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人员到来!震惊的朱处长:“这人才,你都能拐来?”
微尘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对于国统区,还有小鬼子的这些事情,是高峰接触不到的,也就不需要他操心。 此时此刻的他很忙碌,副总参谋长带来了总部的决定。 但是最终的嘉奖和晋升的文件还没有到来。 不过高峰也不在意,这件事已经敲定了,就等最终的文件和搭档们以及总部支援的人员到来。 就可以着手成立第五军分区了,到时候,就可以商量一下,第五军分区的工作安排,部队新编制这些。 此时,已经是返回葫芦村的第三天。 此时! 系统招募的所有人员全部到位了,相关人员高峰已经安排好。 这天,高峰带着3个大师级步兵营的一千三百五十人,大师级军事教官团的25人,一起来到刚刚完成扩建的随军学校。 “朱校长!” 收到消息的朱开明朱校长,也就是总部给高峰选的老师,朱处长。 他担任了随军学校的校长,此时在校门口等待高峰。 “我可是给你送人才了!” 看着朱开明校长,高峰先是和朱校长敬了一礼,而后指着身后这千余人,道。 “哈哈哈!” 听到高峰的话,朱校长看着这些精神的小伙子,以及打头的那些中年军人,大笑的同时心中开始猜测,这些人有什么能力,被高峰称之为人才。 “走,咱们进去说!” 朱校长招呼着高峰和千余人进入学校。 三个大师级步兵营的一千三百五十人,被军校的干事带走了。 至于那25名大师级军事教官,则跟着高峰、朱校长,来到了学校的一个教室坐下。 “朱校长,我可没有开玩笑!” 坐下之后,高峰指着这25人,道:“这些人可都是国外军事院校毕业,并且还在这些军校任职,有着丰富教育经验,并且还有实战经验,掌握世界最前沿战术战法的人才。” 说到这,高峰指着打头的一名中年教官,道:“罗振国。” “毕业于汉斯国国防大学,曾经在汉斯国军队有过实习的经历,并且参加过一些战斗。” “在汉斯国防大学担任军事教官五六年的时间,主攻的方向是装甲部队的作战方面的研究。” “担任过汉斯国古德里安将军的副官和顾问。” “其他的这些教官,也和罗振国教官的履历差不多。” “都在一些老牌帝国的军队、军校实习、服役和军校任教的经历。” 高峰这句话一出口,朱校长的眼睛一下瞪大,一脸不敢置信的看着这25人,眼神中的光芒太过于耀眼。 这25人在朱校长的眼中,好似25块狗头金一样,那么的吸引人。 “好家伙!” “我老朱这是有眼不识金镶玉啊!” “团长,你怎么能将这样的宝贝疙瘩给招募过来” “你这是给我们随军学校送过来哈哈哈!!!” 朱校长因为太激动,说话的时候也有点颠三倒四。 没办法! 八路军穷啊! 不仅缺乏武器装备,不仅缺乏资金,缺乏各种物资。 人才方面也很缺乏! 不管是普通人才,还是像这样的一流人才也缺乏。 尤其是军校这方面,像旅长、师长这样的顶级人才,因为要带部队,没有办法沉下心在军校建设上。 随军学校的发展,有了总部首长的帮忙,有了一些普通的教官和学员。 对于培训一些普通的营连排干部足够了。 但也只是足够了,上限其实很低的。 用一个比喻形容就是,随军学校的存在,只是让高峰即将成立的第五军分区,刚刚解决了温饱的问题。 吃饱和吃好是不一样的! 可这25名人才的到来,随军学校在师资力量方面就会狂飙突进。 尤其是在高端人才方面,成为全国各大军校中,最多的那一个。 这还没有算那一千三百五十名大师级步兵营的指战员。 别看只是系统出品的步兵营,但大师级在那里摆着。 这就是最好的营连排班级别的军事教官。 一句话总结,随军学校在教官梯队方面,将初级、中级、高级教官都集齐了。 接下来,朱校长也不管高峰,笑着和罗振国他们聊起来。 这一聊就是半个多小时。 聊完,自然有干事将这些人接走,全安排他的宿舍这些。 课堂里就剩下高峰和朱校长两个人。 “团长,不!” 朱校长看着高峰,道:“应该是,司令员!” “你可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喜,这25人可都是人才,一流的人才啊!” “你竟然能把他们给拐来!” “有了他们之后,咱们军校就能展开,对旅、团级别的中高级干部的培养了。” “尤其是他们还掌握和了解,现如今世界上最前沿的军事战术战法,理论等,这可是我们最欠缺的。” “虽然我们八路军还是小米加步枪,像装甲部队、空军这些都没有。” “但我们可以先一步了解和学习,长见识是一方面。” “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有自己的坦克装甲部队,也要有自己的空军部队。” “他们就是一个火种,让我们在思想方面,不被世界军界主流给淘汰。”朱校长很兴奋,他太清楚这些人才对军校的改变,以及他们脑海里的知识的价值。 看着一脸兴奋的朱校长,高峰呵呵一笑,道:“朱校长,你呀高兴的太早了!” “罗振国他们的确是一流的高标准人才,可是我带来的那一千三百多名指战员,他们也不是普通人哦。” “这些不是军事教官,但是在营连排班的指挥能力上,不管是理论还是带兵、技战术方面都很出众。” “尤其这些指战员中的营长、连长、排长这些可都是正儿八经的军校毕业,而且都是国外军校毕业的高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