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伯门主母养继子53
麻小小小小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棠棠!快来看!"某日清晨,沈棠刚醒,就被肖长荣兴奋地拉到了后院。 只见他面前摆着几个陶罐,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粉末。 "我按照《抱朴子》里的方子改良了一下,"他眼睛亮晶晶的,"这种配比的火药,燃烧时间更长,烟雾还少!" 沈棠:"……你确定不会把咱们家炸了" "不会不会!我算过了,这个剂量很安全!" 结果当天下午,一声巨响震得公主府屋顶的瓦片都抖了三抖。长公主拎着鸡毛掸子冲过来时,肖长荣正顶着一头焦黑的头发,灰头土脸地从书房里爬出来。 "母亲!我、我只是想改进一下烟花配方…… 长公主扶额:"棠棠呢" 虽然肖长荣总有些"危险"的爱好,但他对沈棠的关心却是实打实的。 某年七夕,他神神秘秘地拉着沈棠到花园,献宝似的捧出一个木盒。 "这是我做的'自动浇水器',"他指着盒子里精巧的齿轮装置,"你种的那些花草,以后不用天天惦记着浇水了。" 沈棠看着这个由竹管、水车和发条组成的古怪装置,忍不住笑了:"你研究了多久" "三个月!"肖长荣骄傲地挺起胸,"我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棠棠一号'!" 结果第二天,"棠棠一号"因为水流太大,直接把沈棠最爱的牡丹花淹死了。 肖长荣愧疚得三天没敢进书房做实验。 渐渐地,沈棠发现,她和肖长荣的性格竟是绝配。 她精明能干,把公主府的账目打理得井井有条;他单纯专注,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世界里。 她擅长人情世故,能轻松应对京城贵妇们的茶话会;他连自家亲戚都认不全,但能一眼看出古籍里的数据错误。 某日,沈棠忍不住问他:"你当初为什么喜欢我" 肖长荣放下手里的算盘,他正在计算某种丹药的配比,认真想了想:"因为你……不嫌弃我笨。" 沈棠噗嗤一笑:"谁说你笨了你只是心思不在这上头。" "嗯!"肖长荣重重点头,"我的心思都在你身上……和实验上。" 沈棠:"……" 算了,能分到一半,已经很不错了。 思蓉活到了八十三岁,最后在睡梦中安详离世。 她走得很平静,像是终于完成了一生的使命,再无牵挂。 沈军尧和沈棠成婚时,她将自己名下的大部分产业平分给了两个孩子,只留下了一座酒楼和一家点心铺子。这两家铺子的进项足够她晚年衣食无忧,还能时不时接济些穷苦人家的孩子。 由她牵头创办的学堂,如今早已能自负盈亏,再不需要她额外贴补银钱。 这所学堂,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最初时,除了沈家族里的孩子,来读书的大多是附近村里的贫苦孩童,他们起初只是冲着学堂每日提供的免费饭食。 可渐渐地,这些孩子学成后,竟一个个都有了出息。 有科举考上秀才的,即便不再继续科考之路了,在家当个教书先生也很好。 还有那些的确不是读书料子的,毕业之后也能去当个店铺掌柜,或者记账先生啥的。 再不济的也可以做个木匠。 这在百姓当中,可都是不错的好营生。 至于那些送来的女孩们,更是成了十里八乡争相求娶的香饽饽。 她们不仅识文断字,还精通刺绣、厨艺、医术手艺,说亲时的彩礼都比寻常女子高出一截。 名声传开后,越来越多的百姓争着把孩子送进学堂,甚至有人举家搬迁,只为让孩子能在这里念上几年书。 两个孩子成婚后,思蓉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和长公主一起,在大周各地兴建学堂的事业上。 两人走遍南北,每到一个地方,便联合当地富户或官府,开设类似的学堂。 既是旅行游玩,也是利国利民。 时常见到当地的不平之事,长公主也会表露身份,直接查办。 回头还会给皇帝一封书信,告上当地知府不作为。 沈石根和明华夫人的感情一直很好。 没了母家的助力,明华夫人的脾气反倒柔和了许多,不再像从前那样动不动就拉妾室出来立规矩。 不过经过了北狄奸细一事之后,朝中的官员们,收进家中的小妾,倒是减少了许多。 现在大街上卖身葬父的姑娘都少了。 自从沈石根知道了,在他当兵的时候,沈君尧的遭遇之后,就对自己的亲大哥疏远了。 对待沈军宝也变得一视同仁了起来。 没有像原剧情里面那样,一直暗中提拔。 不过沈军宝的确是个打仗的好苗子,没有了叔父的提拔,自己也干的不错。 随着年龄的长大,也知道了小时候做得那些混蛋事,的确是该死。 现在这个样子就已经很好了,最起码有着叔父的这层关系,没有人敢瞒下他的军功,脚踏实地的做事,挺好的。 至于他的父母,在沈石根进京之后,也想着过来攀附过。 在沈石山夫妻俩的心里,沈君尧那个小子,就是个闷葫芦,他们之前做的那些事情,他是不会和沈石根说的。 就算是思蓉说了,也没事。 沈石根是个什么样子的人,他们还是了解的,到时候服个软,卖卖惨就过去了。 没准还能倒打一耙,说是思蓉挑拨离间呢。 这两口子当时还做着自家兄弟,接他们去京城享福的美梦来着。 结果迎来的是,沈石根骑着快马,跑回来给他们又揍了一顿。 最妙的就是当今圣上了,也就是之前的三皇子。 自从他被自己五弟坑了一把之后,身体一直没养好。 原剧情里面,男女主的极限拉扯,根本就没发生。 反倒是皇帝为了防止,他的皇位被旁系的子弟捞走。 积极的和女主造孩子,三年抱俩。 因为有女主光环的加持,胎胎都是大胖小子。 长子八岁那年,被皇帝立为了太子。 十二岁的时候,皇帝退位做了太上皇,和女主搬出了皇宫,去了行宫养老。 朝臣们私下议论:"太上皇这是被五皇子吓出阴影了,生怕夜长梦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