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晏世清:下官附议
一斤咸鱼五斤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太子正面色阴郁的坐在马车里。 今日返程,他终于出了那座院子和外祖见上面。 结果外祖一个好脸色都没给他, 他想提“欢梦”,都被打断了。 这是仗着他现在必须依仗朱家,所以故意摆谱么! 太子哪里知道,朱光禄是忧心京城的事情,完全没心思听他说话。 “老八,这里景色这般好,出来骑马啊!” 令太子深恶痛绝的声音响起,他才不去理会安王。 太子咬牙,心里愤愤。 父皇对他苛责,外祖态度冷漠,安王屡屡挑衅,还有晏世清前世宁死不愿意做他的皇后,这世反倒和安王打的火热! 那些个兄弟,一个一个的,他都记着! 太子面色阴沉,眼下只要父皇死了,他就能顺势继位,你们一个个的,都别想好过! “老八,太子出来骑马马呀” 安王拿过晏世清手上的马鞭,挑开车帘,看见脸色黑如锅底的太子,他一惊一乍道:“哎呀!老八你脸色好差!要不要找太医来瞧瞧” 太子一把将帘子扯过放下,又猛的拉开:这两个人居然明晃晃的骑着一匹马! 他大声道:“你还说自己不是断袖,两个男人同骑一马,招摇过市!” 安王掏掏耳朵,疑惑道:“本王没说过这话啊。” 他扭头问晏世清:“本王否认过老八的话吗” 晏世清摇头:“不曾。” “对嘛!”安王把晏世清的手放在自己腰上,嘚瑟的冲着太子挑眉:“老八,虽然你对本王存着不伦之心,但本王这颗心已经放在晏侍郎身上了,你我是不可能的。” 晏世清:“嗯,你们不可能的。” 和晏启一起驱马赶过来看热闹的人:…… 他们听见了什么 太子对安王 怪不得安王会偷偷哭,怪不得太子被陛下禁足! 原来如此啊! 众人恍然。 那安王和晏世清……他们都承认了哎! 众人看向晏启。 晏启苦口婆心的劝说:“太子殿下,你也看到了,如今安王和恒安在一起,你还是将心思放在学习上吧!” 海大人低语:“老夫懂了,晏侍郎和安王这般,是为了让太子殿下死心,真是好人呐!” 众人再次恍然。 这就说的通了! 谁家断袖天天黏在一起,从不避讳人啊! 没想到啊没想到,太子殿下居然会对自己的亲兄弟生出这般心思。 海大人一拍巴掌,和好友小声议论:“之前不是说太子殿下那儿出了问题么会不会因此而心思变了……” 众人又一次恍然:说得通了,说得通了! 太子还不知道,此刻一个完整的、惊世骇俗的、以他为主角的谣言,即将传开。 他气的眼前一阵阵发黑,晏启怎能如此颠倒是非黑白! 前世诛了晏氏满门果然是正确的决定! 太子气急败坏道:“孤对安王没有任何心思!是安王对晏世清有那种心思!安王是恶心的断袖!晏启你是眼瞎吗!” 晏世清神色淡漠的看着太子:“太子殿下慎言,太祖皇帝迎娶男后,此后大虞还出过两位男后。“ 安王摸着下巴,百思不得其解:“老八在说他自己恶心好奇怪哦,居然有人自己骂自己。” 晏启睁大眼睛:“本官没瞎,朱大人脸上几颗痣都看的清楚呢。” 朱光禄昨夜一夜未眠,想着京城的事情,白日里精神不济昏昏欲睡。 结果听闻太子和安王起了争执,连忙赶过来。 本想先打听下是怎么回事,结果他刚到,晏启就看了过来。 朱光禄无奈,只能上前:“怎么回事” 晏启“好心”的告诉他:“太子殿下说断袖很恶心,你知道的,大虞拢共已经出了三位男后了。” 朱光禄这个时候只有一个想法:太子还是比较适合被禁足不见人! 他打了个圆场:“想必太子殿下指的是滥情者,我大虞取了男后的君王都是一世一双人,不在此列。” 安王连连点头:“是的,恶心的是后宫里有女人还大言不惭、厚颜无耻、卑鄙下流强抢良男的人,哦,这种人不配为人,恶心至极!应该五雷轰顶、五马分尸、入畜生道!” 晏世清:“下官附议。” 晏启不知道安王指的是谁,但还是跟着说:“本官也附议。” 他看向唐大人。 唐大人:啊我也要说么 “额,本官也附议。” 安王这话说的也没错,荤素不忌不是多大问题,但强抢就不对了,这种事情讲究的是一个你情我愿。 朱光禄也顾不上他们附议不附议了,用眼神压制快要爆发的太子,用力皱了皱眉。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胡言乱语,是生怕传不到陛下耳中吗! 太子这口气怎么可能咽的下 一口气卡在胸口,不能上,也下不去。 太子“哼”了一声,放下车帘,反复的告诉自己:不着急,他自会清算安王的。 安王说话惯会埋陷阱的,不能在众目睽睽中落入他的陷阱。 朱光禄打了个圆场:“太子殿下在夏宫这段时期多次身子不适,因此心情不佳,言辞有些过激,还望诸位大人不要往心上去啊。” 晏启摆手:“这有什么好往心上去的” 关键是要往陛下耳朵里去啊。 隆和帝从福康公公那里得知了此事,不由的一哂:“这一个个的,居然真圆了个故事出来,叫朱光禄过来,稍后叫晏启来。” 朱光禄一路小跑过来。 隆和帝并未让他上马车,只是淡淡道:“朕问过七厉,老三脸上的伤疤可以用药淡化,只是所需药材极为珍贵,你去同他要来药方,若是能凑齐所需药材,或许能治好老三的脸。” 朱光禄心中大喜,面上他保持冷静、恭敬的说:“老臣遵旨。” 此时皇帝说这个定是动了易储的心思,若是恭王脸上的伤疤能够去掉,皆大欢喜。 朱光禄也不需要整日里提心吊胆的,生怕太子又捅了什么篓子。 皇帝的意思很明显了,现在就是看朱家的态度了。 朱光禄高高兴兴的离开。 晏启奇怪的看了眼朱光禄一眼,驱马到马车外:“陛下” 福康公公恭敬的做了个“请”的手势:“大人,请上马车。”