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你们尽情发挥
松香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技术员倒不是完全胡说八道,大概尺寸他还是知道的。 换句话说,吴全友又不懂这玩意,只要能搭出个房子的模样,那就没问题。 吴全友始终静静地听着,直到技术员说完才开口。 “我看那房子很高啊,他怎么做到的” “啊……” 技术员有些语塞,没想到吴全友会问得这么仔细。 陈东咋做到的 那去问陈东啊! 技术员一面腹诽,一面脸上赔着笑,脑子里又想着如何答对。 这年头确实有盖楼的技术。 不过,那都是顶尖人才,不是一个县里技术员能掌握的。 如今吴全友问起来,他连编都编不出来。 现在是编不出来也得硬编,否则吴全友又要大做文章! 技术员大概描绘了一下,说陈东在中间用木头搭建了一层隔断,从而形成两个空间。 他说了很多,听得吴全友频频点头。 一看这样,技术员还有点于心不忍,又跟他说了一下玻璃的事儿。 他之前就仔细思考过,上面的玻璃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他猜,是用来隔绝阳光,或者做其他反射的。 总之,玻璃对于阳光房来说,绝对是核心! 将近一个小时之内,这是他说的唯一一句实话。 然而,吴全友根本不信。 吴全友大手一挥,略带不耐烦道:“你不要在这胡扯,我还没听过玻璃对种地有影响!” “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在这鬼扯什么” 技术员还要说什么,却又一次被吴全友打断:“你啊别以为我是外行,你就在那糊弄我。” 顿了顿,吴全友又语重心长地开口:“我也是从你这年纪过来的,但是可别急功近利。” “啊这咋跟说上急功近利了” 吴全友淡然一笑:“那玻璃多晃眼睛啊,离着老远就能看见,到时候一问起来,都知道是你王技术员做的。” “你之前在水渠旁边修了一块牌子,不也是这么盘算的么” 一时间,技术员也有些无语,更觉得嘲讽。 好不容易说句实话,却被人当成急功近利。 这都叫什么事啊! 片刻,吴全友又装作很大度地摆摆手:“我能理解你的心思,我作为队长呢,肯定也要给你个机会。” “盖房子的事儿就交给你了,到时候说出去,这是你最大的功绩啊!” 说罢,吴全友还拍拍他肩膀,权当是鼓励了。 如此一来,他既卖了一个顺水人情,又把这烫手的山芋甩了出去,简直是一石二鸟。 可这就苦了技术员。 技术员瞬间愣在原地,随即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 他没想要这个机会啊! 一切都是胡编乱造,他哪懂盖房子啊 可事儿已经到这了,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技术员确实不懂盖楼,可如何建房子还是懂的。 突然,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把两个平房摞在一起,那不是高楼吗 干! …… 吴全友亲自督战,技术员在前面就更有底气。 生产队的人至少有一半听技术员发号施令。 技术员反复勘测几次,无论是光照还是水源,最佳的地段都是现在的责任田。 如果建到别的地方,生长率肯定受影响。 这就意味着,想实现最好的效果,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现有的责任田平了。 这个想法让吴全友脑门子直冒汗。 侵占耕地! 这罪名大得吓人! 更何况,这是生产队长带头干的。 可要是不这么干,那只能眼睁睁看着陈东嚣张! 之前,吴全友没感觉到这么大的威胁。 现在陈东又弄回来两个外地人,这形式可就不一样了。 当他们壮大到一定程度了,那遭殃的就是本帮人! 不行! 一想到吴家沟即将易主,吴全友这心里跟吃苍蝇了似的。 这件事确实很冒险。 不过,最近应该没人来检查,村民也不会往外说,这个期间应该是安全的。 只要到秋收的时候能拿出成绩,上头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影响什么。 毕竟,上头要的是粮食。 而吴全友要的不光是粮食,还要出口气! 这么一分析,风险好像降低不少。 吴全友立马把人都喊来,放下手头所有事儿,全力把苗子挪走! 地里的庄稼确实能挪,不过,这不是体力活,而是技术活。 这件事只能技术员亲自操刀。 每个农作物的根茎长度和走势是不一样的。 就拿小麦来说,现在处于半熟期,根茎在20厘米左右。 想把小麦挖出来,就要多保留一些泥土。 也就是说,一铁锹挖下去,得保证30公分左右,否则会把根系伤了,要不了多久苗子就死了。 这绝对是个天大的工程。 当初苗子是一颗一颗种下去的,每一株都是独立单位,现在想挖出来,也得一株一株地挖。 虽说吴家沟现在比较团结,可在这么大的工程量面前,还是有人忍不住嘟囔。 吴全友一直在后面打鸡血,说只要把这事干成了,受益的是所有人。 希望在这时候,少一点抱怨,多一点付出,不要吝啬力气! 吴全友做这种事可谓是炉火纯青,村民的力气好像真的多了几分。 …… 他们在山下忙着把苗子移走,陈东在半山腰上看得一清二楚。 冒着这么大风险把责任田清理出来,肯定是有什么着急的事儿。 再看看其他人忙着运送木头,陈东已经猜个七七八八。 陈东看得出神,王老大停下手里的活儿,试探着问道。 “你……是不是想干什么” 陈东一愣,随即笑着摆摆手:“放心,我没那闲工夫,抓紧干咱自己的活吧!” 这确实是心里话。 即便陈东已经看出了他们的意图,也绝不会有半点干预。 画虎难画骨。 阳光房的核心根本不在表面上,而是在地下。 如果没有蓄水池,上面修得再完善,也只是一个空壳子。 如果现在搞事情,他们肯定会停工,反而是帮他们止损! 这种赔本买卖,陈东肯定不干。 相比之下,陈东的速度就很快。 一切都是成体系的,只需要按部就班地把原木插好,再把烧好的泥砖砌好。 表面上的的工作都很容易,难得是看不见的位置。 比如,供水系统。 吴家河现在的流域,照比年初的时候已经少了三分之一,山顶的泉眼水流也变缓。 照着速度,要不了多久,这两条主要流域会彻底干涸。 就目前的情况看,只能把计划提前。 转头,陈东让王家兄弟继续干活,自己则从河边解开筏子,独自去了二道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