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夜幕
小暖先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十两醒来的时候,已经夜幕初上了。 他抬眸便看见了一旁矮桌上正在吃饭的夏姑娘,然后又看了看自己包扎起来的手。 他们现在一个羊皮帐子里,自己身下有厚软的褥子,身上有暖和的棉被,帐子的中间燃烧着火盆,夏姑娘正坐在火盆边,拿着树枝在火盆里翻找烤糊的地瓜。 听见十两的声音,夏时转头道:“你当然还活着呀,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我拿了自己的私房药为大侠疗伤,感觉怎么样伤口还疼吗” 其实没有什么私房药,星舰上的每一支药品都登记在册,额外用了的话都是需要付钱的,但是大侠救了自己,若是让他知道药都是花钱买的,以他的性格非得还钱,把唯一剩下的剑鞘卖了怎么办 十两感受到身上前所未有的轻松, 他这些年行走江湖,中毒刀伤暗伤不胜其数,虽然嘴巴上不说,但其实脏腑并不好受, 经此一时,用了她的药,没想到身上的暗疾竟然都好了, “好多了,真乃神药,多谢姑娘。” 夏时持续拯救红薯,嘴上不停道:“谢什么,该我多谢谢你……,呐,红薯烤好了,虽然看起来惨不忍睹,但闻起来挺香的,快尝尝看,唔,烫烫烫!” 十两一跃而起,接过了她手上如同焦炭般的红薯, 两人从帐子里出来,坐在外面的山坡上,看着万里无云挂着一线弯月的星空。 月亮小,星星格外的亮,一闪一闪的。 “今天是除夕了。” “除夕”她听说过,旅游时听见过百姓提起,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但并不知道其中详情,礼节、习俗、寓意和禁忌等都不甚明了。 “姑娘是忙忘了日子了”听出她的不了解,他为她找到借口。知道她不是东洲人,江湖上有很多关于她的传言,人人都说君泽太子身边的女官夏时有着怎样离奇的身世,有怎样厉害的身手和仆从,关于她的身世都有很多种猜测,尤其是淮安一役之后,众人对她更是众说纷纭。 她不想说,他就不会问。 “我其实不太了解。”夏时坦诚道:“我的家乡在很远的地方。” “嗯!”十两笑了。唇角弯起来的时候,他的眸子灿若星辰,能看出来是个十分爽朗的青年。 他因为身边的姑娘信任自己,告诉了他整个东洲都不知道的秘密,而感到欣喜。 他垂着眸子,一点一点的剥烤红薯。 手上的伤口并不大,只是一点点擦伤,仅仅包扎了手掌的位置,不影响手上的动作,不多时一大半的焦糊剥了下来,只剩下干干净净的香嫩红薯芯,他递给夏时: “红薯这东西,才挖出来的时候其实没现在那么甜,等放过了一阵子才最好吃,可又不能放到开春,那样就长芽了,现在正是最香甜的时候。” 夏时掰了一把递给十两,然后咬一口自己手上的,顿时唇齿留香:“唔,我第一次吃自己烤的红薯,原来这么好吃。” 刚采购回来的洗研内心:能有小的烤的好吃,姑娘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你中午没吃饭一直忙到晚上给饿的,现在吃啥都香。 十两:“对,我也是第一次吃到这么香甜的红薯。” 其实他风餐露宿很多年,烤过很多东西吃,其中不乏珍奇野味, 但在这一刻, 他忽然不想打破这样愉悦的氛围,他觉得还是她的开心最重要。 夏时:“我的厨艺真不错!” 十两:“对!” 洗研:“……”感觉自己该说点儿什么,哪怕是为了自己家殿下,可不知道怎么插嘴。还是默默的收拾东西吧。 十两:“很高兴能和姑娘一起共度新年,在我们这里,除夕是团圆的日子。” 夏时:“啊,那你现在开始往家赶的话……” 十两:“我已经没有亲人了。” 夏时:“我的家人都离我好远,我在这里也是一个人,不如我们一起吃团圆饭。” 十两:“多谢姑娘相邀,这是我的荣幸。” 洗研:“……”这个赏金人怎么忽然这么油嘴滑舌,他不是号称生硬吗 夏时:“刚好我家洗研买东西回来了,我都饿坏了。” 洗研:“……”好想说自己只买了两人份,但都已经拿出来了不好藏。 洗研已经在两人旁边的地上铺好了毛毡,把好不容易买到的几斤卤味摆好,打开油纸包露出了里面的十几个烧饼,一坛子酒开了封, 顿时肉香、油面香、酒香扑鼻而来。 饭至七分饱,酒至半酣, 神思微醺间, 洗研说起自己的愿望:“希望我家殿下夺回江山,得登大宝。” 夏时也跟着说愿望:“我要挣好多好多的钱,去很多很多地方,发明很多很多东西,哈哈哈哈哈……”最后征战星辰大海。 十两:“希望天下的百姓都能吃饱穿暖,有屋睡,有衣穿。” 一杯倒的夏姑娘醉醺醺的从毡子上爬起来,竖着大拇指夸赞:“大侠好风骨……嗝。” 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有胸怀的人,不愧是她的偶像,她有一肚子话想对偶像说。 奈何烈酒上头,吐字不清,顺了顺酒气之后才能继续说话,可刚才的话题已经忘了: “我刚才想说什么来着,对,十两是你的真名吗没听说过有人姓十啊,好奇怪。” 十两:“我姓谢,名涧,字衍之。” “谢衍之”十两惊呼一声,这三个字让微醺的他刷一下就清醒了,推着夏时道:“姑娘,他竟然是谢衍之。” 夏时扶着头努力清醒,不知道这三个字怎么了 “有什么典故” 洗研说起见闻:“谢家,整个乾朝最着名的冤案……” 二十年前,盛极一时一门三状元、五丞相、历经百年,出过十几位皇后的世家谢家被人陷害,冠以贪墨赈灾粮之罪,诛杀九族, 侥幸逃生的武师带着年方七岁的小主子一路北上,面圣鸣冤,历经阻拦被劫杀无数次,最终惨死在京城门前,一直到五年前,被意外收养那个孩子长大,连挑南域十三位贪官府邸,收集罪证,带着账本一路闯进皇宫喊冤,才能够平反。 皇帝为了补偿他,封为十三州监察使,他却挂印辞官,远走江湖,再也没人知道他的行踪,仿佛从人间消失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