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秋收大会,预设伏兵
满地是菠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备决定再去和阿斗商量一下去隆中事宜。 看看自己有无忽略一些细节。 现在,刘封成家,惠儿已嫁,只剩灵儿帮着母亲照顾阿斗了。 灵儿虽是女孩,但识字通文,心灵手巧,会给阿斗念书,也会用干草编制各种小玩意逗他玩。 但真正的阿斗早就过了爱玩的年纪,姐姐对他越好,他就越着急,越怕姐姐出事。 “父亲还没有请来相父,接下来怎么办啊” 阿斗一焦急就忍不住哇哇大哭。 灵儿哄不好,也跟着抹眼泪。 刘备自然不会埋怨女儿。 只将阿斗又抱进书房。 说来也怪,一进书房阿斗立刻就不哭了。 只咿呀咿呀的叫。 旁人听不懂他说了什么。 刘备却能听懂。 “父亲,可是又要去拜访相父” 刘备关紧房门,点头道:“为父正有此意,只是担心准备不周,怠慢了先生,先生故而不愿相见。” 刘备想了想,又问一些细节问题:“阿斗,你可记得上一世何人为为父举荐孔明先生为父又是如何请来孔明先生。” 阿斗直言相告:“乃元直先生相荐,后父亲三顾茅庐而得。” “元直” 刘备念叨着这个名字:“这元直先生又是谁” “父亲,元直先生可了不起了。他姓徐名庶,字元直,当年曹仁李典大军驻樊城攻新野,便是元直先生设计大破曹仁,不仅帮父亲守住了新野,还助父亲夺得了樊城。” “啊” 刘备惊愕:“曹仁乃曹操麾下第一大将,为父于汝南被其所败。能破此将,必是高人也,可为我汉之栋梁” “未能!” 阿斗很遗憾的叹了一口气: “当时襄樊大胜,元直先生正欲助父亲一展拳脚之时,却被曹操用计,夺了其母亲。元直先生乃重孝之人,他没办法,只得作别父皇,去许昌见母,后成了曹操的谋臣!” “掳人母亲,以做要挟” 刘备一拍桌子,愤怒无比:“这……曹贼怎这般无耻也!” “是也!” 阿斗继续道:“临别之际,父亲您悲痛欲绝,命人砍去了山野间的林木,只因它们挡住了您看元直先生的背影。 元直先生亦感念父亲知遇之恩,临走时便向父亲承诺:此生不为曹操出一谋,献一策。然后便为父亲举荐了相父。” “元直啊,此真义士也!” 刘备长长一叹,既感动,又惆怅。 “对了对了,父亲,若得元直先生相助,二叔当不会被鼠辈偷袭。 咱们这回千万要留下元直先生,不要让他的母亲被曹贼夺去啊……” 刘备恍然:“对对对,这一次无论如何都要保住元直和其母亲。” 想到此处,刘备又激动了起来:“可……我又如何识得徐元直” “孩儿记得好像是其自荐于父亲。” “你可知元直先生现在何处这回我不等他自荐,我要先去寻他。” “这个……孩儿不知。孩儿只知道,元直先生乃颖川人士,行侠仗义杀了恶绅,化名单福,不知现在在不在新野。” “颖川……”刘备微微蹙眉,那是曹操的地盘。 难怪其母会被曹操所夺。 这该如何去寻 口中不断喃喃自语:“他要是家在新野便好了,我必亲去拜访啊……” 而就在这时,刘禅忽然又想到了一个人。 准确的说,刘禅之前就想到了他,只是一直没机会说。 “对了,父亲,我倒想到个个厉害的人,父亲可趁早将他寻来,若得此人,我炎汉必不至亡也!孩儿没记错的话,此人正在新野!” “此人是谁” “姓邓名范,又或是姓邓名艾,据孩儿所知,其不过十岁上下,乃一放牛娃也!” “哦,这孩儿莫非日后为我炎汉肱股栋梁” “不,他偷渡阴平,奇袭成都,乃灭我炎汉之贼将魁首也!” “这……” 刘备一时哑住,他着实没想到,前世灭我炎汉之人今生就在自己的地盘之上。 刘禅继续道:“我听闻,邓艾其原是新野人士,因母亲生病,未随大队去往夏口。 后新野被曹魏所得。 他成年后成为曹魏的军卒,凭借军功,一步一步熬成了三军主将。” “原来如此!” 刘备抚髯思索。 换作旁人,一般都是将其尽早除之,以绝后患。 但刘备却觉得,现在人家只是个孩童,放牛养家,无罪无过,若贸然将其斩杀,吾之暴虐与董卓曹操何异 不如收为己用,既不至于成为炎汉之敌,又有可能培养成炎汉良将,岂不两全 刘备便按阿斗所言,命各里里长寻名叫“邓范”的放牛娃。 可没等找到邓范,刘表又派使者来了。 使者乃刘琦。 他虽为刘表之子,但向来与刘备亲近。 他很清楚,你死我活的夺嫡之争中,刘琮有蔡氏蒯氏等家族支持,他无大士族支持,唯一能依靠的只有刘备。 他见刘备,拱手一礼: “叔父,过些时日便是秋收大会了,此会往年皆由父亲主持,今年父亲染病,我与琮弟资望不够,烦请叔父入襄阳主持大局!” “这个……” 刘备并不想去,因为他已从阿斗口中得知,此去蔡瑁必再行加害,导致自己跃马檀溪,狼狈出逃。 他思索片刻,便反问刘琦:“使我去主持秋收大会,可是蔡瑁的建议” “正是!” 刘琦高兴道:“不过侄儿也是这个意思,叔父于荆州颇有资望,若得叔父出面,此会必得圆满。” 刘备点点头,面上却露出难色。 “叔父,怎么了,您不愿意” 刘备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将刘琦拉到近前,压低声音:“贤侄,我不瞒你!上次我去景升兄处叙旧,便差点被蔡瑁加害!此次,蔡瑁恐又要加害于我!” 刘琦大惊:“哦,我还以为是传言,难道是真的” “蔡瑁深夜点兵,袭我馆驿,若非夜遁,我早已命丧襄阳!” “可叔父与蔡氏无冤无仇,那蔡瑁为何要害叔父” “想来是因为立嗣之事,前番景升兄问我,其二子当立何人为嗣,我保荐大公子,后来才发觉隔墙有耳,当是蔡氏偷听……” 刘备如此一说,刘琦顿时就明白了。 荆襄大族蔡氏蒯氏支持琮弟,叔父支持我,他们当然要害叔父。 叔父若死,自己必然失势,待父亲百年,蔡氏若逼,自己亦无命在。 “叔父,这如何是好” 刘备沉吟道:“我也不知,但贸然前去,正中蔡瑁下怀,我若不去,怕又要被景升兄所忌,唉,真进退维谷也!” 刘琦想出了一个主意:“不如叔父托病,我去寻姨父黄承彦代为主持” “不可!” 刘备摇摇头:“我若不去,景升兄必生不快,便更落口舌!” 刘琦点点头,他明白叔父的担忧和顾虑。 父亲表面与叔父相交甚密,但从未真正放心过他。 “那该如何是好” 刘备面色凝重,思索良久:“公子,你可知襄阳城哪个城门外有一檀溪堵住去路” 刘琦思索片刻,立刻想起:“我记得襄阳西门有一檀溪,对岸有崖,高约数丈,不便通行。” 刘备点点头:“对,就是那里,蔡瑁必逐我到那里,还请大公子先回,在檀溪安排一地,我命云长翼德带二百名军士在那里接应,方得安心去也!” 刘琦点点头:“侄儿明白。” “还有,当告诉伊藉先生,让其于后厅接应。” 刘琦抱拳道:“叔父请放心,侄儿必然安排得妥妥当当。” 刘备感激的一抱拳:“多谢贤侄!” 刘琦作别刘备,便回去准备了。 刘备将新野交给糜竺孙乾打理,带关羽张飞赵云再往襄阳而去! 他们是去参加秋收大会吗 那只是顺道。 但在参加丰收大会之前,刘备要三顾茅庐,看能不能在此时请来孔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