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换银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全大队的人都在为春耕忙碌,陈凡却清闲下来。

由于农忙,兽医站的周站长提前给他们举行毕业考试,颁发了“乡村兽医证书”,陈凡、杨志军和李正群三人都正式成为大队部的兽医统筹工。

其中陈凡拿广播员和兽医员两份工分,美滋滋。

杨志军和李正群两人分工合作,一个驻场、一个外出,共同管理大队部的兽医棚。各个小队上也有自己的合格兽医,只是没有证而已,他们只需要找大队部要一点常用医药和器材,就可以处理一般的伤病牲口,都不用往大队部送。

所以兽医方面根本就不需要陈凡费心,白拿一份兽医工分,也不枉费他培养出这么多人。

当然大队部也不亏,多了这么多兽医,回头就可以跟其他大队好好掰扯掰扯,看看怎么交换利益。还有兽医站,公社里多了三名合格兽医,不仅以后工作更清闲,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上,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几乎方方面面都得了好处,这一份工分,陈凡自然拿得心安理得,也没有人会眼红。

学习班暂时解散,连张翠娥也没时间来找他。

只有晚上回知青点,稍微指点一下姜丽丽的学习就好,至于黄莺她们三个,还在跟着姜丽丽学习初中阶段的知识,等她们开始学高中课程,姜丽丽也应该学有所成,正好无缝衔接。

不过陈凡重点教的是理科,她们也就只能跟着学理科,没有选择文科的余地。

如此一来,陈凡就空出来很多时间,于是他准备写点文章练练手。

在写作这方面,最开始的时候,他还想着模仿“伤痕文学”的套路,写点矫情的东西,那玩意儿正好对知青的胃口,应该可以大卖。

可是左思右想,甚至过年的时候试着写了一段,然后果断将稿纸丢进炭炉,放弃了这个想法。

没办法,性格是天生的,让他写这种东西,确实写不来。

如果为了赚钱,他还不如去写武侠呢,武侠也能爆火啊,而且套路还简单。

基本上都是“开局遭遇灭门独剩一人,恰逢高人搭救(一般是天下第一、二、三高手),苦修十年,出江湖复仇。复仇的过程自然并不顺利,但是没关系,有奇遇在前面等着,不是掉到悬崖底下得到武功秘籍,就是遇到濒死的高人临终传功,又或者江湖美女连人带宝藏一起送。等将所有的好处都拿到手,最后终于报得大仇,携n美加无数金银财宝退隐江湖。”

就照着这个套路写,绝对比伤痕文学卖得还火。

而且伤痕文学也只火了那几年,几年之后,就算真受过伤的也看腻了,纷纷转而投向《知音》的怀抱,何况没受过伤的。

论生命力,比武侠差远了。

所以计划调整,陈凡当即抛弃了伤痕文学。但是写武侠的最佳时机又还没到,他便决定先写点“乡土文学”,看看能不能养个笔名出来。

这样等过几年恢复文联和作协,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打入进去。

要知道不是只有作家才能加入作协,凡是公开发表过作品的都可以,所以那里面的大佬可不少。

无论是哪一级的作协,都能撬动无数资源,只要他加入进去,跟那些人打好关系,这些资源就能为他所用,之后再换个马甲转战“通俗文学”市场赚钱,就可以一帆风顺。

计划通!

这下以后应该不用再调整了吧!

有了计划就要执行,本来他还在想素材,正好,前几天发放稻种的情景,给了陈凡不少灵感,这不就是一篇典型的“乡土文章”吗!

国家推广新技术,基层的生产大队社员们不理解、不信任,但是在经过大队部领导的谈心、劝说之后,为了完成上级公社下达的任务,还是坚决执行。最后新稻种获得大丰收,社员们的脸上也笑开了花,纷纷赞扬公社和上级的英明领导,完美地展现了“学大寨”精神。

看看,多好的套……素材!

虽然现在还没有丰收,但是不妨碍陈凡笃定可以丰收、先写文章嘛。

反正一个月的育苗期,两三个月的生长期,最晚农历5月底,就能看到丰收的景象。

用三四个月的时间,写一部几万字的中篇,不紧不慢,刚刚好。

……

这天下午,上午的广播结束,现在不用教学、不用去公社兽医站,陈凡便收拾好大纲,骑着马儿回家。

尽管外套里面还穿着棉背心,但和煦的春风吹拂在脸上,让人感觉十分舒服,正应了那句诗,“春风得意马蹄疾”。

农忙时节,村子里都没有什么人,只有一群小娃娃在嬉笑玩闹,稍大一点的都在帮助家里干活儿。

可不仅限于洗衣煮饭的家务活,打猪草、煮猪食、准备大人的午饭、喂猪、挖野菜、砍柴、赶鸡赶鸭等等,这些都是这个时代农村“大孩子”最平常的劳作生活。

陈凡骑着马,慢慢从大大小小的孩子身边走过,出了5队边上那片树林。

到了“村道”上,他也没有策马狂奔,而是打量起远方的田野。

一块块不规则的水田分布在大地上,冬天干枯的稻田里,不知何时竟然积了厚厚的一层水,就很神奇。

远处的稻田里,有村民扶着犁,挥舞着竹鞭,驾着牛犁地,大块大块的黑色泥土被翻起来,然后一遍遍的被犁成烂泥。

“深耕加一寸,等于一层粪”,这些稻田深处的淤泥营养质比表层的更丰富,有利于稻谷的生长,所以社员们会不辞辛苦地一遍遍地翻耕。

在翻整好的稻田里,女社员们小心翼翼地提着装满稻种的篮子,将稻种撒进已经耕好的秧田里面。

秧田又与一般的水田不同,是在上好的水田里面,通过施肥、平整,将稻田里的田泥堆高、推平,形成一块块的小方块,或者是一陇陇的直条状,在泥土表面只有很薄的一层浅水,为稻种提供水分,这种小方块就是“苗床”。

在苗床上撒完种子之后,然后再在上面撒一层厚厚的稻壳,这是为了防止夜晚气温降低或倒春寒,给种子保暖,同时也能缓慢提供一点点养分。

听说在东北的黑土平原上,已经普及了塑料薄膜保温,撒上种子之后,只需要拉一块薄膜盖上,就可以等种子发芽,不用撒稻壳这么麻烦。

但是现在塑料薄膜还是稀缺产品,价格也不便宜,精打细算的生产队便没有去买那种东西,依然采用传统的育秧方式。

耕作的人们远远地看见陈凡骑着马走过,都笑呵呵地跟他挥手打招呼。

“陈老师下班啦。”

陈凡也笑着回应,“下班了。今天播了多少啦”

“播了一大半啰,再有两天就能播完。”

“我们早就把秧田准备好了,就等种子过来,种子一到,就可以播上。”

“稻田还可以慢慢整,秧田可耽误不得。”

“育苗一个月,稻田慢慢耕,等到谷雨后啊,秧苗长得差不多,就可以插秧啰。”

水稻播种有直播、插秧、抛秧这几种方式,南湖公社普遍采用的是插秧法,先用秧田培育秧苗,等秧苗长到一尺左右,便将秧苗拔出来,按照一定的间距移植到水田中,这个移植过程,就是常说的插秧。

“直播法”则是直接将稻种撒在水田里,一直等到稻谷成熟就可以收获。“抛秧”和插秧有点类似,却不是靠人一颗颗的栽种,而是用抛洒的方式,将秧苗丢到水田里面,比较适合人少地多的地方,而且水田不能太大。

东一言西一语,也不知道是谁在说话,也不在意是说给谁听,陈凡骑着马,满脸微笑地从稻田中间慢慢走过,不时回应两声,很快就到了知青点。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狐言乱语之狐仙儿

狐言乱语之狐仙儿

百里霜天
猪笼山上有个狐狸村。狐狸村里有只杂毛小狐狸精林小仙。林小仙说:我是只杂毛小狐狸又怎样?长得不漂亮又怎样?跟我定下娃娃亲的青丘上神悔婚了又怎样?我杂毛小狐狸林小..
都市 连载 42万字
仙凡变

仙凡变

项庭生
诸夏修真三大宗门之一空冥宗的天骄许落,一名在温室里成长起来的元婴大修士,终于……被掌教师尊一脚踹下山,开始了他的第九回入世之旅。对了,他两年前曾娶过一个凡人女..
都市 连载 42万字
藏形匿影的忧虑

藏形匿影的忧虑

喜欢甜甘草的鸟
苏余妮从陌生的房间中醒来,迷迷糊糊当中竟发现了一具尸体坐在客厅的椅子上。视觉的错乱,交错的记忆。秘密也将逐渐揭开……
都市 连载 50万字
涅凰龙凤珏

涅凰龙凤珏

木槿悠言
她赶上穿越潮流,成了不受宠的王妃,原身还是王爷下毒毒死的?王爷不按套路出牌。侧妃处处找她麻烦。太后用弟弟威胁她。她唐子衿身为现代人,可不是什么好捏的软柿子!“他比本王好看?”唐子衿摇头。“他比本王有钱?”唐子衿摇头。“他比本王有权?”唐子衿摇头。“所以本王怕什么。”墨谦寒不屑一顾。“......”唐子衿无语,寒王爷原来你是这样的,她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呢。“娘亲,那个小哥哥好好看呀。”唐小小目不转睛的
都市 连载 75万字
花家那位废材二小姐

花家那位废材二小姐

什一
不带记忆和技能的重生还算不算金手指?出生时,她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花家嫡女,是最被期待的家族继承人。眼盲后,她被家人舍弃,活成了人们口中的废材二小姐。一场略显儿戏的婚姻,带出了前世的种种……是相信尘封的记忆,还是选择心之所向?
都市 连载 46万字
嫁给糙汉后我揣崽了

嫁给糙汉后我揣崽了

泡泡卷1
一朝成了俏寡妇,苏嫣撩起袖子赚钱报答救她的糙汉。从破烂的草屋到村里唯一的砖瓦房,良田数亩,眼看救命之恩已经报完,苏嫣就想当个自在逍遥的俏寡妇了。前脚刚踏出门,后脚就被糙汉抱着进屋了,低沉道:“别走,我娶你。”苏嫣傻眼了,脱口而出道:“我不以...
都市 连载 9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