军功爵不看出身门第,而这次士子大会同样不看这些,我甚至听说这次盛会还有罪犯和以往的亡人参加,而大秦却是听之任之,这也足以说明官府对这次盛会的重视。”

“这次议的是什么?”

“治理!”

“大秦肯把心思放在治理上,这不比说一下空话实在?”

“我长子因军功爵的缘故,现在已是簪鸟之爵,等盛会之后,没准朝廷就放开一些生活限制,到时我们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

“我们自然会很期待。”

望着老者满眼期待的神色,张良心中怅然一叹,他万万没想到,曾经的韩人,竟会为灭韩的秦国说话,他说道:“大秦推行的是法制,我虽好黄老,但也曾随名师学过礼。”

“《书》、《诗》记载了上古圣王的治世理念,相对于如今的残暴苛刻,古时候是有三代之治,圣天子垂拱,行无为而治的,那时候的生活远比现在轻松。”

“而秦严禁《诗》、《书》,还用律令强行约束,始皇为了彰显自己的治理胜过三代之治,更是便欲厚今而薄古,这样的治理方式,你何以能这么认同?”

老者警惕的看了张良几眼。

冷哼道:

“公子定是出身高贵。”

“你说的什么三代之治,我从来就没听说过,或许对你们这些生来显贵的公子而言,那什么三代之治,的确是生活富足,但对于我们这些贫苦出身而言,大秦治理之下,我们至少能有吃的填肚子。”

“大秦眼下的确有种种不好,但至少,我们这些人还能有吃饱的时候,当年在韩国时,那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我不想让我的子孙后人再经历了。”

“那段过往实在是苦不堪言!”

张良久久无言。

最后一屁股坐到了席子上。

老者冷冷的看了一眼张良,又补了一句道:“咸阳城中,原六国出身的百姓不少,但他们大多都不想回到以前,相比于以往的动荡不安,大秦治理时至少太平!”

临近日暮。

原本渐渐消寂的咸阳城,却是迎来了一阵急速的马蹄声,同时传至城中的还有令人激动的高喊声。

“大胜!”

“蒙恬上将军大胜!”

“半月前,蒙恬上将军率大军于河南地伏击匈奴南下大军,斩敌二十余万,若鸷鸟之追群雀,匈奴莫敢回头迎战。”

“此战,大秦完胜!

!”

令人的高亢声响瞬间传遍全城。

原本安宁下来的咸阳城,陡然间欢腾起来。

而且是前所未有的振奋欢腾。

无数民众从家中走出,去到街巷,跟一旁的亲邻齐声呐喊,大秦万年的声浪,铺天盖地的弥漫到整个咸阳城。

整个咸阳成了欢乐的海洋。

近日好不容易落下去的情绪,再次攀登到了顶峰,甚至比前面的情绪更加高涨。

自古以来,文经武纬。

眼下大军大胜匈奴,一举扫平了北疆之患,而明日就要召开士子盛会,商议治理之道,一文一武,同期而至,这就犹如是上天降下的一种瑞兆。

这是上天都在赐佑大秦!

这让大秦民众何以不感到欣喜振奋?

原本就难以抑制的情绪,随着这一声声大胜的呼喊,彻底被引爆了,这一夜,咸阳陷入到久违的狂欢,亦如当年一统天下的盛景。

这一夜,无数士子失眠。

这一夜,欢笑喜悦无数!

正是有了这一场大胜,原本不关心这场士子盛会的朝臣,也不由的把目光看了过去,彷佛是受到了牵引。

翌日。

天尚且是蒙蒙亮。

冀阙周围已被堵得水泄不通。

盛会来了!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龙族之门

龙族之门

J.R.印象
我重临世界之日,诸逆臣皆当死去。洛麟城,一个路明非式的衰小孩,十八岁成人礼的时候收到一封神秘的来信,从此踏入一片神秘的领域。这是龙的世界!全新龙王降临,比..
军史 连载 10万字
晋末风云录

晋末风云录

番番外闻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晋末隋初,从肉糜帝开始,至南朝最后一个皇帝陈叔宝被灭,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结束了中华大地近300年的分裂混乱的局面,恢复大一统。这段历史,教科书里都鲜有提及,除了混乱之外,还涉及民族融合,五胡归华等等问题。但是这是中华历史中不能或缺的部分,有很多血的教训,其中涌现的人和事,也颇为精彩,历史典故俯仰皆是,例如:八王之乱,衣冠南渡,永嘉之
军史 连载 86万字
震惊,我居然穿越成了大唐小地主

震惊,我居然穿越成了大唐小地主

不想吃鸡排饭
第一次写文,只是本人的一些想法,带大家体验一把盛世大唐的风土人情一个苦逼的工科狗穿越到大唐初期,如何生存下去,如何与天斗如何与地斗,如何与人斗…当然这些都没有,主角只想好好的苟着,就是越想苟就越不容易苟
军史 连载 41万字
农家茶香

农家茶香

檀香不香
技术宅女穿越农家,叔叔凶残,还好早早分家。小姨母要作怪,奏开!家穷不怕咱有茶油在手,富裕在前头。茶馆听戏,江南各种美味让董如意停不住。为啥还有鬼故事,宝宝怕怕..
军史 连载 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